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卜娟芳
[摘 要]良好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影响课堂活动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需要丰富学生心理体验,使其感受成功喜悦;使课堂张弛有度,满足学生需要;使作业练习兴趣化,支持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70-02
良好的课堂管理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影响课堂活动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很多高中教师说,高中生真的很难管理,你提醒他,他裝没听见;你一发火,他还会跟你对着干,以至于课堂时间都被浪费在“教育”上。课堂上从来不缺少“战争”,为保证课堂顺利进行,只有对他们的生理、心理有足够的了解,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才能将课堂上的“明战”变为“暗战”,“问题”变为“动力”,“战争”中才能获得师生的双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体会,简单阐述如何与高中生“斗智斗勇”。
一、丰富学生心理体验,使其感受成功喜悦
高中生正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发展。在这个懵懵懂懂的花季岁月中,他们不断体验着失败、成功、沮丧、喜悦、迷茫、懊恼……只有让成功的喜悦推动他们,他们才能有更多自信勇往直前。而在农村地区的高中生因为生活环境单一,接触社会和新事物机会偏少,心理年龄更是落后于城市高中生。高中生在校时间花在课堂上的居多,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为他们创设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各种情感,丰富他们的心理活动,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信息技术课堂上,任务驱动是常采用的方法,而任务的设置如果不恰当,学生很难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上设置的任务要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让基础差的学生不至于完不成任务;还要为基础好的学生设置拓展任务,让他们也不至于觉得任务太简单,完成得太轻松。在这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在和任务做斗争,胜利与否就是体验“失败”或“成功”的“战斗”。
在讲解《信息的编程加工》这一章节时,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编程是神秘的、遥远的,他们最多的感觉应该是“难”。鉴于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教学应由易入难,笔者先从一个自制的小游戏《野人和牧师渡河》开始引入。然后给出一个简易数学加法计算器,一步一步来分析VB编程加工的过程,从而揭开程序设计神秘的面纱。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设置的任务就要发挥作用了。第一阶,按部就班完成加法计算器的制作,可以适当对界面进行美化;第二阶,在挑战成功第一阶任务后,加入减、乘、除法运算功能,并美化界面;第三阶,自己设计创作自制小程序(题材不限,可以是小游戏、各种效果等)。在这个分层任务中,动作慢的学生能完成一二阶任务已是不易;而对于动作快且头脑灵活的学生来说,一二阶任务只是基础,没有挑战性可言,所以第三阶任务就成了他们想要攻克的难题。如果自由发挥,学生往往都会为了完成设计,主动去学习教师课堂上没有讲过的编程语言,课后也会与教师讨论各种可行方案。经过各种困难得到的成果,将使喜悦倍增,学生对自己也更加有自信。
二、课堂张弛有度,满足学生需要
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渥斯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在课堂上,他们通常对你讲课的内容兴趣不大,反而对挑战任务更有兴趣。也正是因为这种喜欢挑战的心理让他们对游戏痴迷,经常会利用课堂时间来过过瘾,这样会使一些学生赶不上课堂进度。学生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教师要着重于引导他们来自主管理课堂。
课堂上如果内容安排偏少或偏多,均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一节好课,教师往往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偶尔偏移也能及时回归主题。课堂要有张有弛,既要有足够的新授知识供学生去学习,也要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去思考和消化。
有一次笔者去听“同课异构”的公开课《表格的加工处理》,第一位教师把每个练习点都列好,给出练习表格,按照进度一个一个“讲——练”,是比较传统的方式,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每个任务。教师的教学功底非常深厚,能及时观察到哪些学生需要帮助,哪些学生成果可以展示,课堂中游刃有余。而观察学生方面,笔者发现:学生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教师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明显缺少自主学习的机会。甚至有些学生在别人还忙忙碌碌的时候,已经在网络世界中开始了放松。整节课可以让人感受到教师的魅力,却体现不出学生的自主性。第二位教师以“学生每个月的零花钱”为例,以三个任务贯穿整节课的进程。任务从“计算——分析统计——观察发现”层层推进,让学生感受到Excel不但可以用来计算数据、存储数据,更是一个分析统计的专业软件,而分析统计之后就要轮到你去观察和发现了。课的一开始,学生就知道最后要得到怎样的结果,所以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他们跟着教师的大节奏行进,而小步调可以由自己来掌控,最后达成目标。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最后获得师生的双赢。
三、作业练习兴趣化,支持个性化发展
高中生不像儿童那么轻易对成年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喜欢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他们非常希望有单独的房间、有个人的抽屉,并喜欢把抽屉锁起来,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
信息技术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难就难在管理,因为它开放、自由,但也正是这个原因,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信息技术,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信息技术成为他们工作学习的有力工具。课堂作业的设计既要有利于操作技能的提升,更要善于发掘学生自身的能力。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而兴趣会促使人的某种能力被挖掘。课堂作业可以布置学生感兴趣或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解决身边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文本信息加工》的时候,如果说为了易于管理,那么教师可以给定一个主题或是一个模板,然后让学生按照此流程完成图文混排,在此过程中,用到的排版技术基本上已经定好,不会出现特殊的情况。但是给定的内容即使再有趣,学生也不会去注意,只会把精力放在排版上,机械地完成任务,最后也只是掌握了排版技术而已。如果从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去完成一些课堂作业,结果就会有所不同。课前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给学生:选一个自己一直想去的地方,然后做出一份旅游计划方案(包括住、行、吃、玩等)。到了课堂上,就让学生开始着手用Word来编排完成计划书。此任务需要学生查找很多资料,包括旅游地的特色景点、特色美食等。每位学生注重点各不相同,有的喜欢美景,对于景色观光做得会详细一些;有的喜欢美食,对于当地美食做了深入研究;有的喜欢玩各种户外活动,就会去挖掘当地的特色娱乐项目……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发现学生有了自己的个性,并且通过这些计划书展示出来了。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Word的各种操作技能,更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勇敢探究精神,为了更好地展现作品,需要他们有精益求精的耐心。在对这些作品的共享过程中,大家相互之间也有了更深的交流和认识,彼此敞开心门,拉近同学间的距离。
总而言之,课堂的有序进行,从来都离不开教师的智慧,而教师的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善于思考,对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预设,并做出对应的处理方案,以应万变。堂上45分钟,好的教师堂下备课花的时间将会是45分钟的好几倍。作为教师,需要对教学对象有充分的了解,研究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由此入手,做出相应对策的教学设计,就能驾驭高中课堂,进行高效率的教学活动。
(责任编辑 斯 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