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也谈匿名新闻源的使用技巧

时间:2024-04-24

□ 文/王志静

匿名新闻源的功能与使用

仔细分析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的匿名新闻源,可以发现它在不同的报道中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我们可以《齐鲁晚报》2012年9月上半月“山东”栏下的新闻报道为例,来剖析一下这些匿名新闻源所起的作用。

在9月5日的《齐鲁晚报》上,《两老人被困电梯20分钟》一文对电梯突然停摆困住两位老人进行报道时,涉及电梯内的紧急呼救电话,报道说:“燕山新居物业的经理赵光庆告诉记者,电梯内的电话线是被人为剪断的。电梯公司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电梯内的电话就算是没有被破坏也不能用,因为长期不缴电话费,已经被通信运营商停机了。”电梯公司职员的话修正了物业经理赵光庆的信息,这实际上是新闻报道活动中经常讲到的平衡报道,以不同方面的信息来对事件进行更加立体、客观、真实的呈现。

9月6日《清点公交零钱青岛年花千万》一文报道了青岛公交集团每年花费3295.7万元清点公交零钱之事,比较具体地描述了从扭开钱胆到银行清点接收的诸个环节,“需要经过点钞员、复核点钞员、总复核点钞员三道关卡,会花费不少的人力。为了保证运钞过程、收款中心安全,还配置了安保队伍,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公交集团有关人士”的陈述是对报道的总结和强化。9月11日《墙上“辟邪石”脱落砸死幼童》一文在简单叙述这个偶发事故的经过时,插叙了一句:“一位中年男子介绍,被砸小孩‘乖巧聪明’,经常在巷子里玩耍。”补充了遇难小孩的品性。

匿名新闻源的作用

从这些匿名新闻源的使用实例可以看出,尽管匿名新闻源常常承受着人们削弱新闻真实性的指责,但它在新闻报道中依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平衡、解释、补充、强调手段,只是因为新闻源不愿提供姓名,或是要求不报道其姓名,或是记者自己未能获取新闻源的姓名,使新闻源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相对模糊的状态。尽管新闻源中“某谁”处于模糊状态,但匿名新闻源的话语——不论提供的新闻事件还是新闻评论——立场显然是存在的。“电梯公司的工作人员”(《两老人被困电梯20分钟》)揭开了急救电话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其实也是在降低自己的责任承担;“公交集团有关人士”对清点开销诸多环节的强调,是否蕴含着他对社会相信公交集团并未滥用公款的认可?而“一位中年男子”的介绍,饱含了他对小孩遇难的欷歔。也就是说,匿名新闻源在回答读者疑问的同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在为自己说话。

如何正确使用匿名新闻源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匿名新闻源为自己说的这些话是否是客观的?是否有助于新闻真实的呈现?或者说,他们所表现出的种种立场是否可信可靠?

对这一问题,记者当然不能给予直接回答,或者在很多时候也无从判定。但在最后的事实呈露之前,记者应该“有所作为”——他(她)可以在自己的报道中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以让读者至少对匿名新闻源的立场有所界定并保持足够的警觉。虽然记者对匿名新闻源不能给出他(她)的姓名,但完全可以在报道中交待出此新闻源除姓名之外的身份特征,包括职业、年龄、性别、与事件(或事件中人物)之关系等。总之一切可以使匿名新闻源身份更加清晰的因素,都可以消除匿名的不确定性。正是这些身份特征的描述,可能暗示出新闻源话语立场的所在。这种描述也明确无误地告诉读者:新闻源与事件有极强关联性,他并非事件之外的客观一方。

此外,记者对于匿名新闻源的话语,应该尽可能地采用直接引语。匿名新闻源本身已经让新闻真实性受到了一定削弱,如果再用会对新闻真实性产生一定弱化作用的间接引语,将使新闻真实受到双重损害,这是新闻报道应该力求避免的。

《新闻周刊》报道亵渎古兰经事件和“深喉”的身份被披露之后,普利策新闻奖秘书长西格·吉斯勒在上海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对匿名消息来源发表的看法,其中他说道,“深喉”正好在我们讨论应不应该使用匿名消息的时候坦白了身份。有时候我们对匿名消息太过依赖了,尤其是单一的来源,这需要特别谨慎。这其中有一个判断的问题,即你能不能确保这个单一消息来源是坚实可靠的。

没有经过核实的匿名消息来源所带来的新闻不仅仅表现为虚假新闻,更为严重的是隐藏在虚假新闻背后的新闻记者对新闻职业的认识不足,对新闻职业道德的漠视。这也是产生“伪匿名消息来源”的根本原因。新闻记者必须把公众和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所以说在不得不使用匿名消息源的时候,记者应该考虑到这样一些因素:报道的重要性、消息来源的动机、匿名的原因、是否缺乏其他消息来源、不能为了竞争而放松对新闻伦理的要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