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魏榕: 于平凡的岗位缔造教育生命里的不平凡

时间:2024-05-08

王黎

魏榕:杭州市青蓝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获杭州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青年教师基本技能竞赛一等奖、班主任技能大赛二等奖等荣誉。成长欲望强烈,善于在班级进行各种尝试和实践:开设“环球之旅”“创意戏剧”“全课程春之旅”等特色班本课程;开展“开学第一课”“诗词大会”“儿童哲学”“朗读者”等特色活动。

成长路上的两件教育小事

魏榕生长在中国西北的一座城市,读小学的时候,两个教育事件给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第一件事是带魏榕四年级数学的老师规定,单元考距离100分差几分,就用细细的木棍打几下手掌心,他同桌常考60分,而魏榕能考90多分。然而每次魏榕的手都比他肿得厉害,魏榕也很困惑,后来同桌告诉魏榕,因为老师要打他30多次,所以每一次就不会特别用力,追求数量。而魏榕只挨几下,因而老师每一下都蓄力再发力,毫不含糊。后来他们班的同学们就都學会了故意答错,心想那样可以多打几下但是不会那么痛,结果班上的数学成绩一落千丈。现在想来,当时的数学老师当然是为孩子们好,但她那冷冰冰的做法现在都还让学生记忆犹新。

第二件事是,有一次魏榕生病了,不小心吐脏了学校楼梯,就在魏榕既惶恐又难受的时候,一位她不认识的老师出现了。他扶魏榕到办公室,为她倒了一杯水,并关切地询问魏榕的情况。那天他穿了一件简单的蓝色衬衫,下摆塞在裤子里,系一根简单的皮带,黑色皮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表情,在漫长人生路上被魏榕重新回忆的时候,都如此温暖又清晰可见,像是在很难堪的时候“解救”了我一样。让魏榕始终觉得他是带着温度的。那时候,魏榕就想,以后她也要做老师,也要带给别人温暖,特别是带给孩子温暖,也要做像他这样带着智慧和温度的老师。

由此可见,正确的教育表达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有多重要。

后来,魏榕就立志考杭州师范学院,成为一名老师。在大学里看了很多关于教育类的书籍,让她更加坚定了要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情。

教育的核心是唤醒

魏榕觉得教育的核心是唤醒,不是灌输,更不是填鸭,唤醒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点亮孩子的心灯。就是激发起潜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存在感、使命感、生命感和价值感。每个人,生而为人都想找到属于自己的存在感。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班上的小岗位总是会忘记,魏榕经常提醒,他们也经常会忘记,后来她就尝试在班级里开辟了一块小岗位的角落,为每个孩子制作了一根属于他的签子,自己用油漆喷上了专属于他的颜色,并写上他的学号和姓名。

墙壁信封上画着的是每天的小岗位,比如关灯、分发课间餐等,每天早上魏榕都会细心地把属于他们的小木棍放在信封里,自那以后大家再也没有忘记过自己的职责。他们说终于在教室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存在,找到了自己的痕迹。魏榕想,这就是孩子们心里的存在感和荣誉感吧。

二年级的时候,孩子们不爱阅读,魏榕就征询了他们喜欢看的书目,买了许多图书,放在他们唾手可得的地方,同时,为了配合他们,魏榕还试着在教室的白板上画上图片。有段时间,孩子们喜欢看《昆虫记》,魏榕就试着画昆虫,并贴上标签。那段时间,每个周末,魏榕都一个人在教室,静静地画,只为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们的好奇心变强了,对世界,对生活,对自己都充满着好奇。班上就开设了“爱问课堂”,专门用来提问、解答。其中,有位同学问到了数学计量单位“亿”和“兆”后面是什么?魏榕带孩子们一起查阅了资料,做了一整面的展板,去了解这些内容。

未来,长大,孩子们记住了远远不是这些计量单位,更重要的是他们记住了这一份求真的探索精神。这一份伴随着他们走过一生的品质,这从小学就烙印在灵魂中的精神。这种精神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让他们记住或改变的,是需要通过教师不断唤醒、不断激发的。

魏榕还积极尝试“班本课程”的开发。“班本课程”是指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为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特长、激发学习热情、落实班级特色,由班主任、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并确定开发的班级学习资源,通过在班级内组织各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最终实现全班学生的共同发展、个性发展。

用一整年做了“彩虹中队环球之旅”

问起魏榕老师,在教育过程中采用过哪些“不平凡”的方式,魏榕激动地和记者分享了班上的“项目式学习”——“彩虹中队环球之旅”。

“彩虹中队环球之旅”的教学目的是使小学低段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世界,在一年的时间内了解共24个国家的基本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建立广阔的国际视野,以更为乐观大气的心态和格局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名称、地理位置、国旗形状及含义、国徽图案及意义、国花、货币、著名建筑、特色食物、特色动物、代表性活动。

魏榕带领孩子们利用每周四下午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

小朋友自己看书,查阅资料,绘制思维导图,找出想要展示的内容。每位孩子都对各自小组所申报的国家进行了深度的了解和认识。

展示前一天,其他小朋友也会拿到相关资料,做到有准备地进课堂。展示基本分为三个板块:国家基本信息,国家特色,地方美食。每个小组都会穿上漂亮的民族服饰,对自己所申报的国家进行介绍讲解。

孩子们在小导游和家长的帮助下一个个捋起袖子,或做出了一道道当地国家的特色美食,或学会制作一种工艺品,或学跳一种舞蹈。

课堂中还有提问环节。每到这个环节,孩子们就马上开启“十万个为什么”模式,一个个举手提问,台上团队也丝毫不会胆怯,俨然一副创业团队路演模样,从国旗比例、颜色排列,到货币兑换汇率、名胜古迹特点,都做了详细解答。

每次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就会进入“完成护照”环节。孩子们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片进行粘贴描述,并完成简单的游记。魏榕会作为签证官,根据护照的完成情况与孩子进行交流,通过的孩子即可获得一枚签证邮票,一学期12次活动能够让孩子集齐一套邮票,从而成为他们进入“导游证”考核的敲门砖。

大家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课堂的主人翁。这个课程还有幸被评为杭州“下城区义务教育精品课程”,还多次在各种活动上做展示,钱江晚报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比如有个小组打着墨西哥鸡肉卷的旗号吃遍了全杭州的墨西哥鸡肉卷,发现不同餐厅的味道不一样,然后去进行调查研究!”这些体验式的学习让学生们充满了兴趣,一个个成了学习之外的“美食家”“调查员”……也从小开始尝试做课题研究,写分析调查报告。

真实性学习

在教育路上,魏榕也逐步摸索出适合自我教育发展的路径,提倡“真实性学习”。初识真实性学习,是在一次培训中。那一天魏榕聆听了浙江大学的刘徽教授的讲座。他是国内研究真实性学习比较早的教授之一。讲座中刘徽提到了真实性学习的四个要素: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注重学生实践动手操作;形成类专家流思维。回到家里之后,魏榕就迫不及待地上网查询有关于真实性学习,但是很遗憾,这一类的研究不多。后来魏榕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之路。

魏榕发现真实性学习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往前迈了一小步。陶行知很早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那时候的陶行知其实就在一点一滴的以教育结合生活的方式进行实践,这何尝不是一种真实性学习;再学习,魏榕发现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早就提出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再到现在提出的核心素养理念,在社会参与中实践创新板块就包含着真实性问题的解决;在自主发展中学会学习中就包含着乐学善学,乐学善学的前提一定是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是有用的,能够和生活发现关联的。

现在,魏榕正在将“真实性”学习注入到教学过程中。未来,她期待着有更多精彩的真实故事发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