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琴瑟和鸣奏佳音

时间:2024-05-08

薛静娟

写作离开了阅读,写出来的文章是没有灵魂的;只阅读不写作,能力得不到锻炼,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阅读是知识的吸收,写作是思想的输出,而二者结合的教学方式,则能够让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在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往往把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分开进行培养,导致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处于分离的状态。因此,在如今的教学环境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多的读写结合训练,进一步培养初中学生的读写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深入理解课文,训练阅读理解能力

不得不说,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文教学时,只花了很少的时间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却更加注重课后习题的讲解。教师这样教学,会让语文课堂的中心发生偏离,学生理解不到课文的内涵。这样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变得固定化、模式化,这无疑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其实,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编书者精挑细选的,内涵丰富,教师若是能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阅读和探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预习,让学生逐渐养成对课文内容进行辩证思考的习惯。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如,这篇课文描述了什么事情?课文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就可以整体上把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从而调整讲解的内容和速度。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品味句子。《济南的冬天》里有一句话:“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感悟一下,找出句子中最打动自己的词语,如“微微”,随后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微微”这个词语的内在含义。让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和升华:“‘微微这个词之所以用得精妙,是因为当时是‘温晴而不是‘热带的热。”

教师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度理解后,还可以要求学生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還能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基础。

二、阅读仿写训练,锻炼读写结合能力

众所周知,能够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高质量,有着丰富内涵的。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学生在对课文进行仿写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逐渐积累大量的知识,而且还能在长时间的仿写中找到自己的喜好,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而且仿写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强调,仿写并不是抄袭,而是模仿作者在写作中使用的手法等内容。

例如,在进行《紫藤萝瀑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之后,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自由选取一种花或者一种草,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大致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写一篇生动形象的小作文。这样,通过阅读仿写训练,不仅可以发散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样,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完《端午的鸭蛋》后,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并且融入家乡的元素,运用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介绍节日物品的小文章。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从这些小作文中选择比较好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寻找这些作品都借鉴了文本中的哪种写作手法。通过这种仿写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加强课外读写,拓展读写范围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初中语文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进行的,这无疑不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阅读理解的内容不只是教材中的优秀文章,多姿多彩的课外文章对学生的阅读理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优质的课外文章,并且同时进行仿写训练或者写读书笔记。

例如,在学习完《秋天的怀念》后,学生纷纷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赞颂。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在课外时阅读老舍的《我的母亲》、史铁生的《合欢花》以及琦君的《母亲的手》等描写母亲和赞美母爱的优质文章,并且让学生找出这几篇文章的异同点和写作手法。随后,教师再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记录读书笔记,或者写一篇读书感悟。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在读写结合的训练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一举多得。

结语:无论如何,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是学生必须要培养和提高的两种能力。如果学生只会阅读而不懂得写作,那么学生始终不能明白思考的重要性;如果学生只会写作而不懂得阅读,终有一天,学生的才华也会耗尽。

所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使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一举两得。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深刻感悟语文学科的奥妙。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