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邓赣秀
【摘 要】
生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通过对自身命运包括对他人命运的关注,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则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还有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生存价值的提升。按照“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生命教育不但是一切教育的前提,还是教育的至高追求。语文是一门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而高中阶段的语文因其具有人文性特点以及与生活紧密相关,决定了它在生命教育中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下文中将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展开具体讨论。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生命教育 教学方法
一、生命教育在我国的现状
近些年来校园惨案的层出不穷,亲少年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漠视,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暴露了生命教育的危机,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空白和缺失亟待解决。人的生命不仅包括生物性生命,还有人的精神性生命和人的价值性生命。因此,生命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使青少年养成珍爱生命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对自己人生生涯发展以及自我的实现有清醒的认识和规划。
青少年容易出现自杀的倾向原因有很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几乎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有了成为“小公主”“小皇帝”的资本。现在的孩子许多都娇生惯养,家长对他们过分溺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性格变得很脆弱。进入学校之后,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在生活中难免与同学产生摩擦,在学习中有时也会承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压力。这些摩擦和压力与小时候形成的自傲扭曲的性格形成反差,很多孩子无法接受这种反差,但又无法改变现状,脆弱的个性导致他们更容易走向极端。
青少年对他人生命的肆意践踏和对自己生命的不自爱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主要是因为学校和家长监管和教育的缺失和不到位。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是缺乏自己的判断力和自主思考能力的,而家长和学校的不作为甚至回避是这一桩桩惨案背后的助推器。
二、高中语文教育和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是最富于人文关怀和最擅长审美关照的教学之一”。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特性决定了它是最适合实践生命教育的学科教学。高中语文教材更是一个满目琳琅的世界:如戴望舒《雨巷》中那悠长寂寥的雨巷,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唱响的古老的黑人灵歌,鲁迅《呐喊》撑起的民族脊梁。语文教材中更是融入了人类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如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双耳失聪的他凭借坚强的意志力创作了《生命交响曲》。“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我们为书中的主人公的命运时而欢笑、时而悲戚,这是不可多得的生命体验。
语文教学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在语文教学中统统不管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和文章写作水平,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和道德熏陶,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要我们能接收语文教学中传输给我们的很小一部分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那我们的生命观将会非常牢固,不会轻易被动摇。
三、高中语文教学生命教育实施方法
语文关怀是一门人文关怀学科,结合生命教育实践,首要的条件就是要关怀生命。语文教学毫无疑问是所有学科教学中与学生情感交流最多的学科教学之一,而且这种交流是双向的,不仅有老师对学生艺术和美感的传输,还有学生与老师之间对生活和情感的交流。只有积极向上的老师才会教出活泼开朗的学生,这个世界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此要想完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任务,老师首先要有较高的生命素养,热爱生命,并且要有较强的幸福感。只有老师充满能量,才能以热情感染学生,才能把阳光播撒在希望的土壤。教师必须热爱语文教学,很难想象一个厌烦语文的老师如何能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呢?又如何会认识到语文教学是一项能够影响学生灵魂和激发学生创造性的一项劳动呢?更不会从中感受到辛福和快乐。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教师的情感可以直接感染学生,因此教师在生命教育的传播中是占主导地位的。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策略来实施生命教育呢?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善的关系,教师要主动拉近彼此的关系,实现才能进一步的有效的交流。处于学生时代的孩子的心灵其实就像一面镜子,尽管部分学生因为少年时期的腼腆害羞,不会及时反馈老师的善意,但他们心里都是明白的。教师与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很重要的,只有两者之间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才不会对老师的课程产生抵触情绪。
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实现情感的双向交流。在阅读中老师要注入充沛的感情,注重情感教学,只有情感才能充当内在尺度,才能实现教育的创造价值。比如在《致橡树》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中注入情感,去细细品味诗中所表达的女性的自尊自强和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提倡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每周专门抽出一节课让学生用于课外阅读,逐渐的学生就会养成阅读的习惯。鼓励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学生是很期待老师的评语的,因此老师评语要以鼓励为主,不能敷衍了事,要有新意和针对性,使学生感到受到重视,从而让学生敢于表达自我,爱上写作。
【结 语】
生命只有一次,它不同于考试,可以重新来过。教育应该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家长和学校都应该树立生命教育的意识,不要等到无法挽回时才幡然醒悟。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值得我们用心对待。生命教育是教育之首要任务,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陆建.高中语文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04)
【2】穆德林.高中语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