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的使用反思

时间:2024-05-08

梁俏维

[摘 要]将初中化学下册“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下面简称“该表”)前置教学,让学生利用“该表”系统地学习离子符号,化学式与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酸、碱、盐和氧化物类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及分类,复分解反应的书写,甚至上升到酸、碱、盐反应的各类中考题型的解法,使“该表”成为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初中化学;使用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1-0074-01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附录1“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简称“该表”)是了解初中阶段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的一个重要工具,其应用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难点之一,在化学解题应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并熟练使用“该表”这一个重要工具是我们化学教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

本校化学备课教研组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对“该表”的教学采用前置亮相、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上册第三单元学习完“离子的概念”后,我们将“该表”前置教学,使“该表”提前跟学生见面。此时教师已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分散记忆的方法把常见的元素符号教学完毕,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已经包含了元素的符号就可以了,所以当我们完成“离子的概念”的教学时,可以将下册课本的“该表”前置教学。当然,我们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死记硬背出“该表”的全部内容,而是采用课前读书、早读、晚读等化学读书时间多次让“该表”呈现在学生面前,强化学生对表中离子符号的记忆,直到两周后学习新课“化学式与化合价”时,学生能够基本记住这些离子符号,这对“化学式与化合价”这一知识难点的学习非常重要。

其次,在学习“化学式与化合价”时,我们又将“该表”第二次前置亮相,在经过两周对元素符号、离子符号的记忆与巩固,可利用“该表”及“十字交叉法”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并在“该表”的最右边加入“O2-”一列,形成“物质的化学式表”。这张表的内容成为化学读书、默写、课前小测的重要知识点,为下一阶段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顺利上升到化学式的层面上来开展化学学习。

第三,当我们夯实了物质的化学式,经过了第一次化学中段考试以后,新课就来到了第五单元“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课了,由于有了前面的积累,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中“写”这一步就变得容易过关了,当然“配”这一步还是要花费比较多的精力去学习的,但在“标”这一步中,“溶液反应中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的,要在固体生成物化学式的右边标注‘↓”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同样是一个难点。因此,我们除了讲明课本所举例子外,又一次将“该表”前置引入,在以前主要借助“该表”系统记忆离子符号、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的基础上,第一次上升到“物质的溶解性”的层面,初步介绍了初中阶段化学课中的“七字(种)沉淀:一蓝、一红褐、五白”,即蓝色的Cu(OH)2、红褐色的Fe(OH)3、白色的Mg(OH)2、CaCO3、BaCO3、BaSO4、AgCl。虽然这时离下学期学习复分解反应还为时尚早,但我们把较多较难的知识点分散前置,让学生一步步地吸收积累,避免了等到学习复分解反应时由于知识点过难而使学生顾此失彼,收效较好。

第四,隨着时间的推移,很快我们便来到了初中化学新课学习最难的酸、碱、盐的相关知识阶段。在学习相应概念时,我们利用“该表”指导学生认识第一横行的“酸”、第一纵行的“碱”以及其余的盐类化合物,并初步认识这几类化合物的组成特点,并根据它们的组成学会对盐进行分类,如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铵盐、钾盐;等等。

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由于前面一直在学习并记忆“该表”的相关知识点,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这一环节中,对于“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得到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这一步上手得比较快,都能正确书写出反应后得到的两种新物质的化学式,而对于生成物中是否形成沉淀物的判断也掌握得比较好。通过把“该表”前置分散教学,使知识在学生脑海中日积月累,帮助学生顺利突破“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这一大难点,使初中化学科的最难点在“蚂蚁搬家式”的学习过程中被啃了下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顺利地掌握相应的所有知识了,在接下来的中考备考总复习中,学生能否把“该表”的相关知识应用到各式各样的综合题型中去,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

最后,在中考备考总复习过程中,我们向学生提出“有事没事,看看114”(注: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114页即附录1“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这一口号,要求学生每天花5分钟碎片时间去进一步记忆、理解、吸收“该表”体现的相应系列知识(包括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物质类别、特殊颜色、溶解性等)。我们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凡是遇到涉及酸、碱和盐的相关题目时,第一时间就在脑海中搜索“该表”的相关知识,理顺题目中物质的“纵”“横”关系,这样各种各样的相关题型就会迎刃而解。

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和观察对比发现,“该表”是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把利剑,科学合理的使用,能给我们带来种种便利,希望能引起广大初中化学教学参与者的重视。

(责任编辑 罗 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