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究作文教学策略

时间:2024-05-08

林廷荣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至关重要,因为写作能力是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为此我从指导与学生自主写作、引导学生评改作文、教师评改作文、学生累积作文素材等方面探究作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

探究 策略 自主 评改 素材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不仅要求学生认知语言,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得心应手准确地驾驭语言,这就必须注重作文教学。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总是令教师困惑不已,为此,我多次尝试运用各种作文教学方法,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还是无济于事;参考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上网观赏了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优质课,但在实际教学中因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总难于实施。在我无所适从时,一件小事引起我的反思,我给一名学生面批作文,发觉错别字满天飞,又条理不清,我诚恳地劝说学生:“如果你能通过查字典或咨询他人将作文修改得一字不差,我就在班级表扬你,否则就得受到批评,行吗?”当我阅读了他修改后的作文,让我惊讶,竟找不到一个错别字,内容叙述清楚多了。在我深思熟虑之后,终于为自己找到作文教学的基点了,从中深切领悟到叶圣陶先生所说:“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点拨,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其内涵是让学生在自我评改中学到本领,在自主参与中获得写作能力的发展。

我在自我解剖作文教学所存在的弊端中,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

(一)写前自主领悟,例文引导:写前我只是先让学生自阅自悟每一单元的作文内容,再结合经典例文指导。由学生在阅读例文的基础上结合本次写作的基础知识与训练的目标要求及重点进行自主解析,教师适时评析。对于文章具体的立意与题材、编章结构的设计、语言表达与修辞等不作任何指导。同时结合新时代的课堂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如影视或课件或实物展示等,让学生在自主观察中去感悟要写的内容。总之,老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我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更多关注学生的参与,也注重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在和谐的环境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各抒见己,我也时刻不忘多给予鼓励与赞赏。这样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表达及思维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不再是老师纯粹的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体验,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让不同的学生在作文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写中自主列提纲,做到胸有成竹:学生自由写作要发挥其主体能动性,留给学生思维想象的时间与空间。我在教学时都要求学生针对作文题列提纲,做好谋篇布局,特别是在选材立意、语段过渡、细节描写、主题揭示等方面都要体现在提纲里。列提纲的方式也可以多样性,比如思维导图式、框架式、线性式、图案式等等。同时要将限时作文与围绕某一主题的非限时作文训练相结合,更能展现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能实现学生作文的丰富多彩,再不会像先前因老师对立意与内容形式指导过于细致周到而约束了学生的思维,不敢逾越雷池半步,以致于写的内容基本上是老师已指导过的。培养好学生列提纲的写作习惯,是实现中心突出、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语言富有表现力的优秀作品的前提。

(三)写后自主评改,相互探究:让学生审阅自己的作文,并用红笔自行修改,修改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①认真寻找错别字并加以修改。②在朗读自我作文中发现并修改不通顺的语句,做到文从句顺。③分析立意与选材是否适当(先设定立意与内容选取的标准和要求,指导学生立意与内容裁剪)。④要求适当思考作文的谋篇布局,文章构思是否能将所想要表达的主题得到充分展现。⑤优秀学生还可以揣摩文章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其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性等等是否恰当。也可根据写作要求与学生实际来确定修改内容。除了学生自主评改外,要加强学生相互交流修改过的作文,不仅要认真修改对方的作文,而且更要关注对方自改的是否准确无误,并及时给对方指正分析原因。让学生在评改中畅所欲言,以激发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能充分暴露学生在写作知识方面存在的认识不足,更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与主动探究。

(四)教师精准评改,突出“一文一得”:教师评改学生作文,要切忌面面俱到,不管字词句等语言表达还是写作手法、篇章结构都进行细致入微地修改,甚至有些老师将学生的习作改得一无是处才“心满意足”。当学生拿到作文,往往信心倍受打击。因此要根据本次的作文要求或针对学生实际能力进行某一方面的评改即可,突出“一文一得”,学生也易消化掌握。同时教师评改要多面批,让学生在师生对话交流中获得感悟。在讲评时,对于学生的写作与修改情况都要作恰当具体分析,也可以请学生自己谈谈写这次作文的感想与在写作修改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习作范文加以讲解,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朗读所提供的范文,充分暴露学生写作与修改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教师指导具有针对性。

(五)日常累积素材,拓写作之源泉:注重作文教学如果仅仅评改作文还远远不够,更要注重引导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感受品味生活。老师要常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以写好日记,必须反对随意性无实际意义应付式的写日记;在平时阅读教学中多关注学生对字词音形义的理解,让他们拥有丰富的词汇,并能在写作中应用自如;多阅读适合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书刊并做好读书笔记。为了能充分激发他们阅读兴趣,我在平时每节课教学前留几分钟让学生讲名人历史故事或每天富有启迪意义的所见所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阅读或演讲或讲小说故事或即兴抒写平时生活学习中印象最深刻的人事物等各式各样的竞赛;也常带领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深入感受大自然的意韵,不经意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外写作活动。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以往老套的作文教学中,只注重学生文体训练,而对于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等基本能力的训练往往成为教学的盲点。因此,必须构建一种以写作能力训练和文体训练有机结合的训练体系,以实现逐步培养基本写作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精辟地说出了作文与生活水乳交融的关系,作文“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在于生活。同时阅读优秀作品,既可以陶冶情操,更能从中借鉴写作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大有裨益的。

总而言之,通过“四环节一累积”的作文教学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作文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求同求異思维与发散思维,实现了从写前作全面指导向写后学生自主参与评改的重心转变,从教师主导作文向学生自由发挥作文的方式转变,从纯粹作文指导的课堂教学向自主作文评改积累作文素材的课内外结合的教学转变,以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

【3】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 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