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专业引领为教师教育发展评估赋能

时间:2024-05-08

本刊编辑部

“教师的专业化,核心是有效性,就是你是否促进学生学习,是否能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4月26日,在西南大学召开的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教师教育发展评估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上,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李祚山等专家学者,围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线学校教师教育发展培育实践以及卓越教师的成长等方面,展开了精彩的学术研讨。

现场,聚集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市内各相关高校以及区县(自治县)教研机构、中小学幼儿园、职业院校等有关单位领导专家及教师代表共计120余人。

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在大会致辞中表示,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教师教育发展评估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不仅仅对大学的师范专业建设有推动作用,对中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个极好的促进。

“抓住教师教育发展评估,就是抓住了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的‘牛鼻子’。”重庆市教委师范处副处长周建国在成立大会上指出。成立大会现场,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执行会长龚春燕宣读了专委会成立批复,大会审定通过了专委会理事名单,确定理事70余名,理事单位60余家。

陈时见

陈时见:有效性是评判教师专业化的直接标准

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副校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会长。

教师的专业化有很多评判标准,直接来说,就是教学有效性。教师的教育有没有效,第一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这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的把握。第二就是规划适宜的学习时间,这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设计,特别是对知识体系的把握。

学生从受教育者变成学习者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让今天的学生从过去的受教育者变成了学习者。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为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教,不是为知识的记忆而教。教师要为学生成长不断搭建阶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一步到位和机械的培养学生记忆。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应只把教师的教学进度是否完成作为标准,而要看学生是否真正学习,是否从学习中获得成功。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转向促进学生的学习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与探索,学科知识的传授已经到了一个极致,而今天的社会不是一个缺知识的时代,学校整个课程发展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学科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这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转向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好老师不仅要自己会,还要思考怎么让学生会,甚至让学生比老师还要厉害。

先解决质量,再谈论公平

教育发展是否公平,分为很多的层次。即便是在同一个课堂也有公平性的问题,这就是教师的质量。因此,整个教育的公平要落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教育行为当中去,这就对教师的质量提出了要求。

除了公平之外,还有质量。尤其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要先有优质的教育,才能谈公平。因为只有有了优质的教育,校长、老师们有了示范,看到了什么是好的教育,才知道自己该怎么干。陈时见认为,我们要有教育公平的理念、教育公平的制度,但还是得因地制宜,根据地区发展的节奏来具体实施。

学生的质量就是学校的质量

国家、政府、老百姓对我们的教育都有期待。教育工作者要把所有的期待浓缩在课堂,最后决战在课堂,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回事。因为,学生的质量就是学校的质量。

激励能让学生越来越好

老师要对学生学习进行持续性的激励。没有哪一个学生是通过惩罚走向卓越的。因为卓越的学生首先是自律、自主的,而激励能让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好。所以,今天教育的惩罚和奖励很考验教师的智慧。

只教知识让老师丢掉“好学生”

今天很多老师花大量的时间,为什么还把一线学生“丢掉”?原因在于这部分教师很多都是只教知识,这样做的成功率最多只有60%。换个思路,当老师们把学生视为学习者后,就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参与性,教师最后是个指导者。因此,教师的“教”,一要教知识,二要教方法,第三还要给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好老师就是学生需要你的时候能够找到你,差老师就是学生知道的知识整天教,学生找你的时候找不到,找到又没用。

好老师既让学生“吃饱”又能“消化好”

很多老师批评学生“傻”,考试的时候花极短的时间把能做对的题做错,然后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自己并不擅长的压轴题上,导致最后不理想的结果。实际上,很多老师跟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学生的学情不一样,优等生需要120%才能“吃饱”,中等生学习100%刚好到位,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只能搞懂80%的内容,那么对所有学生都按照100%的标准讲,就只照顾到了其中一部分学生,导致还有一部分学生“吃不饱”或者“消化不良”。因此,教育不能只面对知识而背对学生,只面向教材而背對需求。好老师首先要会把知识分解,把不同难度的知识和不同学力程度的学生相对应,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田祥平

重庆南开中学校长,中学化学特级教师,国家督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南开中学每一位校级干部每周必须听2节课,临到上课前才能告知老师要来听课。听完课后,不能听完就完,一定要与老师交流,哪里上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老师们刚开始时有些抵触,但随着观念的转变慢慢发现,校长们来听课不是来拿错的,也不是吹毛求疵,而是通过发现问题,一起探讨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因为老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财富,只有老师把课堂教学质量掌握好了,学校的质量才能上得去。

教而不研则浅

老师们一般会觉得科研很“高大上”。我们在学校实行“草根科研”,就是每个教研组、每个备课组都搞科研。这些科研是“草根”的,比如在课堂上发现什么问题就研究这个问题,而不是这个问题研究出来要去报什么科研奖。为了让这个“草根科研”能够做下去,我们每年的学术年会每个备课组都要来介绍各自的研究情况,然后进行评价,这样促使老师们慢慢形成了科研的习惯。

培训是对老师最好的福利

对老师来说,最好的福利就是培训。因为老师是一个特别的职业,需要“独自上场”。再能干的校长都不能陪着老师上课。我们要让他真正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独自面对教育教学,面对学生,面对家长,培训就非常重要。教育是未来的事业,对学校来说,在老师培训上的投入,就是对未来的投入。

让新老师一年站稳讲台

对于新老师的发展,我们强调“一年站稳讲台,三年走通教材,六年独当一面”。南开中学有个传统,不调动老师,新招聘老师几乎均为应届毕业生。从新教师入职开始培训,虽然培训压力大,但有个好处,老师成长快,很年轻就能成为骨干。新老师正式入职后,学校会为这名老师指定学科师傅带三年,要求必须听师傅所有的课,所有教案师傅都要检查。如果担任班主任,还会指定班主任师傅,与学科师傅类似,包括班会课的教案也要检查。

数据评价改进“服务”

教师评价很难,因为教学太具有个性。但我们还是在做,所有的课都会有学生对老师进行直观评价。半期、期末的时候会有问卷,学生填写后会有数据,这个数据只有老师自己和校长能看到。我们的观念是,你要知道你的服务对象对你的看法,以便改进。校长会根据数据和老师进行交流,现在大部分老师的数据满意度都会超过90%。

李祚山

重庆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心理掌系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援助专家,重庆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卓越教师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李祚山教授从人格品质、知识技能、教学技能、自身发展等方面总结了卓越教师的特点。在他看来,卓越教师是能够创新而卓著地开展教研活动的优秀教师,可以是研究型教师、学者与专家型教师、魅力型教师、个性化教师的合体。

厘定“德-知-能-身”四维评估标准

李祚山教授在研究中按照教师的职业取向,以“德一知一能”为基本框架,厘定了教师专业的评估指标。其中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共涉及到14个具体方面。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教师自身身心结构素质,共同构成教师专业素养结构。具体实际操作中还应该如何评价,值得更多思考。

影响教师成长的三大因素

影响教师从新手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的因素有三个,第一是个人因素,涉及教师自身的职业与能力特征,包括教师的自我评价、师德状况、人际关系、认知能力、职业发展和动机水平等。其中,认知能力是关键因素,决定其今后的发展。第二是情景因素,即教师学习与工作的环境,分5个层面:社会与社区、学校体制、学校氛围、教学小组与部门、课堂。第三是系统过程,即有目的地影响教师成长的特定方法和手段,具体有:课堂教学观摩、教师评课与教学笔记、合作小组、专家指导等。

教师专业发展360度评估

这是建立在教育评价的理念之下的,是学校通过主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以及专业人士的,有步骤地、系统地从数量和质量上对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这种多主体、多角度、多层面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估反馈,不仅能够实现诊断、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适应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适应教育对象的需求以及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培育的需求。

深入实施教师教育评估“四大行动”

据悉,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是由重庆市范围内的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测机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和教育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测专家等组成。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学术與教育评估活动,促进教育评估工作的发展,为重庆市及其他有关地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加强教师教育发展与评估工作,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新成立的专委会将从开展教师教育发展与评估模式的设计、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着力,促进教育主管部门、社会与学校的联动;并在课程设计、评估监测等方面开展专业研究和引导,推动教师教育发展与评估工作科学、规范、有序进行。

课堂内外杂志社总经理、总编辑,专委会理事长简渠介绍,接下来专委会还将在深入开展教师教育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实施“四大行动”,包括推进教师教育分类横向课题研究,加强教师教育发展评估理论与技能培训,推动《重庆市区域教师教育发展评估蓝皮书》汇编,打造“重庆好老师”平台等工作,开创重庆教师教育评估新局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