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贾凌超
[摘 要]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法治教育一直是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在中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学生性格的养成和学生心理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教师开展道德法治教育时,要针对当地实际和学生特点,在掌握留守学生心理和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教学应该采取符合留守学生心理特点的方式,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效率,为留守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心理特点;留守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8-0031-02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关注。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转变的重要阶段,学生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流动人口从农村走进城市,一些学生长期与父母分离,加之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渐使这些留守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其健康成长。道德法治课程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长期以来法治教育的缺失,并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载体,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将思想教育与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有机结合,密切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波动,从学生的健康心理养成入手,在尊重学生个性心理的基础上,帮助其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其尽快适应初中生活,为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留守初中生心理分析
初中生还不具备很强的自控能力,尤其是在生活、学业上。如果有父母在身边,就能从外部加强对学生的约束,但留守学生长期离开父母,无法得到有效的外部约束。他们长期松懈、自我放纵、缺乏自律,所以,在学业上往往成绩较差,生活上也容易形成抽烟、上网等不良习惯,有的甚至走向了犯罪的边缘。就一些留守学生而言,他们“在校五天敌不过在家两天”“在校十小时敌不过出校一小时”。留守学生往往由祖父母照顾,祖父母年龄较大,文化水平又不高,无法有效地辅导学习。另外,中国的老人普遍过分溺爱孩子,管严了害怕未来被怨恨,多数存在放纵不管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学生,在缺少关爱的情况下,出现自闭、内向的问题,他们缺少倾诉的对象,把话都窝在心里。因此,留守学生对父母的感情是比较复杂的,一来他们希望见到父母,得到父母的关爱,希望能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二来他们因为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对父母会存在怨恨,长期下去,会失去存在感。尽管很多留守学生有较强的进取心,但是由于缺乏关心关注,他们性格上会出现孤僻、自闭的现象。尤其明显的是,留守学生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得相对幼稚,而且他们的人际关系并不太好,这常常给教师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作为中学思想、心理辅导课程的道德与法治课,对初中留守学生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发挥多重的作用,有效干预学生的心理偏差。当然,学生个性不同,身上表现出来的问题也不同,所以,教师不能把留守学生的问题一概而论。对于留守学生表现出的一些共性问题,教师在日常管理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都有个性特点也有优缺点,即使表现再差的学生,在某些方面也有闪光点。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表现出来的个性化心理特点,进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促进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分析
其一,不断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升华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对初中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时,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留守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特点,只有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系统地了解留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展开科学有效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法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抽象的概念,但在教学实践中又是具体的,那么,如何采取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法治教育形式,如何改善教学效果,是当前法治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共同难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教师要具备牢固的法律基础,有丰富的法律知识,还要具备高超的教育艺术。因此,在初中留守学生中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还要求其耐心地与学生沟通交流,随时关心留守学生的心理状况。作为教师,要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为留守学生排解心理和思想障碍,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其二,为学生选择最适合其實际情况的教材,对留守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教育。留守学生较为自闭,不愿与人沟通,这是他们的心理共性。教师应该引导留守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而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同时,教师也应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感受到关爱和快乐,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用洞彻心灵的力量让学生感受到爱。当然,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挑战。教师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将教材案例活化为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教育跟自己的生活很近,甚至就是自己的生活。
其三,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适时进行教学反思,让关爱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关爱和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初中留守学生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缺少家庭的关爱,有的性格孤僻、自卑,有的高傲、目中无人、唯我独尊。在学习上,他们往往“毛病”缠身,冲击既定的管理体系。实际上,他们的行为是希望得到教师更多的关心,让同学更加关注自己,以此来抚慰自己的心灵。因此,教师应该理解留守学生的“异常”行为,用爱来感化这些学生,只有真心才能自然流露出对学生的关爱之情,进而不断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和关注,不断改变自己。
综上所述,初中留守学生确实存在一定的心理和思想问题,而道德和法治课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有多重作用,教师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要系统掌握留守学生的心理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针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设立不同的干预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并用自然流露的关爱,让学生随时感受到温暖,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陈都.要想获得课堂实效必须真正重视学生主体[J].课程教育研究,2013(26):74.
[2] 叶雪娥.把握讨论契机 提高课堂实效[J].课程教育研究,2014(36):153.
[3] 陈小燕.找准引导时机 提高课堂实效[J].小学教学参考,2015(1):52-53.
(责任编辑 谭斯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