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探究

时间:2024-05-08

潘燕群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的灵魂。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对策物质行为制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104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学生在学校可以同时受到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而无意识学到的知识是指他们所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班级文化建设,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与取得成绩的关键。 在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班主任主导师生关系,是整个团队的统帅。笔者结合校情以及班级实际情况,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对策探究。

一、物质文化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实现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的远大目标。”物质文化属于硬文化,它是进行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室环境的布置是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在实际操作中,笔者结合班级情况,从下列两个方面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一)悉心设计班级的班徽、班名、奋斗目标、班训、班歌

班徽是一个集体的象征,象征荣誉、团结,它蕴含着无穷的凝聚力。班名、班训、班歌、班级奋斗目标是班级集体精神的体现,主要是对学生的要求、训导或防范。刚开学,就让全班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针对班级的班名、班训、班歌、班级奋斗目标、班徽等,每人写出一两句简明扼要的话。经过大家的悉心筛选之后,敲定“满堂红”为班名, “团结、进取、勤奋、好学”为班级奋斗目标, “我相信:我们能做好,做更好!”为班训,《我相信》作为班歌。同时,在几名学生的悉心研究下,圆满完成了班徽的设计。班徽的寓意:拼搏、热诚、阳光、活力四射。这就是本班学生的良好写照。心中的拼搏精神如同火炬在熊熊燃烧;学生间热情相待,每个学生都很阳光;活力四射、充满活力是本班的特征。在精心设计的班级口号、班歌、班徽的导向下,班级很容易凝结成一个集体,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使教室保持干净卫生

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过程,环境影响决定了那些潜在行为倾向可成为实际的行为。整齐协调的教室环境是进行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清洁明亮的地面,一干二净的窗台,沁人心脾的花香,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定要全体师生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持之以恒地跟不良行为作斗争,才能慢慢地杜绝乱丢、乱吐、乱涂、乱扔等行为。为此,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坚持每天一扫两检,每周一大扫的原则,特别检查乱吐现象,坚持一节一检,使地面洁净,桌凳整齐,窗明花香。这既增强了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培养了学生文明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物质文化建设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究。例如,“开垦”了教室四周的墙壁,力求教室的墙壁“会说话”;利用学习园区,创立“书香角”,营造“书香班级”; 自编主题手抄报;注重内外兼修,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等等。这些都是物质文化建设中的有效途径,这里就不再赘述。

二、行为文化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行为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体现,班主任应根据班级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愿望为前提,千方百计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动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活动,通过形式多样、朝气蓬勃的活动,尽快形成与时俱进、齐心协力、精诚进取的班级精神。在具体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丰富班级的行为文化。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众所周知,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对班级文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在整体层面可以舒缓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达到愉悦减压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各司其职、团体协作的精神;在个人层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发挥特长,陶冶情操。笔者结合校情、班情和学生个性、特长、爱好等,有意识地开展形式多样、朝气蓬勃的各种文体活动。例如,开展手操报比赛、拔河比赛、 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还组建了乒乓球队、篮球队、吉他队、文学社、羽毛球队等。对于大型的比赛也当仁不让,例如区级科技小发明比赛、田径运动会、诗歌朗读比赛、小市长才艺比赛、广播操比赛、镇级文艺会演、田径选拔赛、校级十大歌手比赛、校运会等。从学生个人层面来说,通过比赛,他们能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锻炼了胆量,展示了才华,提高了自信与竞争意识;从班级层面来说,既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凝聚力,又培养了荣誉感。

(二)评选“一周之星”,让星级学生榜上有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采用多元评价办法,制定了系列明星评比方案,开展“一周之星”评选活动。评选时充分尊重学生意愿,挖掘并放大学困生的闪光点,发挥他们潜能与专长,帮助学困生树立超越自我的自信心。在班级后墙展示区,开设每周之星风采专栏,把明星学生的生活照、简历、信奉的格言搬上专栏。每个明星都与全体科任老师合照留念,并把相片交给他们的父母。于是一批批进步之星、劳动之星、卫生之星、学习之星、体育之星、礼仪之星、纪律之星、全勤之星等进入了展示区。这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也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树立了自信。这就是常说的精神追求卓越,榜样萌发潜能,氛围催人奋发。

当然,行为文化建设是多方面的,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究。例如,开展旗帜鲜明的主题班会和社会实践类活动等,这些都是行为文化建设中的有效途径,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制度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文化建设是否落实与执行,关键在于制度。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统帅,要想营造一个良好班集体,仅凭班主任一人在阵前挥刀弄剑、摇旗呐喊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在于制定适合班情和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班级制度,为打造优良班集体奠定基础。在具体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深入,丰富班级制度文化。

(一)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是以学生为主体,愿望为前提,必须全体学生共同监督并服从的可行性制度,是全体学生日常行为活动的向导。因此,在制定班级公约的过程中,笔者结合校情、班情、学生情况,将全班分为12个小组,从学风、考勤、奖惩、纪律等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与讨论,然后各小组长拟出一系列建议,再交由班级公约小组汇总,最后由全体学生逐条斟酌,民主表决通过,形成可行性班级公约。心理测试表明,共同参与制定的决策、制度,最易于为参与者所执行。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愿望为前提来制定的班级公约,由于适合班情和学生情况,可行性相当高,学生都能自觉服从。正因为有了班级公约的保障,才使得班级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

(二)引入班干竞争机制,严格执行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接下来,理所当然该由班干部来监督执行。古罗马名士奥维德说过:“一匹马如果没有一匹马紧紧追赶着它,就永远不会疾驰飞奔!”这句话充分阐释了竞争的重要性。在培养班干部方面,应引入竞争机制,定期竞选轮岗,做到严格执行班级公约。应通过多种形式推选班干部,并设置各种岗位。例如,选出“纪律组长” “劳动组长” “生活组长” “值日好人好事记录员” “值日电教员”等,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当然,丰富班级制度文化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比如运用激励机制,深化学生的自主管理;家校结合,建立约谈制度;通过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等等。这些都是行为文化建设中的有效途径,这里就不再赘述。

四、精神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在《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问题》中写道:“学校作为拥有高度教养和文化的基地,缺乏集体的多样的精神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个性缺乏丰富的精神生活也是不可思议的。”由此可见,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语言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与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和睦的生生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凝结班集体,提高整体效应,进而更有效地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也使学生乐意接受教育。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所谓“亲其师”,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具体表现为融洽的师生关系,它是学生能否乐意接受教师教育的条件。为此,作为班主任,首先在自身方面要提高素养、爱岗敬业,通过恰当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从而建立威望。现在的很多农村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强、叛逆、冲动,要改变他们还需要教师的引导。班主任应主动摈弃所谓的“师道尊严”,熟悉每个农村初中学生的家庭背景及心理特点、爱好、特长、兴趣,善于从正面评价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愿,公正无私对待学生。学生犯错误是十分正常的,因此当教育产生分歧时,要善于换位思考,真正把学生当作朋友,重视学生的需要、人格和尊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在师生间体现为相互平等的关系。教师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才能信任教师,才能真正与教师心心相印。

(二)和睦的生生关系

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构建和睦的生生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作为班主任,应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内容如下:主张乐善好施、博大胸襟;有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的精神;公正无私,善待他人;严于律己,正视自己;宽宏大量、合作进取。例如,当有学生犯了错误,有损班集体的荣誉,其他学生愤愤不平。笔者利用心理置换法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采取学生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待他们,做到批评的方式、语言、环境都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当然,丰富班级精神文化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比如注重责任感和诚信的培养;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些都是精神文化建设中的有效途径,这里就不再赘述。

金人王若虚说过“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意思是说“固定的体式虽然没有,大体的法则却还是必须的”。以上是本人结合农村初中校情、班情,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出发提出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班级文化建设并无定法,再加上农村初中校情、班情,以及学生的特点与兴趣爱好等存在差异,在探索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定会出现许多不同对策,因而应做具体相应的调整。在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采用最恰当的一种对策,或几种对策同时配合使用,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1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3]陈清清.挖掘有利因素 建设良好的班集体[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7(2).

[4]刘淑才,孙瑜.让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成长[J].当代教育科学,2008(24).

[5]潘富军.心育有形育心无痕——谈高效课堂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学园,2014(5).

[6]刘孝云. 浅谈班级精神文化建设[J].科学咨询,2010(14).

(责任编辑袁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