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陈 芳
[摘要]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在人文精神的构建上立足于工具性,以一个话题照亮一组材料,像一棵扎根于土地的生命之树,努力实现学生内心自主性精神的成长,因而具有超越感性及狭义理性的真趣、情趣和理趣。
[关键词]人文性构建话题板块知性体验真趣情趣理趣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下的结论。语文工具性的体系,教材经过多年的锤炼,早已形成。那么人文性呢,在教材编写中应如何构建?苏教版教材中有意识地运用专题与板块结合的形式,以人文精神为核心,让某个主题,将多个阅读文本贯穿,“在表现的有序背后埋藏着一种奇异的混沌,而在混沌的深处又埋藏着一种更奇异的秩序”(D·霍夫施塔特)。在这种语境中开展各种体验活动整合学生的经验,提高学生体验、思索、探究的能力,实现学生内心自主性精神的成长,因而具有超越感性及狭义理性的真趣、情趣和理趣。
一、现代化、适龄化的起点,直逼学生生活的体验,引导学生及时感受时代和生活的真趣,树立现代意识、发展意识,奠定真实幸福的人生。
十六七岁是一个特殊的生命驿站,成长的欢乐与烦恼,人生的感悟与梦想,在这里汇成了一曲独特的青春旋律。语文教材的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向处于青少年阶段的高一学生展示了七彩的青春。“吟诵青春”萃集了一组不同时代礼赞青春的诗作。“体悟人生”选择高中学生感兴趣的人生话题来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人生道路的思考,尝试在多梦的季节中规划人生。《十八岁及其他》创设两代人对话交流的平台,家长与学生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找出很有感触的语句并标注,促成两代人就青春与人生的有关话题,真诚、平等而深入地交流。家长的肺腑之言让充满了独立意识和反叛渴望的学生深受感动,学生的倾情阐述也让时常为沟通交流而苦恼的家长感到很震撼。《我的四季》更是需要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解读,想想这些句子蕴含的人生道理,自己有过多少真切的体验。学生敞开心扉,用成长的经历与体验去对话,去感悟,收获的就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人生的梦想、青春的顿悟,为自己的青春添加“智慧软件”,实现精神的培育与生命的丰盈。
语文教学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课文应力求反映人类社会特别是我国人民和青少年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才能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高一的新生有学习的热情,但又苦于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非常符合刚步入高中的新生。“求学之道”探讨读书和思考的意义。“经典的力量”寻求获得教养的途径。通过有效的问题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的精神追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这一专题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教材克服了成人化的毛病,在学生的心理结构和学科知识结构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新奇感和追求感,为学生的生存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多样化、立体化的主线,引发学生展开生命的对话,引导学生捕捉生命成长的情趣,张扬生命灵性、人生境界,抒写生命成长的过程。
当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专家”走向教师、由书本走向学生的时候,语文课程已不再是“文本课程”,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因此,充满生命特征的文本成为师生张扬生命活力、抒写生命灵性的乐土。学生从文本中聆听生命成长的声音,捕捉生命中最绚烂的火花。
情趣是语文学习自身的特点之一。充分挖掘教材的情趣因素,可以情激趣,以趣诱知,诱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推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和人性的健康成长。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最初都有良知,感动是人生中的必修课。“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这一专题的人文内涵是“人性”这一既抽象而又具有丰富内涵的话题。“灵魂的对白”[《雷雨(节选)》]“美与丑的看台”(《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和“人性在复苏”[《辛德勒名单(节选)》]等三个板块分别从人性中的真和假的复杂关系、美与丑的对立和交织、以人性来战胜兽行这几个方面来展现人性中的真假美丑善恶的。学习这一专题,通过问题探讨、戏剧表演和视频欣赏等体验活动,可以深刻把握选文中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对人性的认识,走出单纯平面的爱憎。古罗马伟大的哲学家普罗提诺说得好: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而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战胜了“兽性”,人便成了“神”,屈服于“兽性”,人便成了“兽”。一滴眼泪,可以折射出人性的美丽;一篇美文,更可以净化人的灵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园,他的经验积累以及情感与性格都与家乡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故乡是一个人的根。家园之思也因此成为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但对于那些十六七岁想离开家却飞不出去的高中学生而言,“家园之思”又是什么呢?“月是故乡明”专题辑录了一组有关家园的文本,欲借此来梳理这一人文主题。“漂泊的旅人”告诉学生无论你飘泊何方,只要心有所归,便拥有了幸福。这种幸福与物质的优裕或贫瘠无关,与亲人的在或不在无关,与空间距离的远或近无关,但和文化认同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乡关何处”则使学生明白我们曾经的生活也有些已经失去了的证据,但这不是一种倒退,相反它还能促进人的成长,促进人对自己生命的肯定。一个人要想将他生命的物质痕迹全部留住是不可能的,但它们会长久地留存在记忆中,成为人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只有这样,“家园”才不会废失。所以,一个人离不离家有家无家并不是关键,那些一辈子从未离过家的人他们也会产生“无家可归”之感,因为“家”是人的心灵家园、精神家园。在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精神流浪”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如果我们失去了“家园之思”,“家园”就会废失,我们的精神将失去归所,所有回家的脚步就将“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至此,学生对“家园之思”的认识渐趋深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受到触动。也许有一天学生看着头顶的明月,想起的就是脚下的这块土地,以及在课堂上曾经讨论的一切。“故乡”有滋养我们灵魂和精神的文字,“故乡”有养育我们成长的养料。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渴求生存,热爱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乃至珍爱一切生灵。将人性之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人生更有价值,生活更加精彩,生命才能永恒。“珍爱生命”这一专题选取了六篇文章,组成两个板块:“精神支柱”、“生命之歌”——有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病痛中对生存的渴求;有对他人生命的关爱,也有对小生灵的赞美;有对生命的礼赞,也有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所有这些都源于对生命存在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学生从中学会多角
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用心灵去丈量他人思索的脚步。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多样化”“立体化”的情感熏陶可以通过非智力因素的渗透,使学生感受身心的安宁和舒适,领悟生命的支点和真谛,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心理素质。
三、深度化、客观化的点缀,关注世界的和谐发展,引发学生展开文明的对话,汲取民族智慧,并推动多种文化意识之间的传播与交流。
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像山那样思考”的关注点是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审美能力和欣赏个性,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亲近大自然,是进行审美教育的良好途径。面对大自然,有的人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有的人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有的人反思生态的恶化。“谛听天籁”、“感悟自然”、“沉思自然”是本专题的三元素:“谛听天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感悟自然”引导学生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沉思自然”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体会无拘无束的心灵牧歌。“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使我们共同居住的地球村和平、安定、幸福、进步。
中华民族饱受战乱外祸,特别在近代,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惨重的灾难。回顾20世纪,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像的痛苦。在现阶段,各性的思考。战争的起因和性质不一样,但是最终造成的苦难都要由人民来承受。专题“和平的祈祷”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历史的回声”则是集体的历史记忆以及这种记忆的价值意义、感情态度,是前人对历史的认识、评价和记录。“后人之鉴”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时,有的偏于理性的客观分析,有着明晰的逻辑思路可寻。“千古江山”即景生情,以抒情为主,作者从历史的某些陈迹生发开去,在联想和想像之中泯灭时空界限,与古人对话,指点评说,是一种思想火花的进发、顿悟。“永志不忘”捕捉有意义的瞬间予以记录,用事实说话。
专题“我有一个梦想”中“经世济民”板块有助于中学生感受先哲们光辉的思想,与他们进行精神的对话,体会其高超的辩论智慧及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和我国政治文明的源远流长,学习先贤为实现强国富民的社会理想而奋斗的精神。“英名与事业”板块站在精神的原点上,回望伟人的事业,培养对社会政治、经济的人文认知能力,增强为民族振兴、为人类进步而努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这一专题又创造性地为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的学生实践活动做铺垫。学生有了以上的精神渲染与经验积累,就能游刃有余地在与同学、家人交流、共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
“慢慢走,欣赏啊!”这是写在阿尔卑斯山入口处一块石碑上的标语。话虽然简单朴素,意义却很深刻。有些美丽的景色,不光要用眼睛来看,更需要用身心去慢慢地阅读。舞动着知性双翼的精神构建使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文本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这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使文本阅读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情感和情趣,努力使学生成为一个成熟理性、睿智大气的知性之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