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史料教学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依存度

时间:2024-05-08

胡安萍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学制度逐渐完善,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史料是一项重要的学习资源,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和历史人物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在历史教学工作中合理引入史料,不仅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还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这要求教师应注重将高中历史教学和史料教学有效融合,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文章将以史料教学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依存度为主题来展开分析。

[关键词]史料教学;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依存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8-0037-0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历史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为学生开展史料教学,将会更好地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本文将提出有利于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工作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可行性对策。

一、针对高中历史学科中采用史料教学价值和作用的分析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来说,利用史料教学将会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史料资料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与掌握历史知识的前提和保障,并且只有利用史料教学才能够让学生感悟历史的魅力,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这对帮助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有着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史料的收集,在收集过程中还应当对资料进行判断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史料进行充分利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史料作判断,表达自身的观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增强思维能力。如果在历史教学中不注重史料,那么历史教学工作将会变得单调乏味以及无趣。因为史料教学是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的保障,不注重史料教学,学生掌握再多的历史知识点都是纸上谈兵,不能够了解实质性的内容,也不能提升学习能力,反而会渐渐地产生错误的学习观念,认为历史学习较困难,从而无法提升历史核心素养。因此,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史料来落实教学,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针对通过史料教学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分析

1.全面对史料进行阅读和分析

为了更好地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开展史料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史料阅读以及分析能力。也就是说当教师将史料融入教学中时,要让学生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自主研究和分析,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其包含的知识点,领会这些内容背后传达的各种信息。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来说,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史料阅读以及分析能力,这样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因为历史课本中的内容大多是着大量的文字,学生只有细致阅读才能搜集和了解其中的重点知识,把握学习重点以及所传达的主题和观点,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开展“辛亥革命”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应当在实际授课前,大量收集关于孙中山的文字影像资料,让学生能夠合理分辨教师提供的各种史料,区分资料的来源,并提出自身的观点,从而了解到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促进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分析史料时,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相关的背景知识,还要有评价依据,这样才能够真正运用史料来将关键的观念以及思想进行系统化的了解和分析,体现出史料的应用价值。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大幅度提升,帮助其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意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教师应当注重在历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思辨能力,在学习中随着探究问题的不断深入,学生所阅读的史料难度将会大幅度提升。所以,当教师在利用史料开展教学时,其实也是在开展培养学生历史思辨能力培养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史料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样化的,有很多的潜在知识点都是需要学生深入挖掘以及探究的。只有学生充分研读各种史料,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够推导出相应的结论,提升历史思辨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当学生具备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后,会对史料进行全面利用和分析,从而对各种历史问题能够理解得更加全面和透彻,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在授课前应当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收集和本节课相关的资料,然后再探究达·伽马、哥伦布以及麦哲伦的相关史料,鼓励学生完成自主分析工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来说,其自身已经具备良好的学习意识以及思维能力,让其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独立思考以及分析,能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历史思辨能力,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可培养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运用史料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史料教学有助于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的方向进行转变,有助于课改取得成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史料所包含的人文知识的挖掘,让学生通过史料学习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人文修养。如在学习“五四运动”的史实时,教师可选取巴黎和会、日本侵华、北洋军阀统治史料展示给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研讨,让学生深刻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经过、结果、历史意义,学生可以通过史料在脑海中再现历史,真实地感受五四运动中透露出的当时年轻人的朝气。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五四精神,思考五四精神在当时具有什么内涵,如何在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使得学生不仅仅学到知识,更让精神文明在史料教学过程中得到提升。

4.深入地探究以及评价史料

在历史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以及评价史料,并且帮助学生养成历史评判性思维,这是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核心素养的前提。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产生自身的见解和看法,根据史料或者教材中的内容来进行认证。所以说,历史评判性思维是一项重要的思维品质,会让学生升华学习过程,在历史学习中全面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洋务运动”这一节内容时,进行教学设计应当根据洋务运动有关材料中相关学者的不同观点,添加上支持这些学者观点的原始材料,让学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以及研究手段,完成自主探究原始材料的过程,从而对其中的每一种观点进行全面性的研究和批判,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系统地辨析洋务运动是怎么回事,它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来评价洋务运动。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可达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历史评判性思维的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利用史料发掘历史真相

史料的直观作用就是帮人们佐证历史,为历史的学术研究提供物证资料方面的支持,这对于历史事件的重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人们对历史的理解不是一成不变的,会依靠新史料的发现不断更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历史要具有怀疑思维,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身观点,在批判中掌握历史要点与重点,如在学习唐朝知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唐朝诗词与所学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加强知识应用能力。

三、针对日常史料教学过程中反馈的分析

史料教学可以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历史的真实性,提高学习主动性,但教师更应关注史料教学的效果,了解学生对相應史料的真实需求,不断丰富史料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两者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史料教学是更好地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手段,教师与学生或其他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反馈体系,依据反馈信息能更快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改善教学效果。例如,当教师在运用史料为学生讲解“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节内容时,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历史照片,展示《天朝田亩制度》内容的照片,让学生了解制度的具体内容,思考讨论制定制度的意义,正确引导学生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课程结束时,可以做随堂知识测评,检测学生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依据结果反馈,适当调整史料教学的运用方式。

总而言之,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史料教学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其形成良好的历史价值观,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形成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历史评判性思维,为促进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顾雪梅.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行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  张克州,何成刚,康琪.历史解释:内涵、任务及方法——基于研究文献的阅读梳理[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21):4-7.

(责任编辑    谭斯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