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覃慧娴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任何一门学科都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初中思想品德课也不例外。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标准,努力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挑战。在实施新课标中,要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把先进的理念转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那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变教学方式,保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旧课标对实施素质教育却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型的学生,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陈旧与落后使在学生中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受到阻碍。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也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二、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构建了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这可以说是针对了学生的发展共性。但学生也同样具有个性,因此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教师应引起注意的。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这需要教师切实转变自己的角色,关注每一个学生,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永远是存在的。如:学生智力发育迟缓、学业成绩不佳、被孤立和情绪沮丧、有过错、有严重缺点和缺陷、和教师意见不一致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把尊重学生的人格放在心上,从尊重、赞赏、帮助、引导等几个方面去关注每一位学生。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人人参与的教育环境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在课堂上渴望表现自己。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品德课“激情、明理、导行”的教育任务。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思想品德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想方设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1.故事启迪,激发学生的兴趣
大部分中学生爱听故事,我们可以借助故事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现在的思想品德课本大多图文并茂,如能把理论和故事相结合,寓理论于故事之中,使学生从富有情趣的故事中明白其中一些道理,就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了。
2.发挥教学机智,引出教学主题
在课堂教学中,发生意外的事情时,如何恰当处理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让学生有参与的热情,尽量激发学生的主体因素。这就像杜光秀老师所说的,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真求诚,即培养道德认识来激发道德情感;以需求诚,即根据需要来培养真情;以趣求诚,通过培养学生兴趣,从而达到培养道德情感的目标;以美求诚,通过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总的来说,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努力做到与思想品德新课标的要求相吻合,针对教学主题,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立足课内,向课外延伸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但一味地迁就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会变得单调,因此结合新课标要求,健全学生的个性发展也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思想品德课教学就会有广阔的天地。在新课程中,搜寻、观察、调查、欣赏等都可以作为生活化的方式,走出课堂,用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同样也可以引导学生追求美好的明天,如帮助学生建立哲学兴趣小组、读报小组、时事学习小组等;也可以组织学生举行小论文竞赛、时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还可以走出校园,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展现个性,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正确的方法,这样通过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用生活促进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更有价值,真正达到了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实现了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
总的来说,新的理念是社会变革的产物,能否真正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需要我们更新课程、更新观念,然后把新的观念、新的思想贯彻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在实施新课标过程中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创新教学模式,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不仅要在“教”上创新,更要在学生的“学”上创新,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惟有如此,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道路上才会走得更远,走得更宽。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1-11-14
[2]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3]李方.新课程教学论思想政治(品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4]新课程通识培训参考资料.广西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院.2004
[5]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辜勤学、胥前道.转变观念,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9)
[8]李达.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改进政治课学习评价方式.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3)
(责编 袁 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