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读写结合融会贯通

时间:2024-05-08

钟红霞

[实践案例]《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欣赏着儿子种下的花,高尔基激动地写了一封信给儿子。下面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读高尔基的信。

(指名一位学生读,然后全班自由读。)

师:高尔基想告诉儿子什么?

生1:告诉儿子要懂得奉献。

生2:告诉儿子要帮助别人。

生3:要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事情。

师:信中两次提到“美好的东西”,分别指什么?

……

片段二:

师:帮助他人,奉献他人……这些都是美好的东西。高尔基在信的最后说:“给”,永远比“拿”拿愉快。这里的“给”和“拿”都分别加上了引号,你知道这里引号的作用吗?

生:表示强调。(同学们都一致赞同。)

师:不,这里的引号并不是强调,而是表示特殊含义。认真想一想,“给”和“拿”都特指什么呢?

生:给指的是奉献,拿指的是别人给你。

生:给指的是帮助他人,拿指别人帮助你自己。

师:还有吗?

生:邓小平爷爷对全国人民是“给”。(之前刚学过《在大海中永生》)

师:报效祖国是一种“给”。说得好!

生:孝敬父母也是一种“给”。

生:尊敬老师也是一种“给”。

……

师:是的!同学们说得都对,高尔基说的“给”,范围广泛,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

生接:奉献。

师:就是一种奉献,一种付出。接着说“拿”。高尔基说的“拿”,你觉得指什么?

生:是一种不劳而获。

师:坐享其成是一种“拿”,还有吗?

生:滥竽充数也是“拿”。

生:守株待兔也是的。

生:等着别人来帮助自己,不努力,是一种“拿”。

师:说得对。跟“给”相比,高尔基所说的“拿”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

生接:要别人的。

师:就是索取。同学们,高尔基告诉儿子“给”永远比“那”愉快。现在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

生:奉献了,就能体现人生价值,就能感到快乐,而不劳而获,别人会看不起你。

师:掌声送给他。其实有些同学不理解,奉献为什么快乐?刚才的同学已经说出了答案,奉献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这一点,等同学们长大了会有更深的体会。还有谁想说。

生:帮助别人比总要别人帮助你自己快乐。

师: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个例子说明。

……

片段三:

师:看来,同学们基本上理解了高尔基想告诉儿子的道理。下面就给你们一个机会,当一回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把你理解的告诉他。信中可以写些什么?

生:写写儿子的学习和生活。

生:写写对爸爸高尔基的问候、思念。

生:写写听了爸爸的话 “给,永远比拿愉快”之后的想法和做法。

生:……

师:要说的话很多,我们该怎样组织好语言,有条理的写好这封回信呢?(强调“回信”)

生(经过讨论):可以根据爸爸的来信写回信。

师:很好!(出示高尔基的信,让学生简单说说回信中内容的安排)

(学生写回信。)

这是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时的几个教学片段。

首先,让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的阅读收获,说一说自己对高尔基信内容的理解。这一环节是对学生学情的一种摸底和反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质量,把握学生已达到的现有水平,以便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理,为“以学定教”奠定基础。这也是对学生自学成果的一种展现,给学生一个展现的机会,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其次,让学生深入品味“给”和“拿”两个不同境界,有利于提高学生品析词语内涵的能力,为更高年级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什么说是两种境界,因为高尔基信中的“给”和“拿”这两个字,真的不能简单的用一个词,一句话去概括它所蕴含的含义。正如人们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识,对“给”和“拿”的理解都有这自己的个性。但有一点是共性的,那就是孩子们都比较欣赏“给”而都不愿意去“拿”,起码孩子在思想上已经认识到了“拿”永远比不上“给”。接着,在将整句话连起来让孩子们去品位、理解,因为有了之前的梯度,孩子们在理解的时候,已经水到渠成,几乎不存在困难。

最后,让孩子们以高尔基儿子的身份给高尔基写回信。这一看似平常的设计,其实蕴含深远的用意。给高尔基写回信,需要同学们去搜集、提取、选择之前交流的一些理解,还要将这些零碎的想法,系统进行组织,以便有序表达出来,不仅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更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学生更可以利用写回信的方式,将自己的学习所得融会贯通,进行凝练、升华,有利于学生在自我表达中形成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

巧妙的是,教学中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如何写回信的时候,教师巧妙利用来信稍一点拨,就能及时把同学们的感受有效地进行概括、深化、提升、追问,导致学生回信言之有物,且言之有序。

[我的思考]

语文的学习,不仅是理解,还在于积累。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说的机会、读的机会,内化文章的语言,要使之成为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学习活动。理解高尔基的信,我从多种形式的“读”入手。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其实很好教,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这话非常生动地诠释了语文教学中“教”与“读”的关系,语文需要的不是“教”,而是“读”。“读”与“写”是语文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减“教”增“读”,使课堂书声琅琅,“读”占鳌头。

课后的死记硬背可以习得语言,而课堂上潜移默化的说话、写话训练,既节省了时间,更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开一扇窗连接一片天,开一扇门沟通一世界,热闹了课堂,又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何乐而不为?李吉林老师曾指出,摆在语文教学改革面前有两座“大山”:一是教师的繁琐分析,一是繁琐、机械的练习。不消除大山,语文教改就不会彻底。对此,我们要有“愚公移山”的决心,减“练”增“写”。这里的“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继承我国几千年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墨香”。课堂上扎扎实实地写写字,练练字。二是利用教材的范例或空白点,做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读写迁移。因此我这堂课最后安排了写回信的环节,让学生先说再写,对学生的发言既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又积累了语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