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

时间:2024-05-08

李恩高

教学情境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帮助学生准确而迅速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创设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从而缩短认知的时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创设科学教学情境,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动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关心全体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此基础上,才能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具体情况创设科学的物理问题情境。

一、联系生活经验,展现情境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根据课本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就要从生活入手,从学生的实际和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知道物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教学《浮力》时,就可以这样引入。

[演示实验]在装水的玻璃水槽中放入塑料鸭子、乒乓球、木块、铁块等,让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在这次实验中,哪些物体受到了浮力?

生:(由于塑料鸭子、乒乓球、木块,即使压入水中,最后也能浮在水面,所以可以认定它们受到了浮力)——板书课题。

师:(1)铁块在水中下沉,也受到浮力吗?(让学生讨论铁块是否受到浮力,并提出判断的方法及依据)

(2)用钢铁制造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呢?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猜想)可能与物体的材料、大小、排水的多少有关。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板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运用视频画面,再现物理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或自制视频,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学生能从画中情景,迅速感知和理解所学知识,收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如在教学《电流和电路》时,为了让学生更真切、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电流,可制作电流在电路中流动的动画视频课件,上课时利用电子白板展示视频,让学生通过画面理解电流,从感观上了解电流的形成过程。

通过画面,使学生对抽象的事物有了感观认识,这样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感悟概念。

三、借助物理学史资料,再现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概念和理论建立的基础,而且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学习《欧姆定律》时,讲述欧姆探究并总结出欧姆定律这一充满艰辛和乐趣的科学探索过程。再如,学习焦耳定律后,播放一些介绍焦耳事迹的声图并茂的视频,使学生知道今天课堂上轻而易举获取的结论,是前人花费近40年的时间做了400多次实验才获取的;让学生知道任何一个科学规律的得来,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及培养学生不屈不挠、探求真理的精神和毅力。

四、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物理不是语文,但如果能在导入时给学生讲一些有关物理的有趣的小故事,同时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站在角色的立场上,分析思考问题,这样可以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这样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相关的知识。这种方法可通过角色朗读、表演或实验等方式进行。

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往往会觉得新奇、有趣,也很想知道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原理,让枯燥的内容和课堂变活,使学生轻松地进入新课学习。如教学《透镜》时,可引入这样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扮演其中的某些人物:南极考察队去南极考察,路上遇到暴风雨,把火柴弄丢了。在南极冰天雪地里没有火柴怎么生火呢?这时一位聪明的科学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如果你是那位科学家,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再如,教学《磁生电》时,为使学生真切地领会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从中受到激励及鼓舞,可设计一个模拟的社会情境。让学生充当奥斯特、法拉第,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实验器材来研究。这样,使学生亲自感受到物理的乐趣和奥妙,激起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任何教学情境的创设都要借助于教学语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积累增多,思维能力增强,仅靠直观的教学情境,容易导致教学的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对科学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追求。教学语言是描绘情境的法宝,如果教学语言能够做到“善于激趣、巧于启发、深于传情、工于表达”,就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易志毅)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