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回到生活里,让写作教与学真实发生

时间:2024-05-08

当下,部编本教材的使用,新高考的來临,中学写作教学要求教师有全新的认识与突破。“对新教材怎么把握和吃透?”“新教材对学生母语素养提出了什么要求?隐含的未来高考语文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怎样培养,才能保护好孩子的文学天赋?”老师们有一肚子问题。回到核心点,如何引导写作,才能符合当下语文改革背景又真实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本期,本刊以“真实写作教学”为主题,邀请到江苏南通语文特级教师丁卫军老师做主持,邓彤等全国名师各抒己见,发表他们关于真实写作教学的方方面面。

既要看见教的过程,也要看见学的过程

本刊记者:在您的语文教学主张体系中,您一直倡导“回归本真的生活写作”,您能具体谈谈何谓回归真实的写作呢?

丁卫军:我倡导“回归本真的生活写作”,具体说,就是倡导构建完整而真实的过程性写作教学体系,让写作教学看得见。我强调真实写作,这里的真实,是要让学生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回到真实的写作过程中去,进行“真我在场”的写作。走向真实,应该是“简约语文”教学主张的写作教学表达。

最近,我在《让写作教与学真实发生——我的写作教学主张》一文中这样具体阐述“构建完整而真实的过程性写作教学体系,让写作教学看得见”:真实,是指写作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符合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要符合写作教学的一般规律;真实还强调作文的教与学要我们师生扎扎实实去“真做”,杜绝写作教学的虚假现象。完整,是指写作教学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必须一同参与写作活动的全程。事实上,目前的写作教学是“两个半拉子”工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是脱节的,似乎教师的任务就是命题和批阅,学生的任务就是写作。过程性,是强调写作教学是这一完整活动,既要关注其起点,也要关注其终点,更要重视中间的这一“过程”。这样的过程,是看得见的教的过程,也是看得见的学的过程。宏观地说,教师要树立作文教学的完整的课程意识,从计划的制订、内容的选择,到实施的推进、评价的构建,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当下写作教学实践中对“作文真实”有一些误读,大多数人以为提到作文真实就是要写出“真情实感”。这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都强调鼓励“写出真情实感”,但是教学实践中过多地关注了“写出真情实感”这一结果性要求,而忽略了对“真实过程”的重视和落实。怎样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来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李海林先生认为“真实作文”的含义是:真实的言语任务;真实的言语环境;真实的言语成果。这是写好文章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前提。他强调的“真实作文”是写作行为的真实,写作过程的真实,即就是写作任务、写作环境、写作成果、写作对象(即读者)的真实。李海林先生的论述对我的启发性很大。因此,我更强调过程的真实与完整,强调回到生活中去,师生共同来“做”作文。

我以为微写作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能更好地切入学生的生活,能更好地将写作任务情境化,更方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微”中见“大”。

本刊记者:走向真实,是您语文写作教学的追求与表达。您能说说,具体到一节课,您又是怎样操作的呢?

丁卫军:就一节课而言,我构建了“六真”写作教学范式,即真情境——真任务——真作品——真诊断——真问题——真评价。稍微展开一下。

真情境。把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或是教者为实现某种教学需要创设的基于现实生活的情境)之中,凝视、倾听与静思,获得真实的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眼有所见,心有所动和所感。

真任务。真实的写作任务,明确的训练指向,是达成写作目标的关键所在。在真实而明确的任务驱动下,及时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让写作训练有序而扎实。

真作品。没有写作训练的写作课,是虚假的。课堂中依据写作任务,学生在实际写作活动中形成习作片段或其他形式的成品。

真诊断,形成真问题。课堂即时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诊断,发现问题,聚焦训练的目标,才会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才会真实高效。

真评价。面对学生真实作品中的真实问题展开的评价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也在这样的循环训练中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本刊记者:写作教学是复杂的,是难的,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丁老师,您对写作教学还有什么建议呢?

丁卫军:我还是说,写作教学是复杂的,是难的,但不要复杂化,不要有畏难情绪。更不能因为复杂,因为难,就认为作文不可教,就不作为。我觉得要更好地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必须做好这样的几件事:第一,抓好阅读的过程性管理,实现真阅读,阅读指向写作,实现读写共生。读与写的割裂,我以为是语文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统编教材已经将名著导读、课外阅读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了。第二,就是要多写,拓展写作的渠道和路径。一学期仅仅靠8篇大作8篇小作这样的量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日记的写作、微作文的写作,都是极好的拓展路径。路径拓展了,再一个就是老师和学生要一起来“做”,尤其是要引导学生融入写作的全过程,在写作中学写作,在修改中学修改,在坚持中得提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