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陆廷峰
[摘 要]壮民俗文化是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文化,把壮民俗文化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是落实课标的要求,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浓厚的家国情怀的需要,也是对壮民俗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需要。为达到这些目的,教师把壮民俗文化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时,要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
[关键词]壮民俗文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8-0035-02
如何在壮族地区的高中历史课程中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民俗文化教学呢?目前,南宁市武鸣区的一些学校(比如武鸣中学)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本文试从将壮民俗文化引入壮族地区高中历史课堂中应注意的原则作一些探讨,希望能够对壮民俗文化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提供一些启发,并对壮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一、生态性
壮民俗文化要保护、传承下来,必须保持它的生态性。教师要让壮民俗文化走进高中历史课堂,也必须把原生态的、没有经过包装的壮民俗文化引进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壮民俗文化的魅力,然后从内心去接受、去吸纳、去热爱、去保护。近年来,一些地方出于旅游开发的需要,在旅游景点开设民俗表演,但其中一部分景点的民俗表演是经过加工、包装,甚至是伪造的。这种所谓的“民俗”已经变了味,对保护民俗文化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历史课堂如果也引进这种加工伪造的壮民俗文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讲原生态的龙母文化。龙母文化是壮族地区母系氏族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化和传说。全国很多地方,特别是南方地区都建有龙母庙,比较有名的是广东肇庆市的悦城龙母庙、广西梧州的龙母庙,这些都是龙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论起原生态的龙母文化,武鸣大明山一带流传的“乜迈养特掘”的故事,更是真正原生态的文化。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明山山脚下有一个孤苦伶仃的“乜迈”(壮语寡妇的意思),膝下无儿无女,在一个十分寒冷的冬天,她在挖野菜回家的路上,看见一条身上有五彩花纹的小蛇蜷伏在路边快死了。她很同情小蛇,就把它捡回家烘暖,喂它吃东西,小蛇慢慢恢复了元气。 乜迈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护理小蛇,“特掘” 是它的名字。乜迈死后,特掘化为一条五色龙,把乜迈运到大明山的龙头峰上安葬。这个故事里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有五色糯米饭、祭祖、扫墓、赶圩、唱山歌等“三月三”的壮族习俗、有大明山这个壮族神山等原生态的因素。教师应该把这些原生态的故事介绍给学生,这样才会激起学生探索本民族文化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讲原生态的壯族节日文化。有个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三月三”民俗节日文化时,除了讲五色糯米饭、唱山歌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外,还从古时候青年男女唱山歌定情讲到抢亲。抢亲这种习俗不是“三月三”民俗节日的内容,这是伪造的。壮族的民俗节日文化,经过几千年发展而来,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近几十年来,由于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变,各种新思潮涌入、城镇化进程加快,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一代,对 “三月三”这个重大壮族节日的民俗文化了解越来越少,民俗文化在他们头脑中的痕迹越来越模糊。学校作为教育的主战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讲原生态的壮族节日文化,学生对“三月三”这个壮族最大节日的了解会非常少,导致他们对这个节日形成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那是很可悲的。因此,课堂应该引入不经过华丽包装,具有生态性的壮民俗文化,让学生接受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教育,重新唤起他们保留在内心深处的记忆,这才能达到将壮民俗文化引入壮族地区高中历史课堂的目的。
二、特色性
将壮民俗文化引入高中历史课堂,必须把具有浓郁壮民族特色的文化引进来。壮民俗文化要得到传承、发展,必须在保持特色上下功夫,只有保持自己的特色,才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传承、发展壮民俗文化的重任落在青年身上,但目前青年一代对壮民俗文化了解不多,甚至是一点也不了解。把独具特色的壮民俗文化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才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起学生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之间交往增多,出现了民族融合加快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影响壮族地区,甚至壮族地区的很多民俗文化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很深,本民族的某些文化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武鸣一带的壮族人民,在建筑方面受到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的影响很深,壮族传统的下层养牲畜、上层住人的干栏式建筑已经很少见,目前仅少量存在于锣圩玉泉等偏远的山区。我们将壮民俗文化引入壮族地区高中历史课堂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本民族真正的风俗文化,就是为了传承、发展壮族自己的风俗文化。教师在上课时讲到壮族的建筑,应该以这些山区少量存在的干栏式建筑作为材料,让学生了解到真正的壮族特色建筑,在他们心中种下本民族文化的种子。如此,壮民俗特色才会得到更好的彰显,学生也才会对学习民族历史兴趣盎然。
武鸣甘圩一带的壮族婚俗文化,是别具特色的。其中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前每个村子都有一间“青年屋”,这是为了方便青年男女谈恋爱而设的屋子,现在少数村子里还保留着。如果教师上课时讲解这些带有深厚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课堂何愁没有吸引力呢?
黄老师计划在课堂上讲民俗文化中的节日文化,他在备课时与我探讨应该怎样处理,讲清明节、中秋节的节日文化好不好。我告诉他,与其他民族相比,壮族在这两个节日中的特色不是很突出。能够体现出壮民俗特色的节日,最重要的应该是“三月三”,还有一村一节。但一村一节没有统一的时间,不同的村安排在不同的时间过节,比如锣圩的“两英庙会”是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四、罗波庙会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二,这些节日都很有特色。黄老师根据我的建议去查阅资料备课,课后,黄老师说,课堂上所讲的“三月三”、一村一节文化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效果很好。这说明,抓住讲民俗文化的特色就是抓住了民俗文化的灵魂。
三、体验性
1.让学生体验壮族的饮食文化
壮族饮食文化中的五色糯米饭味香色美,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壮民俗文化中的美食文化,没有给学生呈现实物,仅仅用嘴巴介绍五色糯米饭如何美味、如何香气逼人,效果是不理想的。相反,当教师把一大碗五色糯米饭拿到教室,让学生传递观察并品尝,相信学生在看到、品尝到红黄黑紫白五种颜色的芳香糯米饭时,就已经感受到壮族文化的美好了,想必一部分学生会暗下决心,想亲手蒸出一笼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
2.让学生体验壮族“三月三”节日
壮族“三月三”是民族和地方特色浓郁的群众性节日,是民俗活动大展示的节日。在南宁市武鸣区,每年都会举行“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 歌圩上,有抢花炮、竹杠舞、山歌比赛等丰富多彩且独具壮族特色的活动。从2014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每年“三月三”广西放假两天。这为学生体验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在节日放假前为学生做好体验的安排,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观看、去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壮民俗文化。
四、适度性
教师在将壮民俗文化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时,一定要分清壮民俗文化与现行教材的关系,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淡化主教材。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无论上什么内容的课,都要讲一段民俗文化。如此一来,壯民俗文化变成了调节课堂气氛的手段,一方面造成历史课堂主题淡化,教学主要任务没能很好地完成;另一方面,学生对这样引入壮民俗文化,也会觉得没有新鲜感,达不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责任感的目的。
如何落实适度性原则呢?我认为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教学教材上有关民族、民俗、社会生活、文化的内容时,穿插一些壮民俗文化。比如在讲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在讲必修二中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在讲必修三中有关中国的文化时,教师都可以穿插讲一些壮民俗文化。二是可以在每个学期专门安排一两节课讲壮民俗文化。这样,既不喧宾夺主、淡化主教材,也保持了学生对壮民俗文化的兴趣。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传承壮民俗文化,落实课标,培养壮族地区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将壮民俗文化融入历史课堂教学时,要遵循生态性原则,就是要把原生态的、没有经过华丽包装的壮民俗文化引进来;要遵循特色性原则,保持在特色上下功夫;要遵循体验性原则,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壮民俗文化;要遵循适度性原则,不能喧宾夺主、不能淡化主教材。
[ 参 考 文 献 ]
金小燕.试论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中国民族博览,2016(9):60-61.
(责任编辑 谭斯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