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动态碎片”到“聚合交互”——融媒体语境下的突发事件报道

时间:2024-04-24

□ 文/王 莹

今天,互联网让一切突发事件的实时直播成为可能,并颠覆着传统新闻采编教程对突发事件报道的业务探讨与界定。正如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被移动互联传播时代证实之外,亦得到延展:媒介不仅即讯息,它还颠覆着我们理解讯息的方式,使得一个远隔千里之外的普通公众,从单向的讯息接收者,通过一个手机上的评论或点赞、捐款、评论、送花等等行为,成为一个突发事件的参与者。

突发事件报道的“融合”新变

突发事件报道作为传统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类型,在传统媒体时代一直是各家拼采编实力的核心内容竞争板块。以一场城市写字楼火灾为例,一份报纸的采编团队如何在事件发生半天甚至仅几个小时后,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出这起突如其来的火灾从现场情况、损害程度、起火原因、当事人情况背景,背后故事等等“全貌”?从信息获取渠道的快速反应,到后方作为版面编辑的“素材”加工,传统的突发事件报道已经形成一个较成熟的操作模式:接到新闻线索——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兵分多路获取事件各方面信息——分工完成报道写作——版面编辑对记者采访内容进行提炼上版。

但在集纳了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样的信息呈现方式,报道、分析、讲述、整合链接等多种呈现手法在内的融合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的传统“程序”则完全被打破,正在表现出鲜明的“融媒”新特征。

一方面,媒体报道介质的融合,使报道的发生与传播表现出不受时间与传播介质局限的“移动性”。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随着地震伤亡人数的不断增加,昭通地震迅速成为随后几天内的最热点新闻。一起重大突发灾难,从受灾情况、到伤亡情况、救援需求,当地的交通、天气、灾民需求,后续可能的次生灾害、灾民安置与重建等等,新闻报道需要关注的内容领域头绪纷繁,获得信息的渠道从最开始的不顺畅到多家媒体抵达救灾现场后的集中报道。

包括新浪、网易、腾讯、凤凰等互联网媒体几乎全部第一时间在自己的移动客户端平台上开设了鲁甸地震的实时直播专题页面,通过时间轴不断更新各方面的动态信息,基本上做到了在第一时间,对鲁甸地震各重要动态信息的第一时间发布。而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项目澎湃,也在客户端界面采用了这种突发报道的移动聚合技术,并且借助其原创自采优势,在随后的报道中,推送了震区一线的多篇独家报道。所有这些信息发布和公众获取的过程,基本上全部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随时随地。

另一方面,基于碎片化信息的报道“聚合性”从纸质介质转移到移动平台。此前在突发事件报道中,通过第二天在报纸上的呈现,专业媒体对各方信息进行梳理整合,通过在版面上的切分,实现同类信息的板块整合呈现。而在融媒时代,这一介质则转移到移动平台,并且通过这种转移,大大提升了一个突发事件“聚合”信息的承载空间。以8月21日烟台中院开庭审理的招远麦当劳“全能神”杀人血案为例,当天庭审开始时,网易新闻客户端便开设了专门的直播庭审界面,在这一直播界面里,除根据微博发布的庭审程序进行文字直播之外,还在其间插播此前央视播放的招远血案嫌疑人自述的视频、图片,界面下方,则根据事件发生后媒体报道的不同内容,就聚焦庭审、血案回顾、解析行凶者等板块快速对相关议题进行整合链接,将此前公开报道中一些关键信息进行了“一页打尽”式的信息聚合。

此外,由于这种承载聚合的平台转移,也使突发事件报道的“交互”成为可能,即公众(读者/用户)不再只是信息的单一获取者,借助微信转发、回复评论,普通公众能够参与到新闻事件的反馈中。更有相当部分专业读者,能够第一时间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到突发事件中,本身成为推动事件动态发展的要素。在至今仍余波未平的湘潭产妇死亡事件中,《南方都市报》记者从舆论流变的角度进行的调查发现,在这一事件的舆论场中,从互联网媒体二次传播的选择性提炼、到匿名网帖的出现,再到其后某新闻移动客户端评论员从专业角度的解释性评论,都让事件在一种信息传播——反馈形成新信息——信息的再次传播中得到不断反转与发酵。这种基于融合报道下“互动”性推动的事件进展,也让突发事件的报道出现了新的报道特征。

融媒体语境下的“融合报道”思维

对融媒体语境下报道的讨论,此前大多停留在报道平台和传播渠道层面。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融合媒体对新闻报道,尤其是突发事件的报道提出了全新的“融合报道”思维。融媒体打破了此类报道基于事件发展时间轴的常规线性思维,而突破了过往记者写—编辑编的业务操作模式下,对媒体建立起对接迅速、执行高效的突发报道联动机制提出了新要求。

1.采编与技术的融合。媒体不再仅仅是一个内容生产板块,它需要同样了解融媒传播技术的人员,让全新的媒体介质推动报道在移动时代的全新呈现。在马航MH370事件报道中,《21世纪经济报道》的可视化技术团队做了一个“MH370实时透视”的尝试。这实际上是一个以移动设备为“窗口”的专题页面。借助“交互设计”技术,可视化设计技术人员利用移动互联设计技术和信息获取的便利,在页面中接入谷歌地图,通过后台实时将动态报道中的飞机出现的地理坐标手动输入,便在页面上自动生成飞机的“轨迹点”,用户可以通过放大缩小看哪些地方有搜寻的可能。就突发事件报道来说,这种技术突破了物理条件地理上的局限性,不需要文字去再描述东经、西经,通过移动媒体的可视化呈现,便能够实现对飞机可能出现在全球哪个位置的直观报道。

与纯技术团队不同在于,这种技术的使用,是基于和采编团队第一时间的对接之上。《21世纪经济报道》前方记者从马来西亚提供一手动态信息,后方编辑团队实时监控与刷新全球各大主流媒体的动态报道并提炼整合出核心内容提交可视化技术团队,最终实现“透视”产品的动态更新。在这样一种突发事件的报道模式中,内容与技术融合成为报道中同样重要的板块,而报道程序也变为:内容团队快速、准确的实现信息获取与提炼——信息高效快捷的反馈至可视化技术团队——清晰明了的移动端可视化信息呈现。这其中,采编团队与可视化及交互设计技术人员的融合对接,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2.采与编的融合。这里的融合并不是媒体采编人员自采自编的概念,而是指突发事件报道中采访与编辑这两个环节,在融合媒体报道联动机制中打破板块切割清晰的工作和采访内容全部到齐后再进行编辑的工作流程。

在云南鲁甸地震报道中,《南方都市报》对采编的实时融合做了一个简单尝试。深度新闻部内部的南都公益微信公号,借助第三方开发工具,就鲁甸地震做了一个基于微信的移动平台“主页”。在“微主页”中,我们对地震报道根据震后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板块整合,设置了包括灾情速递、外围驰援、救援交流与延展阅读四大板块。而在呈现动态信息的灾情速递板块,又通过下方菜单栏的方式,设置了包括救灾地图、灾区天气、救援实况、亲历者说以及联合呼吁等内容板块。

事实上,这些板块的设置取代了传统报道中报纸编辑的角色,而是以移动端为编辑平台,在前方记者提供内容的同时,迅速归纳入相关板块中,以跳出客户端单一的纯文字阅读局限,做到条理清晰板块明确,实现信息传递的一目了然。虽然由于微平台的操作在这一尝试中主要由采编内容来完成,在技术使用上仍有很大局限和提升空间,但就报道来说,这一信息呈现方式的实现中,采访与编辑是一个同时进行的流程,某种意义上,它使得编辑和采访的对接成为突发事件中一个实时进行的报道环节,并且采访与后台编辑在报道过程中并行更新。

3.单向与交互的融合。事实上,无论是《21世纪经济报道》可视化团队的马航MH370透视专题,还是南都公益的云南鲁甸地震报道微主页中,一个最大突破就是实现了新闻报道与公众的实时互动。这种“交互”性,让突发新闻报道在融媒体时代,既具有单向信息发布功能,也实现与读者/用户反馈互动的效果。马航“透视”专题中,技术团队在移动页面中开设了论坛板块,通过接入Instagram与马航有关的信息采集,每秒都在更新看中国以外的公众反馈和来自各方的信息与线索。除了评论,这种“交互”的实现还能够通过主动设计来实现。在马航25日宣布飞机已经掉到一个海域里面,全员已经死亡的当天,透视专题更新了一个点蜡烛的互动功能,通过点蜡烛照亮真相的归家路这一互动主旨,在一天的时间里,实现了超过3万的点击阅读量。并且与该报第二天所作的新闻专题《唯有真相才能告慰世间》紧密联合起来。

而南都公益的云南鲁甸“微主页”中的救援交流板块,也通过设置“鲁甸救灾信息交流墙”的的公告板模式,使得信息的公开交流与沟通成为这一突发灾难报道中的可能。事实上,与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报道相比,我们能够鲜明的看到,融合媒体的技术发展,使得此前此类突发事件报道中无法实现的信息交流,在当下成为了可能。相信未来,也会借助技术的成熟,成为突发灾难报道的一个部分。

融媒体下的突发报道要求“自我警惕”

必须认识到,技术对媒介的改变,推动着信息传播与获取模式的变革。这是一种大趋势,媒体必须在这样一种新传播语境中,寻找适应甚至是创新的报道模式。但这一过程中,仍有许多基本的专业原则必须坚守,甚至在融媒体报道语境下更需时时的自我警惕。

1.融媒体对碎片化信息实时更新的可能,并不意味着能够省去求证过程,相反,它要求媒体更严格意识信息把关。互联网使得移动传播日趋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流,但在传播中,尤其是突发事件报道中,也已多次发生失真信息的广泛传播事件。如在原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被查信息通报后,当天下午,就有中央级媒体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新的广州市委书记人选任命的信息。从正常的人事报道程序来看,这样一则信息的发布极为罕见,也非常值得质疑。但由于事件的高关注度和首发媒体的央媒属性,该则信息在微博和微信平台都获得大量转发,即使在随后被证明是一则“不实信息”的十几小时后,微信圈中仍有转发和传播。再如一些基于互联网爆料的极端恶性事件,一些媒体在信息采用中,完全压缩了求证核实环节,直接使用网友某某称这种单一非权威信息源作为突发事件报道的发布, 甚至包括图片、事件原因分析等等,也仅因“据传”就形成机构媒体的自采报道,更有在信息本身还未获证实的情况下,已经做了技术分析、外围视频采访、报道整合等等。

实际上,在融合媒体语境下,由于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动态碎片化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弱纠错”的特性。一个错误的碎片化信息得到广泛传播后,一条更正的纠正信息,往往会出现在多个媒体平台上与谬误信息并存的情况。这就使专业的机构媒体,在充分意识到融合媒体报道的特性基础上,对突发事件每个信息来源的求证与核实,保持高度的媒体责任意识和专业态度的自我警惕。更多的承担起融合媒体报道中,真实有效的信息传播者的媒体职责。

2.交互性中对新闻伦理的边界探讨。融媒体技术使得人人都能够作为信息传播者,而由此引发的新闻伦理的诸多新话题,也在近两年成为新闻业界的焦点,一些甚至短期内难有定论。但近期的一些现象仍值得我们思考关注。

在微信平台上,基于圈子传播的在线小游戏,使一些新闻的“娱乐化”边界渐渐变得模糊。比如近期多个娱乐界明星被查吸毒事件中,微信圈中更多转发的是类似“捉毒犯”、打“毒犯”之类的娱乐游戏;而旨在为渐冻症病人唤起更多公众关注和公益筹款的“冰桶挑战”,在传播中也出现渐渐淡化其公益主旨而凸显出“娱乐性”与“营销性”等特征。

这固然与移动媒体时代大众传播的新规律有关,但同时也对突发事件中媒体报道的关注点、切入点和报道模式、呈现角度以及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和理念,提出了新的值得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