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初中体育课堂和德育的有效融合

时间:2024-05-08

王志强

[摘   要] 初中体育课堂和德育的有效融合,近年来一直是初中体育教师积极研究和探讨的话题。文章从教师、学生两个层面,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细节等,谈将体育课堂教学与德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德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5-0019-03

将德育融入课堂,是近年来各学段、各学科教师都在研究和探讨的话题。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如何将学科课堂与德育有效融合,是这个阶段所有教育者都必须探索的问题。笔者一直以来也在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经过这几年的实践研究,得出了自己的一些心得,现整理出来,供专家、同行商榷。

一、教师精心准备,科学、有效地将德育融入课堂

(一)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德育的主题

根据每学期的教学计划,笔者把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三大类,即体质体能类、技术技巧类、团队协作类,然后针对这三类内容确定德育主题。1.针对体质体能类内容确定的德育主题涉及顽强拼搏、勇往直前、不畏艰难、自尊自爱、积极进取等。2.针对技术技巧类内容确定的德育主题涉及学习目的、初步职业理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初步职业道德等。3.针对团队协作类内容确定的德育主题涉及维护国家尊严荣誉、维护民族团结、热爱和平、尊重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等。教师可依照分类筛选德育主题,再将具体体育授课内容与上述主题中的一项或多项挂钩,从而把不同的德育主题具体、有效、有针对性地融入每个课堂。

(二)根据课程节点设计德育的开展方式

正常情况下,我们把体育课分为三大部分,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从情感分配来讲,体育课又可以分为情绪激发阶段,探究、合作和身心发展阶段,情绪调节阶段。针对不同阶段我们所采用的德育方式会有所不同。准备部分属于情绪激发阶段,一般采用直接性的语言教育,主要由教师进行表述。教师上课之初就应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德育目的,使学生第一时间就能明确本节课所要达到的德育要求。基本部分属于探究、合作和身心发展阶段,这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阶段,在此我们通常采用行为教育、榜样示范、信任教育等手段。在学生学练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情况、时机等灵活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教师通过自身行为的引领,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学生;教师及时表扬某学生的优秀表现并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教师对积极、主动的学生给予目光、手势的肯定或者让其负责某项活动等。结束部分属于情绪调节阶段,此阶段主要是给学生放松身心和调节情绪的,因此我们一般也是采用直接性的语言教育:1.教师的总结性评价;2.团队负责人的小结;3.学生个体的反思等。

(三)抓住课中点评进行个性化的德育渗透

体育课中,在每一个练习或项目进行时,教师都会进行点评,但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点评动作的完成情况,还要适时融入德育方面的点评,既要有针对整体的点评,也要有针对个人的点评。关于德育方面的点评一般可做以下分类:1.动作完成情况好,德育目的达成情况也好的,给予重点点评、表扬,给学生立出学习标杆;2.动作完成不佳,但德育目的达成情况好的,给予语言激励以维持其练习的积极性;3.动作完成不佳,德育目的达成情况也不好的,给予个别指导或指派小老师进行引导;4.整个团队完成好的,高调地给予集体性肯定,树立团队标兵并适时邀请团队负责人介绍经验。

(四)利用课堂总结环节检测德育效果

每个课堂的结尾都会有课堂总结环节,任教者必须抓住这一环節对该节课的学科和德育效果进行检测。在总结环节中,针对德育效果的检测可以这样做:1.教师提问检测。如“这节课我们的德育主题是什么?”“对此你们有什么思想认识?”“你认为哪些地方还没做到位?”等等。2.学生认知检测。教师引导学生评出一节课的学习标兵。学生能根据教师要求推荐出学习标兵,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这节课的德育主题形成了认同。3.学生自评检测。教师让学生对照课堂之初教师提出的德育要求进行自评。学生能进行客观的自评,说明他们对德育主题所要达到的目的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学生主体参与,积极、主动地接受德育熏陶

(一)学生自主选择对应德育主题

每学期初的第一节室内课,教师往往会在宣布教学内容的同时将所对应的德育主题一并抛给学生,然后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对各个内容的技术能力和运动能力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在选择德育主题时会有自己的考虑。只有是学生自己选择的目标,他们才会尽心尽力地去完成。例如,在耐久跑的单元教学中,大部分学生确定的德育目标是顽强拼搏,少部分学生确定的德育目标是积极进取。单元教学结束后,选择顽强拼搏的学生基本都能取得良好以上的成绩,选择积极进取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绝大部分都能取得合格的成绩。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选择德育主题时也是结合自身能力的,但是,如果教师独断独行,不尊重学生的意愿,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二)学生主动选择对应德育主题的竞赛和游戏

每节体育课基本上都会有竞赛和游戏的环节,教师在课前,可以将该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德育主题告知学生,邀请学生自主创新和选择竞赛形式与游戏内容,再由体育委员及时收集反馈意见报送给教师,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形式。如在排球垫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自主创新了一个很好的竞赛形式:学生分组围成圈,用一只排球对空垫球,垫球的同时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礼四仪的相关内容。球落地或背不出相应内容的组就判断失败,哪个组坚持的时间最长就获胜。该竞赛形式试用下来,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几乎每节课都要求采用该形式。单元教学结束后,90%的学生的垫球技术都得到了提升,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礼四仪的内容也能熟记于心。从中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认可的教学形式,可以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学会评价,主动参与评价和自我评价

以前的课堂,对德育达成情况的评价,都是由教师进行的,其实这样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评价,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评价和自我评价。以团结友爱的德育主题为例,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解释团结友爱的含义。团结友爱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在团结友爱的集体中,需要我们真诚地去面对集体中的每一个人,容忍别人的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包容、互相帮助。其次要指导学生抓住几个评价的关键点:我(他人)真诚面对每个人了吗?我(他人)容忍别人的缺点了吗?我(他人)学习别人的优点了吗?我(他人)帮助队友了吗?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做出理性的评价和自我评价。如果在每一个德育主题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都能坚持这样做的话,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学生能学会回头看德育达成效果

德育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靠一个单元或一段时间的教学就能达成的,德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教師应时刻提醒学生、点拨学生,而引导学生回头看,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1.单元教学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一同小结: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们掌握了哪些技能?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思想上有什么新的认识?等等。2.每节课的开始可以组织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所得,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思想层面上的收获。3.结合我校一日成长评价系统组织学生回头看。成长评价系统的内容和流程见表1:

学生能经常地回头看,德育效果肯定会得到巩固。学生有了回头看的习惯,德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上是笔者将初中体育课堂与德育融合的一些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初中体育课堂融入德育,切忌空、大、虚,一定要提前做好计划、设计好方案,从而将德育落到实处。

[   参   考   文   献   ]

[1]  蔡野.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J].田径, 2019(9):60-61.

[2]  胡斌.简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运动,2018 (21):111+130.

(责任编辑    柳   紫)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