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河北 钱明安 韩万中
电化学复习中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河北 钱明安 韩万中
电化学内容较多,它们在高中教材中的编排是以渐进的方式分批呈现的,由于课本呈现出来的知识比较简洁,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往往忽略知识的递进性和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得到一些简单化的、绝对化和僵化的结论。
人教版(下同)必修2,以锌氢原电池开始学习原电池时,往往把原电池构成的条件总结为:①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②活泼性不同的两种电极材料;③电解质溶液;④形成闭合电路。这样的结论是固定不变的吗?
随后学习燃料电池的时候,问题就立刻出现了,H2和O2要反应必须点燃,那么在常温下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吗?“自发”属于热力学概念,也就是反应的ΔG<0,需要整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才会理解。至于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惰性电极,如铂电极、石墨电极等,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这是动力学问题。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再次学习氢氧燃料电池时,教材介绍它的两个的电极都是铂,并非活动性不同的材料。但它的两极所吸附的化学物质不同,使两极电势不同,从而产生了电流。
再一点,教材中详细介绍的电源都是电解质的水溶液作为离子传递的通道,因此学生头脑中形成构成原电池一定要有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定式。事实上,除了“水溶液”作离子导体的,还有熔融态电解质、固体电解质、有机高分子材料等类型,关键是否能够传递离子构成回路。
【例1】(2015江苏,10)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
答案:D
说明:该电池环境是熔融碳酸盐,是盐类熔化后形成的熔融体,属于一种非水体系。它的电极反应物分别为CO、H2混合气体和O2,电极不参与电极反应。由于导电阴离子是,故A极电极反应式是,如果写作CO2+3H2O,就中了“水溶液”的枪了。同理B极电极反应式是,而非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不能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固化”,面对那些形形色色的电源,需从原电池本质出发去分析和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原电池之所以使化学能能转化为电能,源头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这是原电池构成的内因。外部条件是内电路有离子导体,外电路有电子导体,构成闭合回路。
1.只有离子才能在电极上放电吗?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以电解CuCl2溶液学习电解原理以及书写电极方程式,尤其是各种资料中提供的耳熟能详的离子放电顺序,使学生形成了只有离子在电极上放电的观点。电解池原理告诉我们,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以维持回路的电子定向移动。所以我们要从放电的实质理解和应用:离子、活泼电极,甚至气体分子都可以在阳极失去电子;除离子外,中性气体分子也可在阴极得到电子,有时甚至出现多种微粒同时放电的情况。我们应打破定式,要接受开放性的放电微粒观。
【例2】(2016全国Ⅰ,28节选)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ClO2或ClO-2
说明:据统计河北考生答H2的占比约为60%,如果认为他们机械地按照教材中所说的阳离子在阴极放电,即↑,那么,这也仅是一种肤浅的归因。深层一点地说,这是他们脱离了工业流程的实际情况,没有看清流程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再深层的是,他们没有把握住电极放电的本质,阴极放电实质就是氧化剂得电子,由于氧化性。也就是说,电极放电的微粒不一定只是离子,分子同样也能放电。
2.电解时阳(阴)离子能在阳(阴)极放电吗?两极反应一定按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吗?
学习电解时,绕不开离子的放电顺序。很多资料上说:阳极为惰性电极时,溶液中为阴离子放电,失电子能力为S2->I->Br->Cl->NO-3>SO>CO;阴极为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得电子能力为Ag+>Hg2+>Fe3+>Cu2+>H+(指酸的电离)>Pb2+>Sn2+>Fe2+>Zn2+>H+(水的电离)>Al3+>Mg2+>Na+>Ca2+>K+。所以,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可判断出两个电极发生的反应。但在实际中常出现与之难以解释的情况,这种似乎“异常”的实验事实,也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以考题的形式展示在我们面前。
【例3】(2014北京,28节选)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1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
序号电压/V 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Ⅰx≥a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有Fe3+、有Cl 2Ⅱa>x≥b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有Fe3+、无Cl 2Ⅲb>x>0无明显变化无Fe3+、无Cl 2
(3)Ⅱ中虽未检测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电压/V 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Ⅳa>x≥c无明显变化有Cl 2Ⅴc>x≥b无明显变化无Cl 2
②与Ⅱ对比,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答案:(3)②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 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解析:(3)②与Ⅱ对比可知,Ⅳ中电解FeCl2时,电压较大(a>x≥c)的时候,Cl-放电产生氯气,即还原性Cl->Fe2+,Fe3+是由氯气氧化Fe2+得到的;电压较小(c>x≥b)的时候,Cl-不放电,即还原性Fe2+>Cl-,同时也说明了Fe3+是由Fe2+直接放电得到的。故结论有两点: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从本题表述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可以看出:Fe2+和Cl-这两种离子在溶液中的放电是能够改变先后顺序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实,电解中离子放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溶液中离子得失电子的能力、离子的浓度有关系,与电压的高低也有关系。一般教材中为了突出某个问题,常强调对之有较大影响的某个因素。在特定的条件下,这种处理方法尚可,若随意应用有时会出现差错。
(作者单位:河北省清河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