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陈磊
[摘要]产教融合模式借力全国劳模胡耀华大师工作室,引进和培养一批在专业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能工巧匠和技术人员,解决专业建设中服务社会能力、专业技术应用与研究能力、“理实一体”师资培训能力、新型专业课程建设能力偏弱的问题。以大师工作室为突破口,加强与宁波舟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专业结构体系。
[关键词]大师工作室;产教融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 21-0093-02
一、建设背景
宁波舟山港是我国大陆重要的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国内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和原油转运基地,国内重要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粮食储运基地,是国家的主枢纽港之一。同时,《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都将镇海港区、镇海海域作为全省、全市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头戏区域。在此基础上,宁波舟山港全面启动“强港工程”建设,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宁波舟山港主动适应新形势,加快推进创新突破。我校地处宁波镇海,与宁波舟山港五大港区临近,区位优势明显。
根据《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调整方案》精神,以“保持优势,多元发展,优化组合,优势互补”为原则,我们必须按照专业模块化的建构思路,结合宁波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专业结构,做大做强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专业规模,进一步加强与宁波舟山港集团的合作,保持产教融合特色,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现代港口机械操作和维修专门人才,突显我校港口工业学校的特色。
二、主要措施
1.提升专业内涵,全面实施“选择性”课程改革
大师工作室成员有长期接触一线工作的工程师和技师,对行业内的最新技术动态和用工形式有较清晰的认识,对学校课程建设和专业方向建设有重要的发言权。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专业将全面实施选择性课程改革,让本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程、学制、成长导师等方面都可以进行选择,在大师工作室的帮助下,更高效地实施“选择性”课改。
2.深化校企合作,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利用大师工作室主要成员的宁波舟山港工作背景,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课程和实践环节,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研究培养方案和实施教学。深入挖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内涵,实施企业全程参与招生、参与教学方案制定、参与培养过程和评价环节的“三段进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较高素质综合型技能人才。
3.加强团队建设,发挥大师领军作用
工作室通过让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主持专业建设项目和教科研项目,指导骨干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以带队到国内相关学校或企业调研、到知名企业锻炼、出国进修或考察等方式,开阔视野、了解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方向;及时掌握国内同类专业的建设情况和港口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学习发达国家实施项目教学法等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提高专业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动手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能力;建设大师网络工作室,定期在线上和线下组织开展灵活有效的研讨活动。
4.发挥技术优势,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工作室以专业实训基地为依托,联手本校社区学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开展与港口搬运机械和港口起重机械操作类的培训,包括叉车、行车等特种设备及焊工和电工等培训。整合资源成立港口特种设备培训中心,提高研发与服务产业能力。通过港口机械建设委员会汇聚相关人才,工作室定期开展技术培养与交流,提高研发与服务产业能力。
三、实践效果
1.全面磨砺技能,不断获取荣誉
1人次获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人次获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2人次获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学生团队获第37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第一名、1人次获浙江省第七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人次获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1人次获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此外,在全国中等职校“文明风采”竞赛中,2人次获一等奖、3人次获二等奖、6人次获三等奖。
2.对口专业就业,增加就业收入
本专业通过订单式培养,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整体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明显提高。我校已为宁波舟山港集团海港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输送了七届学生,进入港务局下属企业的毕业生已有200多人,学生就业稳定率达90%,双证毕业率达100%,一次性就业率达100%。学生收入高,初次就业的平均月薪达3000-4000元,高的5000兀,工作第四年平均月薪达6000元,有的甚至超过7000元。特别是首届(2012届)毕业生37人中,目前仍然有21人在港务局工作,人均年薪达到10万元左右;第二届毕业生34人中,目前仍然有24人在港务局工作,人均年薪达到9万元左右。本专业也得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同,每年都有近300名初中毕业生报考本专业。
3.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社会培训
工作室以专业实训基地为依托,联手本校社区学院,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近三年,本专业一直在开展叉车、行车等特种设备及焊工、电工等培训,培训企业员工共计12061人次。
同时,工作室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伊水涌老师在金丰公司设立镇海区大师工作室;团队教师在浙江野马电池有限公司对员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获邀担当镇海区雄镇杯职工技能大赛、金丰公司、海天集团的评委。
四、体会和思考
总之,校内外实训基地尚需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建设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理虚实一体化教室比较少,校内实训条件虽已能基本满足教学与培训需要,但具备高水平的能广泛开展社会培训的综合型实训基地还有待开发与建设,大师工作室的作用没有得到深层次的发挥。“胡耀华工作室”于2016年3月人驻我校,人驻时间短,对于大师工作室的作用、资源的整合,需要在下一步的合作中不断挖掘,打造适合本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师团队,特别是在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专业教师参与工作室的活动等方面有待加强和深入。
[参考文献]
[1]李贤元.基于校企合作的“三段进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9(4):3-6.
[2]楊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教育管理创新思考[J].管理观察,2019(1):126-127.
(责任编辑 黄晓)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