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陈丽霞
[摘 要]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基本力量是教师,其课程文化自觉既关乎课程改革的推进,也体现课程改革的成效。以课题研究、项目建设、评课众享、课程研发、培训展示为教育科研视角,是唤醒教师课程文化自觉的有效手段,也是以教科研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科研视角;课程改革;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4-0054-02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基本力量是教师。自觉唤醒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是教师主动汲取中西方优秀文化,将专业素养、人生体验、志趣态度,尤其是价值观融合在自主的课程实施、课程研发解读里,从而创造出切合学生终身发展需求的课程文化的过程。研究课程文化自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师生课程文化的自觉?笔者认为必须不断丰富拓宽教育科研视角,处理好课题研究、项目建设、评课众享、课程研发和培训展示与课程文化自觉的关系, 统筹兼顾,走基于课程文化自觉的课改教科研之路。
视角一: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激发课程文化自觉
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教师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为了激发教师的课程文化自觉,我们站在课题研究的高度,致力于追求教书育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2013年,学校主课题《中学网络课程促进学生“畅游式”学习研究》成功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也是省精品课题培育项目。学校成立了校长领衔的科研网络团队,扎实研究,有效激发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激情,教师的课程理解力与课程执行力显著提升。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课程实施方式,翻转课堂、微课、思维导图、视频课件等教学方式或手段使课堂教学更加鲜活有效;注重对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的提炼、推广、应用,先后发表了与“畅游式”课程文化高度相关的论文共46篇,含中文核心期刊11篇,近三年开设区级以上网络课、公开课、比赛课获奖共634人次,获得2017年度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研究成果丰硕;积极研发校本课程,出版了“星”系列、“海”系列校本课程共14种,涵盖了学科拓展、劳动体验、社会实践等方面,学校课程文化日益丰盈且自觉生长。2017年,课题成功结题。2018年,学校以《基于国家课程二次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获批立项,从国家课程二次开发的角度,聚焦师生的课程文化自觉形成,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视角二: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激发课程文化自觉
学校项目建设或聚焦苏式课堂行动研究,或围绕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或指向综合实践课程,起到了激发教师学习把握课程标准、构建高效课堂模式、探究课程发展趋势的作用。
在“畅游式”苏式课堂行动研究中,各学科在学校“畅游式”苏式课堂三重境界——“试水交流、畅游建构、深潜探究”的总体框架下,实践提炼各自的“畅游式”苏式课堂教学主张,如语文组的“美、巧、精、活、实”、数学组的“优雅灵动、三有四维”、地理组的“目标引领、境界分层、地图渗透”等。学科教学主张提炼的过程充分反映了教师的课程文化自觉的发展。
在苏州市“智慧校園”示范校建设中,学科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依托“未来教室”平台,教师参与“一师一优课”晒课,目前共获得部优9人、省优14人、市优45人,开发微课近600节(其中191节已获区级以上奖)。网络课程和特色课程、社团课程一起构成并丰富了学校校本课程的体系。
在苏州市STEM课程基地和创造发明课程基地建设中,学校成立了由多学科教师组成的STEM课程协作组、创造发明课程协作组,推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融合课程建设。机器人、植物培养技术、桥梁承重设计、水环境改善、天文观测、扁平足人群样鞋制作等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校本选修课程。
视角三:以评课众享为助推,激发课程文化自觉
听评课是教师探究课堂中关于课程、教材、教法上的具体问题,相互切磋、集思广益的一种有效方式,使教师彼此碰撞出思维的灵感,达成富有改进性和创造性的课程教学共识,增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与把握。基于上述认识,2014年9月,学校开设在线评课众享平台——“星海好课大家谈”。教师有的采用传统的评课“标准”即从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科学、方法恰当、表达清晰、效果明显等角度评课;也有的教师突出某一视角,如从指向视角中的预设课堂、过程视角中的策略课堂、审美视角中的幸福课堂、学科视角中的高效课堂、教育视角中的育人课堂加以阐述。据统计,“星海好课大家谈”已有高质量课评245篇,关注“星海好课大家谈”动态也成为我校教师的自觉行为。
“星海好课大家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启发了他们对教学的探究热情和深度思考;引发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思考,增强了课改的原动力;改善了教研组的研究氛围,升格了教研活动品质;提高了校长课程领导力,推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了教师课程理解力和执行力提升,凸显了教育教学成效。现在,我校形成了浓郁的教育科研氛围,推动学校形成校本化教育科研文化,课程文化建设追求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主动作为。
视角四:以课程研发为支撑,激发课程文化自觉
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地方课程是指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个性化实施,二是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我校一贯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用好开好地方课程,开发开设校本课程。我们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形成学校课程图谱,细化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了科技教育课程、双语和国际理解课程、社团类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拔尖培优课程、实验探究课程六大类近50种校本课程。这些校本课程有的追寻传统文化之根,如蜡染课程、世界遗产课程和红色之旅综合实践课程;有的力寻国际文化理解,如法语课程、美式辩论社、模拟联合国等社团课程和中丹空中课堂;有的拓展个性特长兴趣,如体育艺术社团、奥赛课程和实验探究课程。学校还积极尝试学生网络抢选校本课程制度,激发教师校本课程研发积极性的同时,以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参与度、满意度,为学校优化课程研发提供精准导向。
视角五:以培训展示为策略,激发课程文化自觉
学校用好江苏省和园区教师培训基地校等有利条件,组织教师参加特级教师后备班,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以及校长培训班,教科研培训班等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利用陕西师大出版社的合作学校条件,组织参加中教参杂志的省级培训,依托“互联网+”,组织参加省级研修网、省级教研网的网络培训和省教研室 “教学新时空”网络培训等。参训教师返校后整理、分享学习成果,促进理念内化和行动落实,各级各类培训促进了教师在课程文化上理念和实践的双重提升,使课程文化自觉在学校和教师的层面上同频共振。
学校从实际出发,制订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方案,坚持“专家引领、名师示范、同事互助、教学反思”的原则,定期开展公开课研讨、课题研究交流、基本功比赛、优秀论文分享等活动,这些切合一线教育教学需要的校本培训助推了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成就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教学质量再上新高。在丰富教育科研视角的同时,我们不断完善教科研的评价激励体系,为教师投身于教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制度层面激发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在实践中,我们体验到教育科研的魅力。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是激发课程文化自觉的催化剂,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原动力。以教育科研促进课程文化自觉,成效显著又任重道远,只有不断深化课题研究,强化项目建设,营造科研文化,推动课程研发,完善培训展示体系,才能在教育科研、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有效强化课程文化自觉,推动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邹自淼. 课程改革的文化自觉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2] 崔永.重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框架[A].钟启 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復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徐玉珍. 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 课程.教材.教法,2001(4):12-17.
(责任编辑 黄 晓)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