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

时间:2024-05-08

李佩莉

[摘要]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使学生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就需要“主体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以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好英语。

[关键词] 主体参与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56

在初中所有的学科中,英语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最强,在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有关语音、词汇和一些语法的基本知识,然后形成一定的英语运用技能。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经验告诉我们要彰显英语学科的实践性,就应该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把英语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教育教学中。我结合多年的英语教育教学经验,将个人的一些做法谈一谈,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 、教师的能动性作用

教师应以满腔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一上课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清新、安静的课堂气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当你精神饱满地踏着上课的铃声走进教室,踏上讲台,并满怀热情地说:“Good morning.”会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使其为听课做准备。教师不要直接切入课文,在这之前应该有一个导入过程,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很自然地导入课文。其次是教师说话要幽默、诙谐,根据内容起伏变化,不要平平淡淡,直舒其意。低年级的学生,有些课文需要教师去领读,在领读过程中,我会依据对话情境抑扬顿挫地去读这篇对话,学生也会模仿我的口吻。读完之后,我会让学生表演对话,他们会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和音调去感受英语的魅力。当然,在英语课堂当中肢体语言也非常有效,教师适当做一些动作,有意识地、主动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上好每一节英语课

第一,坚持课前3-5分钟的自由会话,强化口语训练,并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提高每个学生的会话能力。在课后我会事先布置下去,每个学生自由找一个搭档组织对话,目的是练习学生说的能力,鼓励学生离开课本去组织语言,将机械化的语言变成灵活的、自己的语言。

第二,按座次编排学习小组,每组4-6人,注意上、中、差各类学生组合搭配,每节课都要以小组进行会话、表演、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同时优生也可以帮助学困生,从中得到巩固,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小组讨论完之后,根据时间、内容决定哪些组当堂表演,哪些组会话,并且评出优胜者予以鼓励。为了获胜,学生在上新课之前自觉预习,及早动手,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已经成为自觉的行动,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多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第一,教“学困生”学英语是让很多教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学困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记得我在上初三的一篇课文时,有一个活动是关于分组讨论谁是班级冠军的。这个活动我同样分组进行,学生讨论完之后再用英语表达出来。在这过程当中,我让大家推选出来的班级唱歌冠军当堂高歌一曲。这个学生很珍惜这次机会,他的献艺赢得了一片喝彩,我从他脸上看到了一种自豪,虽然这个学生英语并不太好,但是我觉得从此他会更加喜欢学习英语。

第二,用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其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 you用are ;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 又如:哪些动词后跟动词不定式,哪些动词后跟动名词形式,我找了一些口诀。常见的跟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顺口溜如下:要想拒绝忘记(want, refuse, forget), 需要努力学习(need, try, learn),喜欢同意帮助(like, agree, help),希望决定开始(hope, wish, decide, begin, start)。教师只要常收集、多积累、勤总结,口诀就会源源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总之,“主体参与,培养学生兴趣”是学生把所要掌握的知识在参与的活动中自觉组织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要手段,以体验课堂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主体参与,培养学生兴趣”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智贤等.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钟启泉等.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黄晓)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