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顾萍
德国政治哲学家于尔根·格布哈特(Jurgen Gebhardt)在其所著的《写作过程与意图》一书中,将写作的动机定位在“试图与他人交谈”,而非我们常说的作者本人心灵的倾吐、情感的流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写作定义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强调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些,都给教师这样的启示:写作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观点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以与他人交流。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跳出自我封闭、自说自话的小圈子,明白写作也是倾吐,是沟通的方式。
一、变自我沉醉为心中有他人
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这是对学生写作的一贯要求。但是,如果过于强调这些要求,学生会逐渐将写作重点聚焦在自我心灵的倾吐、真情实感的流露上,过度关注自我体验,过度侧重自我心灵对话,而忽视了写作的基本功能——与他人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从沉醉于自我心灵对话、将情感写成文字的写作方式中走出来,从课堂导语开始,给学生渗透写作的交流意识,避免学生从一开始就“为写而写”“为表达而表达”。
如指导学生写作“那一刻,我长大了”(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作文一),笔者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在你看来,一个人长大了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从裤子变短、鞋子变小说起,有的从个子长高、开始思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替大人分忧的视角出发,最后形成统一意见:长大,不仅看身高、年龄,更要看思想、行为的变化,只有懂事、明理、有担当,才是真正的长大。
此时,笔者再抛出“我们已经上五年级了,你怎么向别人证明自己真的长大了”这样的话题,启发学生思考、选材、组织语言,力图说服他人,让他人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如此,学生将原先的自我说服变成说服他人,这样的表达就有了具体的对象,心中既有自己,也有他人,写出来的文章更侧重于与他人交流。
二、从自我理解到被他人理解
学生将心中所想和情感诉诸文字,往往带着浓浓的个人色彩,这样的意识转化,有时可能只有自己才理解,他人则一头雾水,像雾像雨又像风。在教学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自己开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并给他们讲一些著名作家,如屠格涅夫,曾经将自己的小说《父与子》读给列夫·托尔斯泰听,但托尔斯泰听着听着居然睡着了,屠格涅夫意识到自己的作品不能吸引人,不断修改,最终成为经典;大詩人白居易写诗但求“老妪能解”,写好诗后先读给家里的乳母听,以乳母能听懂为准,等等,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是给别人看的,要力求让别人读懂。
在具体的写作指导中,教师要不断强调表达的清晰、完整。如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话题作文时,有学生这样写:“放学了,我不小心踩坏了一支钢笔。正好后面有人催我别挡道,我只好闪到一边。那同学以为是自己踩坏了笔,不知所措。我勇敢地说明了情况,主人笑着说:‘本就是一支坏笔,我还在犹豫要不要扔了它,谢谢你帮我处理了!”这样的事件概述,只能算表达了自己的感想,别人读后并不能清晰地再现当时的画面。通过发问,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表达很笼统,于是,师生共同修改,有了新的表述:
放学了,同学们陆陆续续地收拾好书包,离开了教室。我也不例外,三下五除二地将文具、书本塞进书包,提起来就往教室门口跑。突然,我感到脚下好像踩到了什么东西,低头一看,呀,一支钢笔!我抬起脚,可怜的笔杆已经碎了。此时,教室里乱乱的,刚才清脆的“咔嚓”声丝毫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我犹豫着要不要将这支可怜的钢笔捡起来,寻找它的主人,然后赔偿。后面跟来的同学没有注意到我的表情变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地催我快走:“你急刹车干吗?走啊!”我只好侧过身子:“你先……”话还没说完,那位同学惊叫一声:“完了,我踩坏了一支钢笔!”
心中有读者,学生的作文就不再只停留于表达主要意思层面,而是追求叙述的完整、情节的扣人心弦,力求让读者沉浸于自己营造的氛围中。
三、由自我记录走向精美展示
学生在写作,尤其是打草稿时,往往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思考“写什么”“怎么写”上面,信手涂鸦,很难有美感。无论教师怎么叮嘱“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他们都会在集中思考故事情节时忘得一干二净。如果教师继续强调,甚至让他们重新誊写,在他们看来是教师苛刻,是给他们额外的负担。
面对这样的问题,笔者试着换一个评判视角,即从“作文即交流”的角度引导学生:“作业就好比我们的第二张面孔,所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你愿意穿着脏兮兮甚至破旧的衣服,站在别人面前吗?”“如果你看到了一篇字不好看、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甚至被修正带、修正纸弄得斑斑驳驳的文章,你愿意认真读下去吗?你觉得给你读这样文章的人,对你尊重吗?”
通过这样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式的引导,以及笔者投影出来具有这些问题的作文,学生的视觉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意识到应付了事的作业,只会招来别人的嫌弃,丝毫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更不要说能够与他人交流,去感染人、打动人、唤起别人的共鸣了!至于赢得别人的欣赏甚至羡慕的目光,想都不要想。
这样,通过审视反面教材和自我反思后,学生的写作态度有了很大变化,他们开始思考:“我该怎样做,才能给自己的作文披上美观、大气的外衣,让别人愿意花时间、用心读下去呢?”
笔者适时给他们展示身边同学的佳作,以整齐的行款、工整的书写、整洁的纸面,与涂鸦之作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组织他们讨论:“现在,你觉得作文的书写和纸面的整洁,有什么意义?”学生纷纷有感而发:“用心书写,书面整洁,这是对别人最大的尊重,也是完美展示优秀自己的需要!”“写作是为了带给别人美的享受,给他们启发,让他们产生深刻的思考,如果不拿出诚意,怎么跟别人交流呢?”“再生动、优美的作文,不以美好的面目出现在别人面前,也是次品。”
通过这样的引领,学生作文时多了交流意识,多了尊重意识,多了审美要求,教师反复叮嘱的“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再是口号,也不再是要求,而是他们内心的真正需要。
总之,为交流而生的写作行为,是教师必须时刻向学生渗透的写作态度和写作目标。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从“作者意识”转向“读者意识”,基于交流、表达的目的,努力写出文从字顺、情感充沛、观点鲜明、说服力强、书写美观、打动人心的文章,真正提升书面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