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徐建
2020年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2021年将采用全国卷。综观近几年的全国卷作文题目,基本是任务驱动型。于是,我们重视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研究,为江苏省的高中生写作做一些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一、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特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本质上是材料作文,是给出一个或多个材料,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之后,谈自己的认识、理解、感触或思考等。其写作要求往往是让学生抓住其中两三个关键词或两三个材料,自主确定立意,自选角度写作。写好这类作文的前提是要理解所给材料的涵义,弄清楚命题人的意图,对所给材料的观点进行比较,从而找到最佳的写作角度。
例如,2018成都期末作文题给了五则材料:对古代名言“人穷志短”的因果关系的认识;现实生活中党领导下的脱贫思路的改变、精准扶贫;贫困与智力贫乏间的关系,以及东西贫乏会影响认知、东西匮乏与决策能力等。综合这五则材料来看,都是围绕贫困这个话题展开的,只不过有物质的贫困和精神的贫困之别。于是,我们发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是不回避矛盾,材料具有思辨性,考生需要运用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写作。如此,我们在写作中就要对正反两面进行对比,通过生成驳论来体现写作素养和能力。
二、任务型作文驳论生成的技巧
多则材料并举且存在对比性的任务驱动作文的典型是2019年高考全国卷I的作文题目。该作文材料先是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文化层面交代热爱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然后从反面列举现实生活中不能正确认识劳动、不热爱劳动的种种现象。我们对不愿意劳动的现象进行批驳,达到深刻、有思想的发展等级的写作要求。那么,怎么进行驳论呢?
1.点对点反驳,小切口针对性强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中有的观点本身就存在一定漏洞。例如,2019年的全国卷作文材料中,因为学习时间紧张,就认为劳动是浪费时间,这种观点就值得商榷。对此,我们就从中学生对劳动认识的这个点进行反驳。可以从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需要的角度,可以从劳动能锻炼意志、增强体魄、提升能力的角度,可以从卫生、亲情、人的素养的角度进行点对点的反驳。如此,点对点不仅紧扣材料,具有针对性,还使得思路清晰、观点辩证,理由充分且说服力强。当然,我们进行点对点的反驳,要聯系学生实际,关注其自身发展,不能是空谈大道理,在反驳中也不能过分或者武断,要以理服人。
2.归纳设问法,精概括显本质
点对点批驳是一个一个的击破,而有些不够全面、准确的材料是有共同点的。就2019年热爱劳动这个材料而言,无论是认为浪费时间、劳动无用还是把这看成小事一件等都是拒绝劳动,不愿意劳动的体现。因此,在写作中,学生可以将这几个材料的观点放在一起分析,概括出它们的共性特点或本质。然后,就其共性或本质进行批驳,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例如,高分作文《逐劳动之光,扬时代之帆》就是采用驳论的论证方式。文章先将材料中不理解、不愿意、不尊重劳动的现象概括,提出问题,然后批驳,提出“探劳动之真理,逐劳动之光,扬时代之帆”的观点。言简意赅,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当然,我们也可以简要概括材料列举的不爱劳动的现象,不去深入分析其本质与内在原因,直接在否定中正面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简洁有力,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深层分析法,揭示本质并深挖
议论文写作要注意议论的层次,需要层层推进,剥茧抽丝,一步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浮于表面,泛泛而谈,作文很难得高分。如写作任务驱动作文“诚信与我有关还是无关”,我们对其中认为诚信与己无关的材料一一分析、归谬,探寻其内在原因,对其后果和危害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诚信与我看似无关其实有关,作为年轻人要有担当精神、要有大局意识的观点。再对不客观、不全面、不高明的观点进行深度剖析,在先破后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我们的作文议论色彩浓厚,辩证思维凸显,才能吸人眼球,获得阅卷者青睐。
总之,在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我们面对多则材料,要精准审读,通过对材料中不全面、不客观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批驳、否定中,破旧立新,凸显自己观点的准确性;以辩证的思维,严密的论证,增强全文的说服力。当然,我们的批驳要精准有力,要有理有据,这就需要不断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