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杨晓梅
写作动机就是推动学生进行写作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写作的强大动力。只要想方设法促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促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写作意义,形成写作远景动机
按照动机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分,动机可以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两类。在写作教学中,近景动机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比较明显,如一次竞赛、一次展示,都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所以,教师不能轻视学生的任何一次习作。但是,写作是一项长久而又复杂的心智技能,要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质的提高,只有激发起他们对写作长久而又稳定的写作动机,即远景动机,才能使这种动机转化为兴趣,持久地发挥作用。那么如何让学生树立起写作的远景动机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写作的意义——
从大的方面讲,人类的写作行为和人类的文明同样古老。作为文化、思想载体的文章,具有能够教化天下,影响社会的巨大功能!从小的方面讲,写作能力对一个人的立身处世有着重大影响。写作是人生事业的基石,对人一生的发展影响深远。初中生往往更关心的是眼前的学业成绩,所以还要让他们明白,写作对其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优秀的写作能力也有利于应对各类升学考试的需求、拓展个人的生存空间等等。
(二)创设情境氛围,引发写作近景动机
(1)创设主题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是基于教学情境的广义内涵来谈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有一个单元主题为“民俗文化”,在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就以“传统节日的昨天和今天”为主题,利用假期和双休日,自组小组,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我们本地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还可以走访社区老人,听他们谈谈过去是怎么过节的,同学们再讨论讨论现在自己是怎么过传统节日的,思考过去和现在过节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人们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又有什么变化,你对此现象是怎么看的。通过这个主题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时代意义,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可。这种主题活动式的作文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主动进入主题情境,激发起他们探索的热情和写作的内在动机。
(2)创设模拟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是基于教学情境的狭义内涵来谈的。以“如何让语言生动起来”这个作文教学主题为例,可以设置如下教学目标:练习观察、体验,学会用从多角度、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征,表达真情实感。主要教学过程如下:①用“成语接龙”的游戏方式导入新课。游戏的过程是紧张有趣的,每个学生都会全神贯注、满腔热情地投入,这是热身环节;②结合游戏过程中部分环节(比如精彩环节或者差点没接下去的环节),请学生描述自己刚才参与游戏的心情。这个过程学生也一定有话说,重在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③做“猜猜他是谁”游戏,由教师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在刚才“成语接龙”游戏中的表现,口头描述某位学生的特征和游戏表现,其他学生猜猜是谁。这个过程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既要教师了解学生,又要教师善于观察和描述,从而用自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什么叫“准确生动地表达”。这是一个示范性的教学过程。④出示本课学习目标。⑤朗读导学案中《送别》的范文,体会精妙的人物描写之处。⑥师生归纳让语言生动起来的要领。⑦以“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为题,写一篇作文,能写出同学的真实表现,突出他们的特征,表现出活动氛围。⑧生生互评,师生互评。通过虚拟情境展开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活动的开展必须要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兴趣浓了、热情高了,体验自然就更真实、深刻、具体,这就是写作素材,有了素材,方法的点拨才能掌握的更快更好。
(三)开辟多种展示平台,激发写作成就动机
有研究发现,如果在作文的过程中,他的意见和观点能够和别人一起讨论、分享,甚至被接纳,那么他写作的满足感就会大为提高,写作能力也能得到较快提高。如果能让学生习作真正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桥梁,那么教师就应该在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扩大读者群上下功夫,如:
(1)可以利用班级文化布置,开辟写作展示墙。很多城市里的学校都越来越注重班级文化布置,语文教师不妨和班主任协商,在班级文化墙上开辟出一块空间,用以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发动学生一起思考,为这块自留地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字,像“笔岸花开”“我手写我心”“奇文共欣赏”等等,都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通过投票选择其一为名,会让学生产生将这块自留地视若己出的亲切感。
(2)师、生朗读优秀习作或者习作中的好词好句,建立写作自信。如果自己的作文能够得到老师的范读,或者自己亲自朗读给大家听,对于学生而言,是极大的鼓励。得到过这种鼓励的学生,对以后的作文也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对自我的写作要求也明显更高。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写作心得。现代社会,网络已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生对网络不仅不陌生,有的甚至已是资深网虫了。不妨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建立写作博客、班级QQ群,鼓励学生在博客、空间里上传自己的写的作品,其他同学以跟帖的形式参与评价交流。这种形式既有时代感,又能发挥文章的交流功能,最大范围的扩大了学生作文的阅读群体,使渴望自己作文被别人读到的学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而有效促发了写作动机。
(4)让学生作品变成“铅字”。教师总是鼓励学生要多读经典,多读优秀时文,久而久之,学生对变成铅字的那些文字心理上产生了崇拜感,曾有学生在作文当中说:“如果有朝一日自己的作文也能变成铅字,成为被傳阅的对象,我该有多自豪啊!”这样的心愿其实不难达成,可以在每次作文之后,从每个班选取部分精彩之作,合编成集,打印出来,发放到每个同学手中,让学生享受自己的文字被欣赏的喜悦,其他学生也会因为羡慕、佩服等心理而暗自努力,期待下次被打印的作品中有自己的那一篇。
从满足学生的成就需求、交流需求入手,创设多样化的展示平台,确立读者意识,扩大读者群,就能够有效触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本文系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十一期立项课题《基于写作心理转换理论的初中生写作指导案例研究》 项目编号2015 JK11-L155 阶段性成果之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