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学生徜徉在春天的“百草园”里

时间:2024-05-08

杨伟强

[摘   要]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是孩子的乐园。如果把阅读课堂变成“乐园”,那么我们的学生便能够在“乐园”里徜徉,收获快乐。笔者将“乐园”理念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让学生在“悦”读中感受文本,在快乐中畅谈阅读体会,在愉悦中分享感悟,以使他们感受到自由学习的快乐,感受到创造的快乐,感受到参与和分享的快乐。

[关键词]文本阅读空间;构建策略;《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5-0008-0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离不开阅读文本、解读文本。给学生构建灵活自由的文本阅读空间,符合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发展要求,是与语文课程总体目标相一致的。自由灵活的阅读空间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能激活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感受,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快乐。

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是孩子的乐园。如果把阅读课堂变成“乐园”,那么,我们的学生肯定能够收获快乐。笔者将“乐园”理念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构建自主阅读空间,让学生在“悦”读中感受文本

阅读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总喜欢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其实,这是一种违背阅读自然规律的做法,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该让学生快乐阅读,在轻松的氛围中去感受文本的魅力,从而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学生阅读之前切忌用问题束缚学生、压制学生,这样做既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利于学生张扬个性。“悦”读,能让学生更轻松地感受文本。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景物的主要特征,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文章处处充满轻松、明快的气息。在整体感受文本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带着欣喜的心情,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阅读开始了,有的学生默读,有的学生朗读,有的你一段我一段地互相听读,还有的一起齐读。总之,阅读场面热闹非凡。此时,笔者纯粹是一个欣赏者,并从学生的阅读神情和整体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学生的乐在其中。其次引导学生在轻松的对话中厘清文章的脉络和大意。下面是笔者的一个教学实录片段:

教师:这篇文章写得好吗?

全班学生:好!

教师:谈谈看法。

学生1: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学生2: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学生3:我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花园中,真让我快乐!

……

教师:同学们都谈得很好。《春》一文的意境非常优美。如果让你们根据课文内容来描绘春的话,你们会画些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花、草、雨、小孩……

教师:如果让你给你画的画取个名字,你会取什么?

学生4:春天的花。

学生5:春雨。

学生6:春雨中的小孩。

……

教师:不错!本文作者对春天进行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春风、春雨、春草等景物。我们可以把文中具体的内容概括成六幅春景图:春醒圖、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笔者通过以上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部分:绘春。这也为学生理解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的结构来写的奠定了基础。如此,接下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便顺理成章了。在阅读文本时要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主去读,相信学生能读懂文本。这样做既能使学生收获阅读的乐趣,又能使学生领悟文章的内容,何乐而不为?

二、构建交流对话空间,让学生在快乐中畅谈阅读体会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学生自主“悦”读,是相对“静”的过程的话,第二阶段的学生之间畅所欲言,就是相对“动”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且要学会表达,要开口和大家交流,并能说出自己最想要说的,能说出自己的独到感受。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引导学生在互动合作中自主寻求探究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逐步掌握合作技能。其实把自己的阅读收获、阅读感受拿出来与同学分享,是学生非常乐意做的一件事情。此时,教师需要搭建一个对话交流空间,让学生得以畅谈阅读体会。

朱自清的《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的春天。其中“绘春” 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内容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为了让学生相互分享阅读的喜悦,畅谈阅读的感受,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六组,分别探讨概括出的六幅春景图,即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讨论开始了,场面非常欢快热烈:“春醒组”的学生从“盼”字中看到了万物苏醒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春草组”的学生从“钻”字中悟出了春草是如此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他们还从春草的质地、色泽、长势分析其特点;“春花组”的学生从数量、色泽、味道等方面来讨论春花;“春雨组”的学生则抓住春雨的细密和轻盈展开讨论;“春风组” 的学生通过想象,结合触觉、嗅觉、听觉来感受春风的温柔……此时的课堂就像是春天的“百草园”:目之所及皆为嫩绿的小草和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桃树、杏树、梨树;花团中飞舞着成群的蜜蜂、蝴蝶;天空万里无云,风吹拂着杨柳,空气中满是土香、草香、花香;四周回荡着各种鸟儿动听的鸣叫声……学生在这“百草园”里尽情地徜徉。

三、构建展示感悟空间,让学生在愉悦中分享自己的成果

分享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过程。阅读成果展示是文本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若能有效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便会更高,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深。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关键点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春》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春的气息。在上一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徜徉在春天的“百草园”里,和着春的乐曲畅所欲言,沐着春的柔风各抒己见,收获了不少快乐和感悟。笔者要求各个小组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各派一个代表进行讲解分析,讲解结束后其他学生可以质疑,也可以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在这个环节,学生十分兴奋,个个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对文本感悟分享出来,从而形成了一派热闹的景象。看着学生那得意、愉悦的表情,笔者相信春天的美好已经漫进了他们的心里。

四、构建拓展阅读空间,领略“园外风光”

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从所教的课文出发,选择相关的课外读物,以使学生开阔阅读视野,提高语言文字鉴赏力。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后证实,人们会对那些通过对比后得来的知识印象深刻,而且对比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篇课文教完之后,不能就此结束,而应该引导学生由此拓展,学习新的知识。阅读是一种动态活动,也是一种生命运动。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以问题去激发学生思考,坚持语文問题多元化导向,构建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空间,而且要引导学生跳出课堂的“框框”,进行拓展性阅读,致力于让学生领略“园外风光”。教师可指导学生从所学的课文出发,选择阅读与其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以感受不同作品的文字之美,提高对语言文字的审美鉴赏能力。

《春》的作者用诗一样美丽的语言表现了他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笔者根据课文内容构建课外拓展阅读空间,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文中引用了宋代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中的“吹面不寒杨柳风”,笔者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这首诗,理解这首诗的内涵。这首诗也写了春天的美景,但花草树木、鸟飞虫鸣不是它主要的描写对象,它主要写了春天的风和雨。作者写出了春游的喜悦,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情感真切感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匆匆》《背影》《荷塘月色》,使学生通过对比加深对朱自清的理解,领略他不同作品的风格。教师可基于课文内容构建拓展阅读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挣脱“三味书屋”的禁锢,为学生搭建一个春天的“百草园”,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感受自由学习的快乐,感受创造的快乐,感受参与和分享的快乐,让文本阅读的春天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间。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马莹.浅谈语文阅读的文本拓展[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 (2):126-127.

(责任编辑    农越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