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比喻说理的三种范式

时间:2024-05-08

雷其坤

美学家朱光潜说:“说理文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说理,能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通俗化,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将道理说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运用比喻说理,要选择人们熟悉而可信、生动而形象的喻体,抓住喻体与本体之间贴切而自然的相似点,以充分揭示所要说的道理。苏洵《六国论》论述割地赂秦的危害:“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对此,引用古人的一个比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薪尽火才灭,这个比喻把割地赂秦最终结果必然是亡国的道理形象生动地揭示出来了。

比喻说理,比喻是手段,说理是目的。借助比喻展开说理,可以从正面着力,也可以从反面着力,还可以正反结合形成合力。《吕氏春秋·慎大览》中有如下文字:“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作者为了说清“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一深奥的大道理,以人们熟知的看病下药为喻来展开说理:先作正面阐述,看病下药,药随病变,法亦应因时而变;再作反面阐述,病变而药不变则害死人,时变而法不变也会危害极大。正反结合,深入浅出,很有说服力,让人信服。

陈蔚曦《愿孝如枸杞》开头:“春采叶,名为天精草;夏采花,名为长生草;秋采果,名为枸杞子;冬采根,名为地骨皮。一种草药,四季守候,心暖一生。愿为枸杞一般的孝子,守候一生,温暖一生。”作者以枸杞比喻孝子,以枸杞的药性比喻孝心,“天精草补益,长生草养气,枸杞子明目,地骨皮降火。无论何时,你走向一株枸杞,它都会张开怀抱,为你提供力所能及的治疗。孝子当如此。”说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有的说理文是局部运用比喻,这较为常见;有的说理文则是比喻贯穿全文,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形:一个本体一个喻体;一个本体多个喻体或多个本体一个喻体;多个本体多个喻体。

一、分解式

一个本体借某个喻体说理。喻体可以分解成几个方面,也可以本体与喻体都分别分解成几种情形,分别对应。

马战校在《让尾巴呈自然状》中用尾巴的状态作比喻论证为人处世的态度:“翘着尾巴”,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这样不好。“生活中,大凡翘尾巴者,多是不能正视自己,觉得什么都能,用放大镜看自己的长处。这种人,古今中外,不乏其例。三国的关羽确实有点儿本事,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单骑无人敌,但自恃高强,尾巴翘得天高,结果坑了自己,误走麦城,连性命也丢了。”反之,“夹着尾巴”,自轻自贱,奴颜媚骨,这样也不好。“无论如何,人要珍重自己,轻者自轻自贱,重者出卖灵魂。这种夹尾巴,实不足取。”那么,怎样做才好呢?

以尾巴形状喻做人,我颇赞成:“让尾巴呈自然状。”待人,不媚上唯上,也不鄙下欺下;处事明辨是非,以理为据;工作上,发挥潜在动力,富于想像,大胆创新。这样,才能做一个有利于工作、有益于社会、有助于他人的人。

这样比喻说理,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读书如熬粥

赵  畅

我的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出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

是的,要熬一锅好粥,首先在于有“好米”。米好,粥就好。粥拼的是米,是米本身,是那种不加附加值的实力与质地。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来熬,用“文火”易熬透,既能保持营养成分不流失,又能保持那份天然的鲜香味。熬粥还得有耐心,须持续。一锅好粥,少说得熬上个把小时。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讀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

是啊,读书之法,贵在选择。要多读经典好书,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的限制,同时又是智力和想象力的限制,是知识和思想贫乏的表现。”略萨对阅读经典的真谛作了深刻的诠释。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孤独,它更适合于独啜。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这样只会徒劳无功。坚持读书,须有目标追求。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说:“那时在德国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陈)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说,他们对读书对学问颇有定力。这种咬定目标、坚持不懈的定力,值得每个读书人学习。读书要做到恒久有定力,对那些以忙为由而少读书、不读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读书如熬粥,也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二、辐辏式

用多个喻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一个本体展开说理,就像车的辐条集凑于车轴心一样。

荀子《劝学》中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用四个比喻论述学习的作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杨绛《人不炼,不成器》中说:“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须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用顽铁炼成钢和黄金炼出纯金两个比喻,形象地阐明了道理。

高考佳作《忙,不亦乐乎》分别以问号、省略号、惊叹号比喻“忙”。“忙是问号”,强调选择自己该忙的才能忙得有意义;“忙是省略号”,强调为实现一个个目标一直忙下去,不要停止;“忙是惊叹号”强调要有效率地忙,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人生精彩篇章。作者扣住抓住三种标点符号的特征喻体进行比喻论证,入情入理。首尾反复点题,突出“忙就要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的主旨,也使文章结构严谨。

人生追求

雨下田

人生在世,当有追求。

日常生活处处用心,认真成就人生精彩。人生就像绘画。人初生时,如一张一尘不染的白纸,生命终结时每个人都会留下用一辈子创作的人生之画。有的人一笔一划都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十分用心,创作出一幅精美绝伦的图画,价值连城,被人们永久珍藏。有的人大体上严肃认真,只是不能持之以恒,或者一时疏忽,便难免出现败笔,虽不完美,也有价值。有的人则玩世不恭马马虎虎乱涂乱画,留下的画毫无价值,简直就是垃圾。人生之画价值如何,全在于你自己一生是否认真创作。

把握全局运筹帷幄,努力成为人生赢家。人生如若下棋。有人着眼全局通盘谋划,走这一步时已经想好了下一步、几步甚至十几步,充分发挥各个棋子各种力量的作用,车跑直道呈奇能,马后架炮射程远,过河卒子勇向前……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该舍则舍,有舍有得,谈定从容,输得起也赢得起,终成人生赢家。反之,有人却鼠目寸光,走一步看一步,没有全局观念,只顾眼前得失,赢了一步棋就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输了一步棋就灰心失望垂头丧气;一见情况不妙就毫无斗志,结果自然是满盘皆输。

志存高远勇敢攀登,着力提升人生境界。人生就像登山。攀登的对象可能不同,路径也可能不同,但有一点相同——越往高处,危险越多,困难越大,前进越艰难,到达的人越少,风景也越美好。有的人只在山脚徘徊,人生的境界很低;有的人不畏艰险,奋力攀登,虽然最终也没有到达山顶,但到达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境界,有遗憾,但无悔。有的人以勇敢、智慧、意志为梯,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千难万险,终于到达山顶。无论“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襟,还是“高处不胜寒”的寂寞,都是人生极高的境界。有的人受过挫折却重整旗鼓尽力攀登,可敬。有的人奋力攀登到一定的高度,却一步不慎摔了下去,可悲!

花有万紫千红,人与人不相同。只有奋力追求,方为人中豪雄。

三、关联式

对一组相关的本体,用一组相关的喻体来进行说理。

罗家伦《学问与智慧》有如下一段文字:

若把学问譬做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筋,决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的房子,而决不能造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或巴黎圣母教堂。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材料与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美术史,尤其建筑史,都可以证明。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視学问、运用学问。

通过比喻,让人们对容易混淆的“学问”与“智慧”有正确的认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密切关联。

“名”似宝塔,“实”如地基

李辰蕾

在人生的道路中,大多数人都在努力造一座名望的宝塔。建塔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唯有实力的地基才能让塔建得高大坚实。

名与实正如宝塔与地基一般,名需要实为基础,实需要名来展现。

名望的宝塔,若缺少了实力的地基,只能是梦幻的空中楼阁,无法长久。在当今这浮躁的社会中,太多的人为了虚名而忽视了实力的提升,时下,为了成名,一些人刚当上两天的明星、主持人纷纷花钱出书的现象就是一例。他们完全不理会自己的见解是否深刻,文笔是否流畅,出书一心只为提高“知名度”。于是,众多不知所云的“著作”垄断了文化市场。姑且不谈其对文化的玷辱,就看这些人的大作在降价书市上被众多书迷踩在脚下,弃之一旁的下场,就可见其追求名望的目的是否达到了。

那些编写的绯闻,对自己吃喝拉撒睡的炒作,是糟粕,而不能称其为文化,自然也就被淘汰出局。而这些书的作者,也就成了过眼烟云。由此观之,若想让名望的宝塔高筑,必然需要实力作为监视的基础。

然而,当雄厚的实力早已奠定基础,而塔却迟迟未开始建造,那么这地基便也会失去原有的价值。释迦牟尼苦苦修行了十余载,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这时,他已经具备了普渡众生之“实”。倘若没有他的徒弟们为他传播圣名,恐怕这“实”也就不再有发挥作用的地方了。而恰恰是自己的修行与徒弟的宣扬,才使实与名完美结合,筑成高塔,而后千百年来拯救着众生的灵魂。看来,实力亦需要名望来彰显其优越之处。

当然,有时在坚实的地基上建筑宝塔会有艰难险阻。正如那些具备实力而不得志,不能扬其名的人。这时,保留一份超然的心足矣。就像苏子一般,满腔治国平天下的才学却换来的是乌台诗案的苦楚,皇帝贬谪的敕令。一身实力却无处寻得名望,这时,选择“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未尝不是求得名望的康庄大道。苏子不正是用这份洒脱换来了千古文豪之名?我们应该清楚,建造名望的宝塔不仅为了歌功颂德,更是为了恩泽后世。所以,当宝塔不够华美,只要实力的地基依然坚固,我们知道,这宝塔依然能为人遮风避雨,依然可以造福后世,就已足够。

在实力的地基上建造宝塔,用名望的宝塔实现地基的价值,人生会因这座坚固的、恩泽万代的宝塔而灿烂辉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