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融合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突发应急报道能力建设?

时间:2024-04-24

□ 文/文 建 陈 怡 申 琰

马航空难、昆山工厂爆炸、云南鲁甸地震……2014年,国际国内重大突发事件频发。处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这些突发事件对媒体应急报道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帮助媒体进一步强化应急报道能力建设,我们通过研究梳理出四个关键的突破点,希望通过这几个方面努力提升媒体应急报道能力。

常练不怠,实现应急报道人员技术物资的“热备用”

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准备永远都不会充分。汶川大地震之后,媒体对灾难应急报道有了更多认识和思考。应急准备工作从无预案到有预案,从无标准到有标准,再到差异化标准,在组织指挥体系、人员、物资、技术保障等环节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一切的准备都是“冷”的,备而不用,只会导致不可用。只有通过不断演练,在演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磨合队伍、培训人才,才能实现人员技术物资的热备用。“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样的准备才有意义。目前,媒体的应急报道演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单兵式常规演练,二是大型综合性演练。

单兵式日常演练趋于常态化。如新华社各地方分社每个季度组织技术人员对海事卫星、3G视频传输设备、卫星视频传输设备、发电机等设备进行一次操作演练。四川广播电视台也已经做到了应急培训的常态化,新闻应急报道、直播间、编播、播出等各环节全年会安排多次演练。但是,此类演练仅限于某一家媒体内部,规模有限,相对简单和单一,而且更多地倾向于技术层面,离报道实战有一定的距离。

大型综合性实战演练见诸实操。今年4月16日至20日,新华社四川分社与新华社技术局、解放军某部陆航旅、国家电网四川分公司联合进行了“应急报道实战演练”,全部参与人员105人。与国家电网的合作解决了新华社卫星和陆路报道通道的问题,与陆航旅的合作则为新华社打通了空中通道。此外,四川分社此前已与西南地区最大的四川西林凤腾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该公司将免费提供2架直升机供新华社作报道用。这是四川分社为保障空中通道做的备份工作。空地两条通道的保障,加上国家电网四川分公司遍布全省的监控网,四川分社实际上通过借助资源,编织起了一张全面覆盖四川省的应急报道网络。这样的演练不限于媒体内部,而是整合了其它非媒体应急部门资源,媒体内部的参与部门也涵盖了采编、后勤、技术等各工种,更接近实战。

目前,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进行应急报道演练,但是,能够做到演练常态化,能够做到分类分级演练,以及大型综合演练的媒体并不多。今后的应急报道演练应当朝着不同规模、不同级别、不同事态进行组织,做到“以练备战”,在演练中发现问题,同时让队伍保持“热备用”状态。另外,目前各媒体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还有待提升,针对山区、村镇、社区、城市等不同环境,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模型。把职责细化到每个工种、每个岗位,让每个员工知道应急状态下自己的位置和职责。

信息制胜,实现应急预警和响应全覆盖

传统的信息来源渠道自不可少,但是,媒体融合时代,新的信息来源渠道势必需要下大力气加强建设。这些新渠道的建设数量和质量,往往决定着一家媒体应急预警能力和响应能力的水平高低。

一是要关注新媒体渠道。目前,网站、微博、微信已成为许多突发事件最早的信息渠道,这需要媒体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加以关注。一方面要关注地震局、气象局、防汛办、应急办、消防总队、安监局、通信管理局等权威网站上发布的最新消息,并派出记者到这些相关部门了解最新情况。二是关注官方正规媒体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发布的最新信息,通过通联等多种渠道和自然灾害发生地的政府部门、媒体、普通老百姓取得联系,了解相关情况。三是派专人关注其它网页、微信、微博里的信息,特别是事发地普通群众的自媒体内容。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媒体的监控方式还较为原始,主要是依靠专人分时段接力监看,同时辅之以记者私人的微信朋友圈和QQ群,这种“小米加步枪”的工作方式无疑有很大的监测空白,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也难以保障。利用新技术加强对自媒体信息源的监测,扩大监测范围,提高预警准确性势在必行。

二是半职业化UGC内容生产不可忽视。如新华社对签约摄影师队伍建设格外重视,目前在册签约摄影师有1.6万人,人员覆盖全国各省至县一级的行政单位,遍布各级重要的纸质媒体、网络媒体、消防、武警、医疗系统等等。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报道工作中,签约摄影师已经是一支奇兵。刚刚过去的7月17日茂县山体滑坡,造成10死29伤,新华社四川分社的签约摄影师在这次突发事件应急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签约摄影师第一时间用手机抢拍现场照片,以微信原图的形式发送,抢发时效。之后用相机拍摄传出前方现场照片和后续报道,通过“突发事件绿色通道”及时播发,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新华社地方分社通过签约摄影师QQ群、微信群与签约摄影师保持24小时沟通,打破了签约摄影师单兵作战、发稿盲目的局面,形成有针对性、有指挥、专业化的互动式采编模式。

三是媒体间的协作联动共享。目前,媒体间的协作组织已日渐成熟和完善,其中,“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联盟”是成效较为突出的一个,这是“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中全国电视新闻系统协同作战机制化的成果。联盟通过整合全国兄弟台卫星直播设备和采编力量,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电视新闻直播体系。联盟成员在中央电视台牵头下,能够第一时间调动起全国各级电视机构拥有的直播力量,实现常态化的全国电视新闻直播。在直播联盟中,每位成员既是节目的采制者,又是直播网络资源的使用人。该直播联盟成员数量在近年有大幅度增长,并且逐渐将一些具有视频资源的非媒体单位也纳入其 中。

在央视示范作用下,地方省级电视台也纷纷成立省内的电视新闻直播联盟,以应对日常和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报道。以甘肃为例,2011年8月,“甘肃电视新闻直播联盟”成立。甘肃电视新闻直播联盟是全体联盟成员共同打造,利用各种直播采集设备实现全省联动直播报道新闻的信息播出平台。它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省、市州、县和企业电视台的共赢,大大提升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 力。

流程再造,打造扁平化融媒体采编发新平台

融媒体时代,新的传播平台和受众需求必然带来采编流程的再造。特别是在应急报道中,采编流程再造显得更加急迫。应急报道的采编流程再造,一方面体现在全媒体立体传播平台的迅速搭建;二是体现在“一次采集、N次加工”的超级编辑部建设。

《华西都市报》的应急报道集群传播体系就充分体现了全媒体立体传播平台的迅速搭建。该报根据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关注度,由值班编委指挥协调全媒融合部、华西都市网、96111、FM90.0等平台,迅速启动华西集群的报网播报,第一时间实现突发新闻的立体传播。具体体现在:3分钟搭建微信群,由一线记者、集群内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全媒融合部编辑参加;5分钟实现电台播报;10分钟推出专题报道,全媒融合部根据现场采访内容,第一时间发布微博播报,10分钟内推出微信专题、网站专题并进行滚动播报;10分钟策划会,对报道角度、内容、方向、目标及各平台的报道方式和规模进行研判,形成集群报道方案;采访部门合并办公,主报各采访部门应安排1名负责人到全媒融合部门合并办公。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华西都市报》的应急报道集群传播实行总指挥负责制,禁止多头指挥。明确规定,集群各单位负责人自动纳入应急报道指挥部,配合总指挥工作,各平台、各部门须精诚合作、协同作战,形成合力,不得相互推诿扯皮。

而新华社对“超级编辑部”的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根据《新华社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分社在应急报道中的职责是最大限度地采集多媒体素材,实时动态传至专设的编辑库,保证新闻素材的真实性、准确性、丰富性和完整性。总社各编辑部、终端运营单位和网站、报刊等部门的职责,是对分社提供的素材和相关稿件“各取所取”“分类加工”,并适配发布至相关线路和终端。这套制度核心是“一次采集,N次加工”。 新华社正试图以“超级编辑部”和“突发事件稿库”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发稿流程优化,加快建立超级指挥台以及配套技术系统,真正搭建起“一次采集,N次加工,统一指挥,多元适配”的生产模型。早在2013年的芦山地震中,新华社总编室就开通了应急微信组织指挥平台,以新媒体形式第一时间将前方记者、后方编辑、报道组织指挥者聚集在同一平台,从前方通报行踪、口述见闻,到后方提出报道需求、组织增援,通过即时的文字、语音信息发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扁平化应急指挥体系。

巧借外力,实现社会应急资源整合

众所周知,应急报道特别是重大灾难应急报道中,在断路、断电、断网的特殊情况下,如何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发布,决定着媒体应急报道的成败。汶川地震之后,我国应急能力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除了媒体的应急报道能力建设大幅度提升,消防、电力、通讯等各部门的应急能力建设也突飞猛进,如何整合这些社会资源为媒体所用,成为影响媒体应急能力水平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借助这些社会资源可以帮助媒体实现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甚至是到达传统途径难以到达的现场。在刚刚发生的云南鲁甸地震中,地震发生后,境内外媒体都涌向震区,但因道路中断和交通管制,大部分媒体都无法赶到震中龙头镇。8月4日上午,前往云南增援的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薛玉斌登上了成都军区陆航旅的直升机,先后三次飞向震中,独家拍摄到“航拍云南鲁甸地震震中”组图。这组图片当天通过“新华社发布”“我在现场”等新华社客户端发出后,各大门户网站纷纷第一时间在首页大幅采用,美联社等境外媒体也进行了转发。之后的《震区堰塞湖水位涨势趋缓实地航拍》系列实地航拍图片,被人民网、凤凰网等200多家媒体转发,“央视新闻”微博转发所有航拍图片,转载量达833余次。借助外力打通空中通道,成为新华社这组报道成功的关键。

另一方面,对于社会应急资源的利用可以帮助媒体实现第一时间的信息采集和传输。汶川地震后,各家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报道技术保障方面都投入巨大,应急通讯装备的技术研发与配备有了较大提升。以新华社为例,2009年至2013年间,全国31家分社都配备了大量应急通信装备,包括1套便携卫星站或直播车、1套3G视频直播设备、1-2台BGAN海事卫星设备。少数分社还配备了海事卫星电话或铱星电话。但事实上,一些地方部门和机构在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反应能力建设上比媒体进步更大,能力更强。媒体可以借助他们的技术装备和力量实现信息的采集和传输。例如,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50个小时内,央视在四川都江堰、德阳、成都、绵阳和甘肃陇南、陕西汉中等地,设置了6个有规模的报道点,建起了覆盖4万平方公里的实时直播报道网络。此间,投入报道的42部卫星转播设备中,只有两部中央电视台、10部地方台的直播车,其余都是各地机动通信局以及军方、公安、武警系统直播设备。据了解,央视与公安部消防局信通处也有合作,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现场救援的消防部队拍的视频可以直接通过卫星传输,央视接收后可以实现现场直播。

应急报道能力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纷繁复杂,既需要从顶层设计考虑进行大的建构,也离不开众多微小的细节。面对充满突发性和偶然性的应急报道,媒体能做的最好努力就是居安思危、时刻戒备,唯有如此,才能在灾难面前多一分从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