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等边三角形“手拉手”模型构造及解题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08

陈杏

[摘 要]文章结合实例对等边三角形“手拉手”模型问题进行分析,并概括几种常见的解题策略。

[关键词]等边三角形;“手拉手”模型;构造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7-0016-03

等边三角形“手拉手”模型是指由两个共顶点的等边三角形构成的基本图形,其在相对位置变化的同时,始终存在一对全等三角形。如果把小等边三角形的一边看作“小手”,大等边三角形的一边看作“大手”,这样就类似“大手拉着小手”,所以称这个模型为“手拉手”模型,此模型经常在几何综合题中出现。构造等边三角形“手拉手”模型常与平行、旋转、截长补短等辅助线作法相结合。

一、从教材母题抽象出模型,厘清模型问题本质

很多考试题目的母题都来源于教材,从教材习题提取模型、类比模型和模型变式都是考试命题的方向。三角形全等证明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其难点在于要求学生从复杂的图形中抽象出全等三角形。

[例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83页第12题)如图1,[△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BE=DC]。

学生大多能准确地判断出本题是利用三角形全等证边等的问题,但不一定能马上给出解题思路。笔者提示学生将共顶点的等边三角形(如图2)抽取出来,学生很快就发现它们形成“手拉手”模型,并找到一对全等三角形,從而得出证明。在面对多个等边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模型——“手拉手”模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模型思想,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

二、作平行线构造等边三角形“手拉手”模型

有时两个等边三角形不共顶点,这时可以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共顶点的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到“手拉手”模型。

[例2]在等边三角形[ABC]中,[E]是边[AC]上一定点,[D]是直线[BC]上一动点,以[DE]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DEF],连接[CF]。

(1)如图3,若点[D]在边[BC]上,求证:[CE+CF=CD]。

(2)如图4,若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请探究线段[CE],[CF]与[CD]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虽然有教材母题的经验,但学生发现本题没有全等三角形,也找不到“手拉手”模型。对此,笔者引导学生添加辅助线。学生尝试作平行线,有学生过点[E]作[BC]边的平行线,虽然构造出共顶点的两个等边三角形,但和题目要证明的结论联系不大。笔者引导学生过点[D]作[AB]边的平行线[DM],发现不但可以得到第三个等边三角形,而且其与其中一个等边三角形共顶点,“手拉手”模型出现(如图5),证明[△DME≌△ECF],将[CF]转换为[EM],即可得出证明。学生有了经验,很快可以在图4中作平行线,构造“手拉手”模型(如图6),从而得出证明。在等边三角形中,作一边的平行线构造新的等边三角形是常用的辅助线作法,找准过哪个点作平行线,即找到了模型,可使问题迎刃而解。

三、旋转构造等边三角形“手拉手”模型

旋转也是构造等边三角形“手拉手”模型的重要途径。在旋转变换中,要注意可以旋转的前提条件,即有边相等旋转即重合,旋转特殊度数后有特殊三角形产生。有时还要注意证明旋转后点的共线。

[例3]如图7,等边[△ABC]中, [P]为[△ABC]外一点,连接[AP]、[BP]、[CP],[∠APB=∠BPC=60°],求证:[AP+PC=BP]。

对于线段和差的证明问题,通常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条线段放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可以将[△AP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如图8),[AC]与[AB]重合,但点[P]是否在[BP]上需要证明。利用旋转后[∠AP′B=120°],[AP=AP′],旋转角[∠PAP′=60°],因此[△AP′P]是等边三角形,所以 [∠AP′P=60°],得到[∠AP′B+∠AP′P=120°+60°=180°],从而得到[B]、[P′]、[P]三点共线,由此,就构造了共顶点的等边三角形[△AP′P]和等边三角形[△ABC]形成的“手拉手”模型。

四、截长补短构造等边三角形“手拉手”模型

截长补短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重要辅助线作法,对构造等边三角形“手拉手”模型也同样好用。

[例4]如图9,在等腰[△ABC]中,[120°<∠BAC<180°],[AB=AC],[AD⊥BC],且交[BC]于点[D],以[AC]为边作等边[△ACE],直线[BE]交直线[AD]于点[F],连接[FC]交[AE]于点[M]。(1)求[∠AFC]的度数;(2)探究[FE],[FA],[F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由(1)可解得[∠AFC=60°],这是构造等边三角形的有利条件,笔者鼓励学生在长线段[FC]上截取[FG=FA],从而得到等边三角形[△AFG]与等边三角形[△AEC]构成了共顶点的“手拉手”模型(如图10)。

[例5]如图11,在[△ABC]中,[AB=AC],[∠ADB=∠BAC=60°],求[∠ADC]的度数。

这道题不仅有等边三角形,还有含60°角的三角形[△ABD],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能否尝试补短?[∠ADB]的两边中,[BD]比较短,可将短边[BD]延长至[E],使[DE=AD](如图12),从而形成等边三角形[△AED],进而构造了共顶点[A]的等边三角形[△ADE]和等边三角形[△ABC]的“手拉手”模型。

五、作等边三角形构造等边三角形“手拉手”模型

当图形中只有一个等边三角形时,也可以在它的一个顶点作另一个等边三角形,从而构造等边三角形“手拉手”模型。

[例6]如图13,[E]为等边[△ABC]内一点,[∠BEA=90°],[∠AEC=150°],求证:[BE=2EC]。

本题可以[EC]为其中一边在其右侧构造等边[△EDC],这样[△EDC]就与[△ABC]构成共顶点[C]的“手拉手”模型(如图14)。

六、“手拉手”模型的应用

笔者在几何综合题的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四步骤几何模型研究”的教学策略(如图15),以帮助学生实现对模型的构造和对综合问题的解决。

下面以一道模拟题为例说明这个教学策略。

[例7]如图16,[△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A]、[C]、[E]在一条直线上,可以证明[△ACD≌△BCE],则[AD=BE]。

(1)将图16中的[△CDE]绕点[C]旋转到图17,猜想此时线段[AD]与[B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17,连接[BD],若[AC=2 cm],[CE=1 cm],现将[△CDE]绕点[C]继续旋转,则在旋转过程中,[△BDE]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如果存在,直接寫出这个最大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18,在[△ABC]中,点[D]在[AC]上,点[E]在[BC]上,且[DE∥AB],将[△DCE]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CD′E′](使[∠ACD′<180°]),连接[BE′],[AD′],设[AD′]分别交[BC],[BE′]于[O],[F],若[△ABC]满足[∠ACB=60°],[BC=3],[AC=2]。求[BE'AD'] 的值。

分析:

第一步,标图——显示图形的特征。

引导学生标注图形中相等的线段和角(如图19),将图形的特征显性化,为进一步找到等边三角形“手拉手”模型做好铺垫。

第二步,析图——抽象几何模型。

通过图形标注,学生很容易发现[△ACD≌△BCE]的条件,即[AC=BC],[∠ACD=∠BCE],[CD=CE](有共顶点的等边三角形),从而发现[AD=BE],这对解决第(1)问起到提示作用。如图17所示的图形虽然[A]、[C]、[E]三点不共线,但学生仍能发现等边三角形“手拉手”模型(如图20),[△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BC],[DC=EC],[∠ACB=∠DCE=60°],[∠ACB+∠BCD=∠DCE+∠BCD],即[∠ACD=∠BCE],在[△ACD]和[△BCE]中,[AC=BC],[∠ACD=∠BCE],[DC=EC],[△ACD≌△BCE],[AD=BE]。

第三步,构图——构造几何模型。

在第(2)问中,将[△CDE]绕点[C]继续旋转,当[△CDE]旋转到[BC]与[C]到[DE]的高在同一条直线上时,[△BDE]面积最大(如图21),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旋转将面积问题转化为“手拉手”模型,再由线段相等得到[△BDE]是等腰三角形,从而求出[△BED]面积的最大值。因为[DE]边上的高为[2+32] cm,所以[△BDE]面积的最大值为[12×1×2+32=1+34(cm2)]。

第四步,变图——利用图形变化进行模型变化。

在第(3)问中,要求出[BE′AD′]的值,可抽象出两个相似模型。因为[DE∥AB],所以[△CDE∽△CAB],利用平行线得到的[A]型相似如图22所示,则有[CDCA=CECB],由[△CDE]绕点[C]旋转得到[△CD′E′],[CE′=CE],[CD′=CD],[∠DCE=∠D′CE′=60°],所以[CD′CA=CE′CB],则[CD′CE′=CACB],又因为 [∠DCE+∠BCD′=∠D′CE′+∠BCD′],即[∠ACD′=∠BCE′],所以[△ACD′∽] [△BCE′],从而得到“手拉手”的相似模型(如图23),即[BE′AD′=CBCA=32=62]。

在一道几何综合题中往往会涉及几个不同的模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熟悉模型,熟记相关结论,从题目中快速抽象出几何模型,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效率。

从本文的解法归纳中可以看出,即使是比较复杂的图形问题,所用到的也是简单的基础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备考中,从几何图形的形成、变化过程入手进行研究,教给学生几何模型的构建方法,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责任编辑 黄桂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