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欧兴德:线描画里绘人生

时间:2024-05-08

欧兴德: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北碚区复兴小学美术教9币,重庆市小学美术欧兴德名师乡村工作室主持人,重庆市教师培训l专家。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5篇论文,主编4本教材由西南9币范大学出版社和现代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指导学生线描画作品获国际国内大奖400余次,其中13件入选北京奥运会、28件亮相上海世博会、86件应邀香港举办专展、6件参加亚洲国际儿童绘画展。

“孩子想学画画,得买纸、颜料、毛笔等,这笔开支不是每个农村家庭都能负担的。”美术教师欧兴德说,线描画只需一张纸、一支中性笔,成本低,很适合农村的孩子学习美术。

三十一年前,刚从师范毕业的欧兴德被分配到农村小学教美术。那时候,学生和家长只重视语文数学的成绩,美术这种学科的地位很低,常常被比喻为“副科”或“豆芽”学科。教师难教,学生不学。面对这样的现实,欧兴德不得不一次次克服心理落差,打起精神,一边开始了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蹒跚起步,一边摸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平行线造型”技法破解教学难题

在教学中,欧兴德发现学生的线描作品始终是乱的、花的,画得不好,学生们兴致不高。于是,他开始寻求教学上的创新,不断走访美术学院专家与当地民间艺人,查阅复兴镇志和江北县志等资料。终于,一项起源于清朝末年、有百余年历史的复兴镇农村线描画引起了他的关注。

“因为年龄、生理特征和心理认知的影响,年仅几岁的小学生根本把握不好线条的重叠与交叉。所以导致他们画出来的东西很杂乱,没有美感。”欧兴德将传统白描画与学生的线描画一对比,学生作品“乱”的根源是画面中重复和交叉的线。而传统工笔画讲究起笔、行笔和收笔,以固定的十八描为表现语言,画面线条少交叉、整洁、规范。欧兴德决定让学生选择不交叉的平行线语言绘画,工整,易学。

从此,以平行线语言造型为基础,欧兴德便开始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承受能力,去繁就简,不断研究、总结、反思线描画的技艺特点,总结归纳出9大类平行线造型语言,117种儿童线描画图示。也正是因为他的推动,2011年,北碚区复兴镇农村线描画成功申请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重庆市北碚区复兴小学《西部农村儿童线描画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一套研究成果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欧兴德自豪地说。

兴趣让学生走得更远

技法的成熟只是上好美术课的一个因素,要真正做好做精这项特色课程,还需要诸多方面的努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们主动学习美术,喜欢上美术课,就得想办法激起他们的兴趣。”欧兴德以农村生活的各种场景和物件为教学素材,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产生兴趣。不仅如此,他还将学生从教室带到田间地头,把课堂设在户外,带学生走进生活,真正零距离观察感受大自然。欧兴德说:“学生只有在亲眼所见之后,才能用手里的笔把看到的一草一木表现出来,也才能真正地喜欢上这门课。”

“线描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加了孩子们的自信。”欧兴德说,与以前传统的埋头苦学相比,美术教育使农村孩子能够接受到多元化的教育,也让农村的孩子有了走向更大舞台的机会。

他还记得,第一次带着学生参加全国少儿美术作品比赛的事。当时,欧兴德的女儿才满三个月,为了全身心地投入辅导学生做出好作品,他毅然决定将女儿送到奶奶家去照顾。“学校的孩子还等着我呢,只有委屈自己的孩子了。”随后几天,他母亲连续打电话责怪说:“小娃娃在这里生活不习惯,睡不好吃不好,你工作重要还是自己的女儿重要?”女儿是父亲的“心头肉”,尽管欧兴德内心十分挣扎,但再三思虑后,他还是安抚母亲道:“孩子多适应适应就好,您辛苦了!如果我现在放弃了,这些孩子们的努力就白费了……”

“成长之路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要辛勤耕耘,终会有收获。”欧兴德一直信奉这个简单朴实的道理。正如他数十年的忘我付出,钻研琢磨,学生的线描画作品开始在全国崭露头角。他辅导的学生作品获各项大奖4D0余人次,其中13件入选北京奥运会国际儿童画展,25件参加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28件作品亮相上海世博会,25件作品参加西部中国旅游博览会。此外,学生们的作品还走出了国门,到国外展览,受到好评。其中有6件作品参加亚洲少儿绘画展,12件赴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交流。

用画笔留住乡愁

“该课程带动了学校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缩小了城乡差距。”“农村儿童线描画校本课程的建构让人很感动、很震撼、很惊讶,我认为这是农村学校教育的奇迹。”就地取材,结合学校周边的地域特点,复兴小学的儿童线描画根植于地方,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认可。

欧兴德介绍说,以前复兴的孩子想学美术还要跑到几十公里外的城里去,现在学校自主研发的“儿童线描画”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学习平台,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现在,他的不少学生远在北京上海等地,從事平面设计等与绘画相关的专业。最让他高兴的是,他教过的学生有不少人回到家乡,与他一起并肩教书育人。

“现在农村都在开发,有很多常见的生产工具都在消失,我们将在学校的空余地方,收集石磨、蓑衣、水车等承载农耕文化元素的物品,供学生们描摹。”欧兴德谈到了他的下一步打算,既要画出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也要注重保护和传承。“我要教孩子们绘画技巧,也要教他们用画纸,留住我们的乡愁,留住传统文化的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