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张秀发
在农村的初级中学,有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因为家庭背景的特殊,也就是家庭经济较一般家庭要困难得多(排除孤儿和单亲家庭),从而导致他们表现出与同龄人不一般的行为,这些行为若不及时加以引导,会对他们的健康发展造成障碍。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八、九年级中贫困家庭的学生共12人,调查工作开始时间是2008年4月份,调查方法包括发放调查问卷、单独访谈、与相关班主任或教师交流、进行家访并对相关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对这类学生的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多管齐下,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此次调查的仅是正常家庭(即父母健在)的不正常背景(即家庭经济很困难)的初中生的日常行为。首先,对确定好的调查候选人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初中生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上的28种日常行为,其中属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有22种,不良行为6种。在良好的行为习惯选项中,仅有128人次选择了“是”,也就是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养成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该项总数264人次相差了136人次,可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数还不到调查总数的一半。还有24人次选择了“不是”,也就是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某些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再有112人次选择了“有时”,说明这一部分学生在各种需要做出正确行为的情况下犹豫不决,或者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做出不同的选择,没有坚定的立场和明确的态度。其次,对接受调查的12名学生进行了单独访谈,针对他们各自的问卷,与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促使他们做出某种行为的动机及做出某种行为之后的感受。
在与相关12位家长的交流中得知,他们中有8人更加关注子女在校的学习成绩,但少有过问在校纪律。认为自己回到家中的主要活动是劳动的家长占到了100%,因此他们很少有时间专门引导子女的行为,有时进行教育也只是就事论事。觉得子女比较懂事的家长占到了调查对象的50%以上。另外有些家长则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时间,也没有打算去关注子女的日常行为。觉得只要不“太过分”就行,但如果出格了就要严惩。
二、对策或建议
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再到各方面的反应,我们不难得知,此类学生的日常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我们在各种影响面前给以关注和正确引导,是能够为这类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及学习环境,培养他们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让他们能健康成长。
首先,利用“天然的条件”来教育。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调查显示一半的人次具有良好行为习惯或者不具有不良行为习惯,说明这部分学生“根基”不错,当然其中也有家长、老师教育的功劳。若是家长、老师能利用他们特殊的家庭环境多加引导、激励,相信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要多关注这类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调查显示不少人持有观望、从众心理,基于此,我们的教育者(尤其是教师)要注意净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不能只针对一些人进行教育,要保证大气候是好的,才会有好的小环境。否则,会激发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或觉得自己不应成为“另类”而使教育效果打折或适得其反。
第三,在公众场合尽量淡化他们的“特殊身份”。对于他们家庭的贫困,这类学生的潜意识里是知道的,家长及教师在公众场合,尤其是在学校里,哪怕是要帮助他们也要讲究策略,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以免使他们产生或加重自卑心理从而导致他们的行为怪异。
第四,要进行长期的跟踪引导。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行动是受思想控制的,对这类学生,要长期关注他们的思想及行动,不要等到出了事才进行教育,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让他们改变一种陋习需要耐心的引导。
第五,教会他们确立近期目标。远大理想固然好。但由于他们家庭贫困,容易使他们看不到实现的可能而自暴自弃,从而导致行为反常。但近期的目标使他们能看到希望,能够获得成就感,从而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六,加强社会环境建设,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环境治理,贯彻落实党的“三农”政策,做好扶贫助困工作,认真执行义务教育法,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第七,多鼓励或“强迫”他们参加各种有益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学校组织的也可以是社会组织的,用活动占据他们的“空闲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温暖,增强集体荣誉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责编庞丹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