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细节着手,维护学生积极的习作心态

时间:2024-05-08

杨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集学生的观察、思考、情感活动、推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于其中,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谈文色变”,不知如何下笔,总是处于一种不良的心境中,久而久之,造成了对习作的恐惧心理。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教师有关,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要关注学生习作的心理状态,而不是仅仅当作一种技能来训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良好的心境会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自由联想、记忆清晰、思维敏捷,语言顺利表达,无形中减轻了学生的习作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可以从细节着手,维护学生积极的习作心态,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打开思维,选好素材

人的潜能发挥往往依赖于具体情境的激发,学生对习作感到头疼,特别经常发生在沉闷的课堂气氛之中,轻松、自由、活泼应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习作心境。

作文课的设定可灵活些,遇到可写的素材,不必一定等到作文课,可趁热打铁。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和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要营造和谐的写作心理,不以权威自居,沟通师生心弦,写什么,该怎样写,尽可能启发学生自由讨论,促进自我感悟和发散思维。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鼓励唤醒。

如指导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作前教师可这样跟同学们谈话:当你回忆往事时是不是总想起某一件事?这件事曾经深深地撞击了你的心灵,时时在你的头脑里浮现出来。想起这件事是什么样的感觉?高兴,生气,后悔,惭愧还是……如你想写一件让你高兴的事, 就要选让你高兴得欢呼雀跃的;如果选一件让你生气的事,就选让你气得七窍生烟的;如果选一件后悔的,就选一件让你恨不得这件事能重新来过……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激发动笔抒发的欲望,达到非表达不可的境界。例如,在习作教学《快乐的课间》中,我事先录制了同学们课间活动的视频,帮助学生回到情境中,更加清晰的回顾活动的过程。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情感、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这就是在感性地接触素材,相比“你要怎么写,该怎么写”的条条框框式的教学,感性教学往往更直接、更浅显、更注重感觉和经验,更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不露痕迹地引导他们感性地接触作文素材,让他们饶有兴趣地回忆、观察、交流,做好习作的初期准备,是小学作文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二、放手写作,理性指导

确立了习作的材料后,就可以鼓励学生放胆表达,此时教师往往很希望学生的习作能够一步到位,各方面都达到习作要求,比如有精彩的开篇、有细致的重点过程描写,错别字少最好没有,标点符号运用准确……这对学生的要求就太高了,教师用太多的框架、范围牵引,致使学生左右为难,思维凝滞,结果学生受到的束缚太多,最终的习作也只能是木讷艰涩,中规中矩。

习作中指导会使学生分散精力,思想受到牵制,表达的欲望会受到抑制,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应该是写作的方法,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生活,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诉表达,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尽可能真实地在文中表达出来,不至于为了怎么写而大费周章。

那么,教师什么时候,怎样进行指导呢?教师的写法指导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在阅览初稿后,掌握了学生习作的状况,抓住突出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导,严重的个别问题可当面指导,做到有的放矢。指导后学生结合教师的指导对文章进行增减,调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面对一套又一套空洞的理论似懂非懂、无所适从。这样的指导才能真正切合学生的要求,对学生的习作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其实,指导的方法并不是固定的,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课文,体现课文作为范例的作用,每次的指导的侧重点可以不同,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习作状况加以重复巩固,只要教师在指导时考虑到能否让学生乐于接受,维护学生有良好的心态,就会取得好的效果。

三、联系生活,实现价值

写作源于生活,写作的需要本质是生活的需要,让写作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使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而让学生在心理上愿意接受写作,认可写作,需要写作,最终运用写作,享受写作,而不仅仅把写作当作一项应付考试的技能。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段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

这些还只是外部环境的联系,在我们的教材中已经安排了好多的习作是直接面对生活需要的,作文教学中有一部分应用文教学,这一部分内容可以直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材部分习作内容的安排跟生活需要有很大的联系,如《我的建议》、《我的发现》及对生活中某一现象发表看法等。

习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但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驱力。”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文就为的是写出自己想要说的话。”这里的“动机”“内驱力”就是“想说”,就是一种“表达的欲望”,有了内部动力的驱使,学生对表达就会有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真对写作不怵,不怕,没有心理障碍,喜欢写,自觉自愿地写,那么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我们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时,不要忘了关注学生的习作心态,只有当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当学生面对写作,觉得有信心有能力做好时,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们的生花妙笔,让我们从写作的过程中,关注细节,从细节着手,维护学生积极的习作心态,注意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让健康的写作心理来推动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