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丁广进
[摘 要]在中职生物课堂中渗透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中职生物;生活化教学;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1-0094-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效教学成为一线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中职生物教师,也应积极投入到课程教学改革中去,将生活化教学融入中职生物课堂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生物学习,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笔者根据多年的中职生物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倍增
学生每天在学校的任务就是认真学习,教师每天的职责就是为人师表,认真教学。为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就需要集中注意力,紧跟教师的思维,吃透每一个知识点。然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倍增,是每一个任课教师都必须做好的功课。
例如,在教学“酶”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结合生活中的加酶洗衣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因为人都比较容易关注与自身相关的事物,所以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会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结合情境,教师提问:“大家在洗衣服时有没有试过水温,什么样的温度衣服洗得更干净呢?”这时,学生会全神贯注,认真回想自己洗衣服的经历,有的学生回答“在热水中”,有的学生回答“在温水中”,其他的学生回答“在冷水里”或者“在任何水温中都没有差别”。创设这种生活化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营造了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生活中逐渐了解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二、通过观察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要努力做生活的有心人,训练自己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不仅可以决定同一件事上获得信息的多寡,而且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从而解决问题。实施生活化教学,可让我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得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生活学问。
例如,在教学“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准确地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记录的主要内容有:实验前植物细胞的液泡大小、颜色、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状态,实验中植物细胞的液泡大小、颜色变化、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变化,以及失水后植物细胞的状态。通过让学生观察整个实验的过程,可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拓展学生的实验思维,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由观察而获得的知识,保证学生的学习有方向、有目标地进行。
三、引入生活化案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生活中,我们对于经常出现在面前和比较熟悉的人记忆比较深刻。教学也一样,如果能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那么学生将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物学习中去,激發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病毒》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目前已有三亿多人感染的“乙肝病毒”为例来讲解乙肝病毒的结构和生命特点:乙肝病毒虽然是一个双链的DNA病毒,但DNA病毒和RNA的病毒一样,都有逆转录的过程,因此乙肝病毒难以消除。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乙肝是血液携带的传染性疾病,它一般通过血液、性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的,乙肝病毒的易感人群主要是黑猩猩和人类。通过了解乙肝病毒,知道病毒有DNA病毒、RNA病毒和蛋白质病毒,最简单的病毒中心是核酸,病毒形状小且难以用肉眼观察到,无细胞构造。以生活中熟悉的乙肝病毒为特例来学习这一节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关注这些知识并了解其原理,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生物教学的效果。
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生物属于理科中的文科,知识点多,容易混淆,规律不明显,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直重复要不断记忆,不断重复学习,但学生往往边记边忘,学习效率低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将生活化教学与生物课堂教学相结合,很多易忘的知识点便可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轻松记忆,从而简化生物教学。
例如,在教学“酵母菌”时,很多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听教师讲到酵母菌,但对于酵母菌的本质以及作用原理常常一知半解。为了应付考试,很多学生只能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死记硬背,答题时容易遗忘。但是如果将酵母菌和生活中的和面做馒头联系起来,学生就可以轻松记住酵母菌的本质是一种真菌,它的作用原理是酵母发酵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形成松软的组织。在面粉里加酵母菌会使得馒头松软好吃,而且还节约面粉。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不断和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生联系生活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五、以生活开阔视野,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拓展延伸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在课后将所学知识延伸拓展至生活中,从而使学生发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有价值的生物知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教学《基因突变》这一节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学习基因突变的含义、特点和例子,在学生基本掌握基因突变知识的基础上,再给学生讲解“太空育种”这一教学案例:近几年,我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为了更好地探究地球之外其他行星的奥秘,航天员开始把地球上的水稻、番茄等农作物带上太空,以发现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差异。航天员最后带回的太空水稻不仅生长期缩短十三天,增产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九,而且株高也增高十四厘米,而太空番茄比地球上的番茄增产百分之十六,株高茎粗,味道酸甜可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现象叫什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的知识,回答:“这种现象叫基因突变,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太空的辐射要比地球的强。”通过将基因突变与生活中的卫星发射相联系,在增加学生自豪感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不仅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知识点,而且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拓展,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拓展思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中职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实施生活化教学,使得生物教学由繁变简,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不断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段可然.生活化素材对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影响[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
[2]林柔君.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实施情况的调查及分析[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3]刘秋菊.生活教育视野下的中学生物教学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 黄春香)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