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策略

时间:2024-05-08

卢爱芳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些年高考作文的常见题型,不仅契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满足交际语境写作的特征,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备受一线教师关注。不可忽略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确实比传统作文难度更高,再加上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在契合新课标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因此,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策略。

一、转变观念,创设写作情境

1.利用社会热点,创设写作情境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一种交际意义上的写作,写作中侧重于写作目的、写作对象、写作语言以及相关文体、写作内容等,每次写作都意味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因此,教师需要调整教学观念,不能只传授写作技巧,还需要着重创设写作情境。在通常情况下,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都与社会热点相关,比如“高学历教师队伍”“公交车坠江事件”“共享单车”等,这些热点新闻与人们的生活高度相关,更是社会以及时代的缩影。讨论社会热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不妨在任务驱动型作文课堂中引入社会热点,并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引导学生表达自我。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入特定的社会热点,为学生营造交际情境:“同学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不管是手机APP还是网络游戏,都推出了青少年模式,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这是一个生活现象,尽管某些学生已经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是并未深思。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青少年模式是国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设置的一种防沉迷系统。因为网络信息良莠难辨,而青少年过于沉迷网络,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而有了青少年模式,就可以有效约束青少年的上网行为。接下来,教师继续延伸,“最近,国家又对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作出了明确要求,还推出了相关政策,只能在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的夜里玩一小时游戏,你们对此是如何看待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并指导学生整理自己的发言,同时告诉学生课堂发言过程可以视作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过程。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入高考作文真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总结审题立意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引入更多的社会热点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进行跟进训练。

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入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创设交际情境,提升学生的代入感,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为之后的审题立意教学夯实基础。接下来,教师一方面总结方法,另一方面引入更多的社会热点,进一步提升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为今后写任务驱动型作文奠定基礎。

2.利用教材文本,创设写作情境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文本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学生审美素养、人文素养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些文本对学生的写作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还可以作为任务驱动型作文情境的创设媒介。

例如,家国情怀是近些年的作文热点话题,同样是写作教学的培育目标。鉴于此,教师不妨从高中语文教材中筛选有关家国情怀的课文,培育学生的爱国热情。以《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创设如下情境:“在国家陷入水深火热的时刻,刘和珍虽然只是一名学生,但她敢于反抗,敢于斗争,面对枪炮毫不退缩,视死如归。尽管我们和刘和珍出生在不同的年代,但我们都是中华儿女,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同学们不妨想一想,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报效祖国呢?”通过引入刘和珍的动人事迹,学生内心的爱国火种被点燃,他们渴望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为此,教师不妨从课文中筛选其他有关爱国情怀的文本,比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沁园春·长沙》等,组织群文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写作任务。当然,除了课文以外,课外的有效素材同样可以拿来创设相关的情境,布置写作任务。

课本中的很多篇目都具有深度教学价值,教师不妨结合文本主题创设情境,为学生设计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在文本情境中表达观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加强指导,提高任务完成度

1.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明确任务指令

材料情境、任务指令、读者以及写作者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核心要素,与此前的材料作文相比,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多了“任务指令”的要求。学生需要结合材料中的情境,理解出题者发布的任务指令,才能高效完成作文。由此可见,把握任务指令是关键,因此教师在作文驱动课堂中,需要着重强化学生的任务意识。

具体来说,“任务指令”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分别是情境任务、思维任务、对象任务以及文体任务。引导学生把握任务指令时,要帮助他们厘清形式指令以及内容指令。其中“形式指令”主要指的是写作对象以及文体要求,而“内容指令”主要涉及思维指令以及情境角色指令。现以2020年全国Ⅱ卷高考语文作文主题“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为例说明。该作文材料要求学生以班级组织的读书报告会为背景,从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人中选择让自己感触最深的人,写一篇发言稿。在引导学生读题以后,教师要求学生思考题目中的情境任务、思维任务、对象任务和文体任务分别指的是什么。在深入思考下,学生表示题目中的“情境任务”包括给定的历史场景以及班会,“思维任务”主要指向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人身上最触动自己的精神品质;“对象任务”是围绕这三个历史人物展开探讨的过程;而“文体任务”主要指的是本文需要写成发言稿的形式。在学生基本把握了题目中的任务指令后,教师告诉学生,除了这种显而易见的指令,还有很多指令隐藏在材料情境中,此时可引入相关的高考作文真题,帮助学生把握题目中的隐藏指令。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让学生懂得把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关键。

2.培养学生的身份意识,定位写作主体、对象

除了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强化学生的身份意识同样是应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关键所在。因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情境也暗含着对角色定位的要求,此处所谈“角色”不仅涉及写作主体,也就是学生以怎样的身份写作,还包括写作对象,即学生的作文写给谁看。在材料情境中,由于写作主体和写作对象的不同,学生的想法以及情感态度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结合高考作文真题,引导学生剖析题目中的写作对象和写作主题,帮助学生体会在不同情境中不同写作主体面对不同写作对象时不同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切换主体意识和读者意识,以强化学生的身份意识,这样学生今后在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时,能更好地把握角色的分寸,高效完成作文。

以2019年全国Ⅱ卷“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为例说明。在这则材料中,命题人提供了五个情境,学生可任选一个完成写作任务。不管学生挑选哪个情境,都需要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作文任务。然而,由于情境不同,学生的写作身份和写作对象也会有所改变。教师不妨从写作主体、写作对象以及情感态度三个层面,帮助学生分析题目,并通过表格梳理相关信息。如针对第一个情境,“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其中的写作主体是“演讲的青年学生”,写作对象是“参加集会的同学”,情感态度的关键词是“愤慨和无畏”。在处理完情境信息后,学生观察表格,发现尽管都是以青年学生的身份写作,需要传递一定的人生价值和理想,但由于情境不同,写作主体、写作对象以及情感态度会发生转变。比如,针对“1919年五四运动的学生集会”“1979年改革开放参加新生开学典礼”这两个情境,虽然都是演讲场合,但前者的目的是动员其他学生参加爱国运动,后者是为了勉励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针对任务驱动型作文,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任务意识,还要具有清晰的身份意识。教师要借助高考作文真题强化学生的身份意识,引导学生把握作文材料中的写作主体、写作对象以及情感态度,进而帮助学生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

四、多元训练,提升说理能力

1.利用思维导图,开展立意训练

立意的高度决定作文的质量,因此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驱动型作文时,教师还要提升学生的立意能力,通过高层次立意增加作文深度。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思维导图法开展立意训练,引导学生结合题目找到立意的关键,提炼核心词,然后以此为中心发散思维,记下想到的信息点,接着顺着信息点进一步思考分析,通过图像的方式梳理脉络,理清思路,深化立意。

以某一作文题目为例:某高中在圣诞节前夕发布了一则特殊通知,禁止师生在校园内组织和参加各类西方节日。对学校发布的这则禁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亮明你的观点,根据材料内容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根据题目要求,可将“对禁令态度”提炼成核心词,引导学生根据核心词思考。接下来,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比如,有的学生赞同学校的禁令,因为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反而忽视了本土节日,变得崇洋媚外,而禁令的出现可以弘扬传统节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的学生提出反对,认为部分西方节日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不能一竿子打死。在讨论过后,教师梳理学生的发言,将其制作成思维导图。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辩证角度分析问题,既承认禁令的作用,又指出问题的关键:禁令只能控制学生的行为,不能控制学生的思想,想要改变学生的观念,学校要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憧憬与兴趣,这样即便没有禁令,学生也会关注传统节日。这样一来,既亮明了观点,又提出了解决对策。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中,教师可用思維导图梳理学生的观点,加深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准确立意。

2.利用支架教学,提升论证能力

学生在完成任务驱动型作文时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论证不够严谨、论据与论点不一致等,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需要重点提升学生的论证能力,解决学生在作文中的各种问题。为了弥补学生的作文短板,教师可利用支架教学加强论证训练。所谓“支架”,就是帮助学生完成论证的有效工具,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指南针,帮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

以“五问法”为例,五问法就是根据某个现象或问题不断提问,直到发现问题的关键或解决对策。需要注意的是,“五”并不是限定词,它强调的是多次,该方法对强化学生的因果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五问法”提问,学生可自行作答,将自己的回答与问题用适当的语言串联在一起便是一个因果论证过程。除了五问法以外,还可以通过鱼骨图、图尔敏模型帮助学生提升论证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