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绸都文化对语文教与学品质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4-05-08

黄军

语文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听、说、读、写等活动中,还要注重以构建开放的课堂,以本土资源来提升学生的文化认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语文课程是一门生活性较强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不能脱离了生活资源而走纯知识传授的路线,相反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这样更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江苏吴江,历来就有绸都的美称。千百年来,吴江盛泽的先民在丝绸行业的进程中,创造了“仁爱”“尚智”“精细”“坚韧”的精神文化,这些精神文化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恰当引入本土资源,这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绸都文化对学生语文学习活动品质的影响

地方文化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通过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诵读诗词歌赋而应付考试,相反,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获得自我认知、提高修养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土文化不仅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补充,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盛泽的丝绸文化所凝聚的 “仁爱”“尚智”“精细”“坚韧”的精神品格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估量。

首先,绸都文化可丰富学生的人文认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是一门富有丰富人文性的课程,语文教学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人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丰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作品的学生的影响是较为直接的,本土文化则可丰富学生的人文认知,让学生在了解绸都文化获得对历史、人生、世界的价值观念认知。读“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知丝绸业之繁荣,读“ 绚丽蚕娘舞,飞烟起岫裳”方知丝绸之美,诸如此类,以文为基,在语文学习中了解生活,这样更可让学生脱离应试的束缚,提升其人文素养。

其次,绸都文化可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注重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能力。绸都文化是绸都先民智慧的结晶,涵盖了绸都先人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绸都文化,从吴歌小调、水乡风情、吴侬软语、弄堂、拱桥、会馆、丝绸、刺绣中去感受美、发现美,这样才能更好地拓宽语文学习的面,让学生在具有盛泽特色的阿婆茶艺、聆听婉转优美的小满戏唱腔中感受盛泽的人情美、风俗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最后,绸都文化可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语文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绸都文化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其所蕴含的风俗民情、精神品格不仅可让高中学生在了解、感受绸都文化过程过程中更好地了解绸都的发展历程,还可受到人格的熏陶和浸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家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绸都文化有了更好地感知,这也就能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引导学生弘扬并传承绸都文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绸都文化对教师语文教学活动品质的影响

语文教学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教”服务于“学”。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的作用,以此而丰富语文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绸都文化,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把绸都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广泛学习、主动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变得更为有效,让教师的“教”变得更加精彩。

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绸都文化,有利于丰富并拓展语文内容,让学生获得更广泛的认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盛泽历来是丝绸名城,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唯教材是尊,脱离生活,相反要积极利用绸都文化所蕴含的价值,搜集和绸都文化相关的民歌、俗语、名人文化、名胜古迹,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而引入这些素材,以此而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认知面。如《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等作品的学习后,引导学生以歌颂家乡为主题,通过搜集和绸都文化相关的诗词、名言、俗语等活动来进行拓展,这对拓宽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爱家乡的热情都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其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绸都文化,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地方文化,那就要求教师做一个地方文化的知晓者。作文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固守传统,也不能只做一个教教材的教书先生,而要能做一个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以自己丰富的文化知识感染学生。要做一个地方文化的知晓者,那就需对绸都文化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死守教材,而要多深入调查、采访,收集地方文化素材,主动研究地方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这样,不仅可更好地激活语文教学,也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绸都文化对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品质的影响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是新课标中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的确,语文课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以地方文化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补充,以地方文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论是对学生的发展,还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绸都文化作为地方文化,将其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认知面,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如《拿来主义》的学习中,以地方文化为例,引导学生展开辩论,通过活动形式而让学生更深刻感受地方文化。同时,这样的活动也可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可通过专题形式,也可采用校本教材而把地方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从政治、经济、地理等多方面展示绸都文化,让学生全面了解绸都文化,让语文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其次,要客观地看待地方文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多角度、多方位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把绸都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积极构建具有开放性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更不能走“形而上”的纯知识传授路线,而要以生活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了解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认识生活。盛泽的丝绸经济生活孕育了盛泽的丝绸文化,盛泽的丝绸文化化育了盛泽人的精神和品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机会,以多种方式而把绸都文化中“仁爱”“尚智”“精细”“坚韧”的精髓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受到感染,以此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唐诗宋词选读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收集和绸都文化相关的诗词,展开朗诵比赛,甚至是创作比赛,这样的做法效果就较好。

绸都文化是盛泽先民智慧的结晶,是盛泽人民的历史瑰宝。绸都文化对语文课程的影响是深远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地方文化对语文教学中“教”与“学”两方面的影响作用,结合语文课程特点、学生实际而渗透地方文化,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