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辽宁工业发展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4-04-24

[摘  要]辽宁工业70多年的发展历史,按照时间序列共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在这一阶段,辽宁老工业基地形成、发展,并为国家工业体系构建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二阶段(1978—2002年),改革开放后,在体制机制与工业结构的矛盾与束缚下,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开始逐渐衰退;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东北振兴战略提出,辽宁工业在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业化道路中实现振兴发展。总结辽宁工业70多年的发展历程,冀图为未来的工业发展带来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结构性问题;振兴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5-0046-14

一、引言

辽宁工业是在百废待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建立了相对独立、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辽宁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11.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2948.8亿元,实现了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转化的历史性跨越,辽宁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辽宁工业在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现代工业体系构建等方面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辽宁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辽宁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速高于同期GDP实际增速。由于1949-1951年数据及定基指数获取困难,故我们统计1952—2017年的数据:1952—2017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GDP)从41.4亿元,增加到27077.7亿元,按名义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5%,2017年GDP定基指数为20201.9(1952年=100),按不变价格计算,GDP增长了202倍,GDP年均实际增长8.5%。同期,工业增加值从18.1亿元增加到7302.4亿元,按名义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7%,2017年工业增加值定基指数为26032.9(1952年=100),按不变价格计算,工业增加值增长了260倍,年均实际增长8.9%。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同期GDP实际增速。

纵观辽宁工业70多年发展史,梳理辽宁工业经济发展脉络,不难发现,工业在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绝对值的局限性,这里我们用三个相对指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和辽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来描述辽宁工业70多年的发展变化。

辽宁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指标,反映了工业在辽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程度及其发展相对趋势。工业增加值占比最高的年份是1960年,占比为70.84%,最低的年份是1998年,占比为22.10%。从图1可以看出,辽宁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两次明显的上升和一次长期的下降态势。第一次工业增加值比重处于上升趋势是在1949—1960年,1961年开始下降,之后长期处于震荡调整状态。第二次明显上升趋势是在1999—2011年,2012年之后开始下降。一次长期的下降态势表现在改革开放之后到1998年,总体一直呈现下降趋势,1998年垂直下降,达到历史最低,这与统计口径变化有关,也与工业经济表现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工业增加值贡献比率的下降,并不是工业经济向高级阶段演进所导致的,而是工业经济相对衰退的表现。

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即工业增加值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图2中可以观察到,70年间,辽宁工业增加值率在20%—50%波动,最高年份是1958年,峰值为46.36%,最低年份是2013年,为23.66%。工业增加值率几次大体上呈上升趋势分别出现在1949—1958年、1964—1987年、1992—1997年和2013—2015年,这些时间段内,也有小幅下降调整,但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辽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变化,反映了辽宁工业在全国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分量变化。从图3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辽宁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在1960年达到最高,峰值为19.51%,之后,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尽管个别年份有调整,但总的趋势是下降的,1998年最低为2.51%,1998年以后有一个小幅上升的过程,到2012年开始又趋于下降。总体上,辽宁的工业地位在全国工业发展中逐渐下降。

从具体的工业发展历程来看,按照历史的顺序和工业发展特点,可以将70多年来辽宁工业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计划经济体制下辽宁工业基础的建立及发展;第二阶段(1978—2002年),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下辽宁工业的调整改造;第三阶段(2003年今),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辽宁工业的振兴发展。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辽宁工业的探索发展(1949—1977年)

辽宁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通过强力的经济计划所推动的。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主要手段的粗放式的工业经济建設,重点是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尽管迅速奠定了工业化的发展基础,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也打下了牢固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恢复与“一五”时期工业化基础的奠定(1949—1957年)

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1949—1957年)是辽宁工业历史上发展比较快的时期,工业产值和工业产品产量都大幅增加。根据《辽宁统计年鉴1985》《辽宁统计年鉴1997》等相关统计资料整理计算,辽宁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11.9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94.4亿元,短短8年时间,产值增长了近7倍,是辽宁工业发展中增长最快的时期,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8.15%上升到16%。从工业结构来看,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工工业发展迅速,在辽宁工业中所占比重较大且逐年上升,分别由1949年的10.9%、18.5%和4.6%上升到1957年的28.4%、25.9%和9.8%。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等轻工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由1949年的21.4%和12.5%下降到1957年的7.3%和6.5%,煤炭工业比重下降,由6.5%下降到4.1%。从轻重工业比例来看,重工业产值占比由39.5%上升到73.4%,轻工业产值占比则由60.5%下降到26.6%。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全民所有制企业占比逐年提高,到1957年所占比重高达90.5%。

从产品结构来看,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辽宁能源型、重化工产品居多,在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原煤、原油、钢、成品钢材、变压器、金属切割机床等都实现了快速增长。据《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等统计资料,生铁、钢、钢材、纯碱、烧碱、变压器等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原油、发电量、水泥、平板玻璃、金属切削机床等产量占全国1/3左右。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1949年前,辽宁经济遭到了战争的大肆破坏和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洗劫,全省工业处于停滞和崩溃的状态,工业基础极其薄弱。据统计,当时全省工矿企业的设备总能力只剩下日伪时期的1/5,工业生产能力只及1943年的5%。至1948年辽宁全境解放时,沈阳、抚顺、本溪、鞍山的工矿企业几乎成了废墟。[1]4工人失业率达90%,沈阳的工厂除部分军工、军需工厂进行过一些修配性的生产外,429个民用工厂中绝大多数遭到严重破坏,勉强开工的只有45家,鞍钢钢材的年产量比1943年的最高年产量下降了84.5%,煤炭和机械工业的生产,也基本陷于停顿状态。[2]17,18,28,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鉴于辽宁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等条件,中央决定大力发展以辽宁为龙头的东北地区,辽宁率先进入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发展掀开了新篇章。在1949—1952年,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原有工业基地实施了恢复和改扩,1950—1952年,国家对东北的投资占基本建设总投资的比重分别为51.66%、40.3%和32.48%,居全国各大区之首,对东北的投资中又以辽宁为重点。仅1949年就对东北投入了约合200万吨粮食的资金,其中辽宁约占74%。[1]4

为了恢复工业生产,除了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外,还采取了几项重要举措:一是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改造私营工业。到1949年底,全省共接收了448个工业企业,占全国接收总数的15.6%,全省共有765家国营企业开工生产。[3]355建立国营经济后,在国营企业内部,辽宁有步骤地进行了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时,国营经济已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61.9%,特别是国营工业在辽宁工业总产值中已占83.1%[1]118,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显著的主导作用。同时,实行“利用、限制、改造”和“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对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进行改造。二是开展献纳器材运动,恢复工业生产。从1948年11月到1949年3月,“献纳器材”运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据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阜新、辽阳6个城市和沈阳铁路局不完全统计,职工共献纳器材87万余件,价值达420亿元,对迅速恢复工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3]352三是开展创造生产新记录和增产节约运动,发挥工人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恢复工业生产期间,发起了创造生产新记录运动,各行各业涌现了诸多全国闻名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同时,又开展了增产节约爱国主义劳动竞赛,一直持续到1953年,激发了工人的积极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工业生产取得了突破。四是全国各地调集干部和技术人员投入辽宁工业经济建设。在中央的部署下,很多其他解放区的老干部和技术人员被派遣到辽宁,派遣到各个厂矿和企业,帮助恢复生产。“据统计派到鞍钢去的干部,仅1949—1955年就有7 300多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500多人”[4],使鞍钢成为最先恢复的中国规模最大的钢铁公司。除了中央派遣外,辽宁还积极到全国各地区招聘各种技术人员。

经过3年的努力,辽宁工业经济全面快速恢复,任务基本完成,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初步确立。到1952年,辽宁已由恢复生产为主的阶段进入到基本建设为主的阶段,为“一五”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一五”时期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基于辽宁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工业发展基础,中央将辽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大规模投资兴建的工业基地之一,尤其是在“一五”期间,为了完成辽宁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5年间,国家在辽宁共投资65.1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1.8%。其中用于工业建设的投资为46.4亿元,占同期全国工业投资总额的18.5%。在工业基本建设的投资中,重工业投资约为43.6亿元,占同期全国重工业投资总额的20.5%和全省工业总投资的94%。[1]119在苏联援建中国的156项重点项目中,辽宁占24项,包括冶金、机械、航空和造船、煤矿、电力、石油等行业,到1957年末,24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29.13亿元,并且与此相配套,辽宁还在沈阳、大连、抚顺、本溪、丹东等地安排了省市重点项目625个。

“一五”时期主要指标于1956年底提前完成,到195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17.13亿元,比1952年增长1.6倍。到“一五”结束时,辽宁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国的27.5%,居全国第一位;全国17%的原煤产量,27%的发电量,30%的金属切割机床,50%的烧碱,60%的钢产量均产自辽宁;辽宁生产的飞机、军舰、弹药等军工产品也占有很大比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最早建成的全国重化工业基地和军事工业基地,并享有“共和国长子”“共和国的装备部”的赞誉。[5]这个时期,辽宁生产出了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工业产品,创造出了众多的“全国第一”——第一台造纸机械设备、第一批无缝钢管、第一辆P50型棚车、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第一批国产航空有机玻璃等。

辽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也在这一时期初步形成。“一五”时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顺利实现了改造,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辽宁也遵循中央要求,到1956年底,全民和集體所有制工业基本占据了辽宁工业经济主体,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部门到地方全面实行计划管理,大面积实行统购包销制度,地区间市场封锁初露端倪,基本建设均纳入计划管理,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全面贯彻国家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除了国家对辽宁的投资建设外,辽宁也为支援全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国家建设输出了大量的物资和装备,输送了大批人才和技术。“一五”期间,工业上缴利润和缴纳税金共达87.9亿元,净上缴43.7亿元。5年累计支援兄弟省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80321人。[6]在物资支援方面,1953—1957年,全省共调出生铁490万吨、钢材438万吨、水泥575万吨、化肥81万吨。这些物资中钢材、有色金属、水泥、石油炼成品和化肥等占全省同期总产量的54.6%—73.3%。全省支援各省区的机电设备总数量达1810万吨,占全省同期总产量的63.5%。[1]123

经过1949年到1957年的投资建设,辽宁基本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石油、煤炭、电力、建材等工业为主体的重工业基地,奠定了工业化发展基础。

(二)“二五”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在经历“一五”时期的辉煌建设之后,1958年开始,中国工业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下,进入了一个极度亢奋和膨胀时期,全民“大炼钢铁”,各类工业“土法上马”。在这期间,辽宁工业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二五”计划前3年盲目的生产建设给此后的工业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根据《辽宁统计年鉴1985》《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辽宁工业百年史料》等统计资料整理计算,从工业总产值来看,在1958年到1960年工业持续增长之后,辽宁工业总产值开始急剧下降,直到1965年才恢复到1958年左右的水平。从工业结构来看,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仍然是辽宁工业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三大产业,到1965年比重分别为26.3%、23.6%、10.6%,所占比重相对稳定,小幅上下浮动。煤炭与炼焦工业、食品工业从1961年开始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分别由1961年的6.5%和7.7%下降到1965年的4.0%和5.1%。石油工业、纺织工业从1961年开始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分别由1961年的5.2%和4.2%上升到1965年的9.8%和6.5%。从轻重工业结构来看,重工业比重在1958—1963年逐年下降,由76.5%下降到69.8%,1964、1965年又有所回升至74.8%和73.8%。轻工业则相反,1958—1963年轻工业比重由23.5%逐年上升至30.1%,1964—1965年下降至25.2%和26.2%。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全民所有制企业占比1958—1960年维持在90%上下,1961年相较1960年略有下降,之后呈上升趋势,到1965年比重提高到93.3%。

从辽宁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情况看,根据《辽宁统计年鉴1993》《辉煌的岁月:辽宁60年回眸:1949—2009》等相关统计资料,多数产品是在1960年达到产量最高,之后开始下降,直到1965年有所恢复。原煤、原油等能源工业下降幅度较大,分别由1958年的3834.4万吨和73.8万吨下降至1965年的2275.5万吨和52.01万吨。唯独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从1958年1900台增长到1965年的8287台,这也体现了辽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1.激进的大规模投资和建设下的工业经济。1958年下半年开始,辽宁掀起了大办工业的高潮,新建、改建和扩建大量厂矿和工业企业,工业企业数量急剧增加,由1957年末的5629个增加到42928个,增加了6.6倍。仅小钢铁一个行业的企业单位数,就由1957年末的18个增加到1958年末的1487个,增加了82.6倍。[3]423“二五”计划前3年辽宁累计投资总额为71.34亿元,比“一五”时期大规模投资建设时期还多,上马项目9000多个。在这种激进的大规模投资和建设的背景下,辽宁工业取得了暂时的高速发展,之后是工业生产的大幅下滑。

2.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逐步走出经济困难。按照中央的部署,辽宁从1961年开始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进工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果。调整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961—1962年为初步调整阶段,1963年开始进入全面调整时期,1965年基本完成任务,工业生产建设基本上步入了正常轨道,出现了稳步上升态势。工业生产建设的调整大体分为两个大方面:一是缩短战线,实行后退,并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集中统一管理;二是充实和加强薄弱环节,积极调整工业结构。

对工业战线的调整,首先是响应中央号召,压缩工业基本建设规模,与1960年相比,重工业投资和轻工业投资分别压缩了5倍和3.8倍。缩短工业建设战线,不再片面要求产品产量的增加,停止大量粗糙的生产加工方式,分三批实行关、停、并、转部分企业。到1962年5月末,全省县以上工业企业先后经过两批调整,共计关、停、并、转1375个,工业企业总数比1960年末的3217个减少42%。第三批调整保留了1747个企业,使工业企业总数比1960年末减少46.6%。同时对全省1250个手工业企业也实行了关停并转。[1]15另外,在经济调整时期,国家和省市加强了对经济的集中统一管理。

调整时期,贯彻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充实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兴工业。重点对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能源工业、纺织工业、建材工业、轻工工业和电子工业八大行业进行调整。主要做了工业内部的填平补齐、成龙配套和企业内部的整顿工作,协调内部多方面的比例关系,试办了一批工业公司,对全省的煤矿、铁矿、有色矿山加强了剥离、掘进和设备配套、维修工作,充实了农机、化工、石油、稀缺钢材品种的短线生产能力。1965年,對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煤炭、建材、轻工等行业1208种产品的质量、成本、效益、消耗等各项指标进行统计,有80%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1965年全省工业企业财政收入达36亿元,比1961年的13亿元提高了1.7倍。[1]17,124

3.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对工业发展的促进。辽宁的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在“一五”时期就较为广泛地开展起来。1960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指示,辽宁在原本已开始进行的技术革新基础上,又掀起了一个高潮。在众多企业中,鞍钢行动较早,规模和声势也最大,并形成了著名的“鞍钢宪法”。尽管技术革新和革命运动,是在激进的大规模投资背景下发起,经历了经济困难的调整时期,某些数字和成就也许有夸大成分,但不得不承认此次运动从客观上推动了全省企业向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的“四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工业的进步。在这期间,辽宁工业企业也涌现出了大量创新发展实例,创造了许多的全国第一,比如生产出第一台四轴自动车床,第一台氮氢气压缩机,第一台双壳体裂化油泵,第一台12万千伏安、22万伏大型超高压变压器,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第一枚地空导弹等。

(三)辽宁工业的曲折探索时期(1966—1977年)

尽管到1965年,辽宁工业经济基本恢复,但也只是通过计划手段使工业暂时摆脱困境,工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1966年开始,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思潮影响下,背离经济发展规律和现实基础,片面追求高指标和高速度,工业经济再度出现了比例关系严重失调,面临濒临崩溃的境地。

对《辽宁统计年鉴1985》《辽宁统计年鉴1993》《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等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发现这一时期辽宁工业总产值呈现一个“V”形的发展态势,1966年开始逐渐下滑,到1968年最低,之后保持缓慢增长;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则表现出下降,调整之后再下降的趋势,由1966年占比11.9%,下降到1977年的9%。从工业结构来看,占主导地位的冶金行业,由于前期的过度发展导致在工业中所占比重逐渐下滑,由1966年的24.5%下降到1976年的17.2%,机械工业、石油工业则相反,表现出上升态势,1976年机械工业(28.7%)超过冶金工业(17.2%),占据辽宁工业龙头地位,石油工业(12.6%)超过化学工业(9.5%),成为第三大支柱产业。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在反复调整中,最终在工业中所占比重略有上升,由1966年的6.1%和5.2%上升到1976年的7.3%和5.9%。从轻重工业结构来看,重工业在1967—1971年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最高为76%,之后开始逐年下降,到1977年,所占比重为71.8%,重工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依然很强。从所有制结构看,虽然全民所有制占比逐渐下降,但“市场禁锢”在辽宁工业中表现十分突出,甚至在这期间,只有全民和集体两种所有制形式。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看,多数产品表现为从1966年开始下降,1968年最低,然后开始逐年增长的状况。原油、化学肥料等产品产量增长最快,根据《辽宁统计年鉴1993》,原油从1960年的51.4万吨增长到1977年的278.1万吨,化学肥料由73.6万吨增长到250.7万吨。

1.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与成效。这一期间,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以工业企业管理权限下放为主要内容的放权改革,这是中国工业在1958年之后放权范围更广、力度更大的又一次探索。从1970年开始至1973年7月,中央下放给辽宁工业企业311个,原部属的130个中央下放企业中,大型企业68个、中型企业49个、小型企业13个。[7]放权改革对辽宁工业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推后,工业生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促进了“五小”工业的发展。

放权改革虽然提升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但出于地方自我利益的考虑,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发展地方工业,导致國有大中型企业的下放出现了很多问题,下放层级越低,问题越突出。由于投资减少,导致企业设备革新、技术改造的欠账越来越多,致使经济效益不乐观。与此同时,地方的“五小”工业在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发展起来,以沈阳最为典型,据1972年11月末的数据统计,沈阳市内五个区的区、社、街工业企业共有854个,产品品种2211种,比1969年增长2.77倍,比1971年增长1.37倍。[7]

2.逆境中的发展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思潮给辽宁工业带来了冲击,但在此期间,辽宁工业投资175.9亿元,建成重点项目222个,新增固定资产105亿元。这些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使辽宁工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有了进一步增长,而且还发展了一些新兴工业行业和新产品,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全省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新建和续建了一批重要项目,尤其是开发建设了全国大型的辽河油田、全国第一个大型石油化纤联合企业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等,为辽宁工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辽宁工业发展,尤其是1966年以来的工业经济发展,不难发现,辽宁工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制性、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从几次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可以看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渐显现,以指令性计划的方法调节国民经济是有局限性的。从工业结构上看,国民经济及工业经济内部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工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主要依赖于对工业的大规模投资和对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辽宁对传统重化工业的路径依赖与农业、轻工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工业经济效益出现滑坡趋势。不顾客观经济规律,没能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片面追求高指标和高速度的盲目投资,导致投资效益递减。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供销一体,企业不讲经济核算的运动式、会战式发展方式,导致消耗升高,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摆在辽宁工业发展面前的重要问题。

三、改革开放后辽宁工业调整改造(1978—2002年)

1978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尝试,成为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在改革开放后三四十年间,中国工业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由于没能及时转换发展方式以适应发展环境的变化,改革开放后辽宁工业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凸显,使辽宁工业经济一度陷入增长衰退的困境,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下降。尽管如此,从辽宁工业平均增长来看,依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市场化改革探寻阶段辽宁工业的相对衰退(1978—1991年)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十几年间,辽宁工业在高速增长中陷入周期性衰退。其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长大起大落,增长速度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工业中所占份额连续下降,将辽宁老工业基地带入增长衰退时期。由于统计上工业行业分类和行业范围的变化,为了延续前面对主要产业状况的分析和后续我们对更为细化的产业结构的分析,我们将这个阶段分为两个小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1984年,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工业体制改革时期;第二个阶段是1985—1991年,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的工业发展时期。

1.“放权让利”为特征的工业体制改革(1978—1984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对国民经济调整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根据中共中央这一精神,辽宁以全面拨乱反正、调整国民经济以及推进农村改革为重点,进入了调整和改革的转变时期。

根据《辽宁统计年鉴1985》《辽宁统计年鉴1993》等相关资料,辽宁工业总产值,虽然按当年价格的绝对值来看,一直呈上升态势,从1978年至1984年分别为370.4亿元、388.5亿元、444.0亿元、449.1亿元、486.3亿元、527.0亿元、612.1亿元,但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0年和1981年的产值几乎持平。如果从不变价格看,1981年则表现为负增长,这是除了重大环境因素影响时期外,在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中辽宁工业首次表现出的负增长。也有人将这个时期的负增长认定为是辽宁工业开始出现衰退的标志。从在全国所占比重看,虽然个别年份上下有所波动,但大趋势是呈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8.7%下降到1984年的8%。从工业结构来看,机械工业、冶金工业、石油工业为占比前三的主导产业,纺织工业增长较快,由占比7.4%上升到12.1%,食品工业呈上升后小幅下降态势。从轻重工业结构来看,轻工业比重逐渐上升,由1978年的26.7%上升到1984年的35.3%,重工业比重则逐渐下降,轻重结构得到改善。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全民所有制结构比重有所下降,由83.6%下降到75.8%,集体所有制结构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1980年开始,不再是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一统天下。

从主要工业品产量来看,《辽宁统计年鉴1998》等相关资料显示,除了原煤、化学肥料外,基本上都呈逐年上升态势,布、自行车在1984年略有下降,原煤表现出先下降再上升态势,最低点在1981年。化学肥料1979年产量为300多万吨,在1980年骤减之后,一直保持在70万吨上下浮动的产量。

从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看,除个别年份有波动,在1978—1983年大体都呈下降趋势,1984年略有上升,最高值都在1978年或1979年,这也与辽宁工业总产值变动吻合。

这一时期,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放权让利”,即企业对新增收益的部分拥有支配权,以此激励企业职工和管理者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进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按照国家部署,辽宁也开展了以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为特征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从1979年到1980年上半年,辽宁分三批、对262个国营工业企业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3]595改革从企业外部的简政放权到企业内部的领导体制、分配体制、经营方式等,甚至部分中小企业和亏损企业试行了工业经济责任制的承包经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试点企业普遍有了积极性,形成了内在的发展动力。从1981年开始,陆续在全省工商企业中扩大了试点范围。1984年,辽宁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基础上又增加三條,成为放权改革的“十条规定”。在放权的同时,实行了“利改税”改革,1983年,辽宁对4121户国营企业开征了国营企业所得税,企业大部分利润通过征收所得税的办法上缴国家。1984年又进一步实行了全面的以税代利改革,其中设置了“调节税”。“调节税”没能营造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反而使企业间“苦乐不均”“鞭打快牛”问题更加突出。围绕工业企业改革,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在初步进行。

这次的“放权让利”中放权主要体现在微观经济体制的改革,虽涉及部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但尚未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市场化改革,也未改变政府与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但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并且实现了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部分转换,为后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利改税”初衷是要让企业的独立经营在稳定的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下进行,企业自负盈亏,并能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虽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出现了各种问题,但它的实施引起了人们对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的重视,同样也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国企改革奠定了基础。

2.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与“东北现象”凸显(1985—1991年)。改革开放初期,尽管辽宁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但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1985年,辽宁工业总产值为715.07亿元,位于江苏、上海之后,居第三位,生铁、钢、成品钢材、纯碱等工业品产量居全国第一,机床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建材、化工等行业在全国居前列。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辽宁工业经济衰退趋势进一步延续,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开始被关注。辽宁当时的工业表现为:工业经济效益下降,国有企业发展面临困境,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结构老化,工业产值在全国所占份额逐渐下降,位次逐年后移,“东北现象”开始凸显。

根据《辽宁统计年鉴1993》《辉煌的岁月——辽宁60年回眸》等相关统计资料,这一时期辽宁工业总产值,虽然绝对值保持连续增长,但在全国的比重连年下降,由1985年的7.36%下降到1991年的5.8%,1990年工业经济增速最低,只有2.4%。1990年增速突然下降与1985年经济过热和应对1988年严重通货膨胀而开始实施压缩投资规模、控制信贷规模、抑制通货膨胀等宏观政策因素有关,也与工业本身因技术、设备等历史欠账而表现出的周期性衰退有关。从轻重结构看,轻工业比重呈现先升后降趋势,重工业则反之,重工业比重维持在67%—71%左右。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国有工业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1991年又略有回升,集体工业比重逐年上升,1991年又略有下降,以个体工业为主的其他工业呈逐年上升态势。

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采掘业、原料工业在工业中占比都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原料工业在工业中占比最高。加工制造业时升时降,总体趋势表现为下降,这也与这一时期加工制造业企业的表现相符合。根据《辽宁统计年鉴1993》相关数据计算发现,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占比高,在20%上下,总体呈下降趋势,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占比低,在10%上下,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

从主要工业品产量来看,沙、布、机制纸及纸板、水泥、化学肥料、汽车、移动手持电话等多数产品产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基本上是1988年产量最多。原煤、原油、成品钢材、平板玻璃等产品产量则一直呈增长态势。

从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看,总体效益水平明显下降。《辽宁统计年鉴1983》相关数据显示,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产值先下降,1989年上升之后再下降;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利税和产值利税率都逐年下降,均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每百元工业总产值占用流动资金则表现为上升后小幅下降的态势。

198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主战场由农村转向城市,工业改革(企业改革)成为中心。工业孕育着最具革命性的生产力因素,以工业领域为突破口和主攻点逐渐打破计划经济的一系列清规戒律。1985年,辽宁全面启动经济体制改革,着重在搞活企业、价格体系、工资制度三个方面改革,同时强调搞好流通、财政金融、科技文教等方面的改革。从1987年起,以“两权分离”为重点,改革主要针对国有企业采取多項措施:对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对国有小型工业企业实行租赁经营责任制;对少数有条件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实行股份制试点;组建企业集团,做大国有企业。[3]635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初期对扭转工业经济下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开始触及产权制度改革问题,但同时也出现了短期行为,并且存在内在的制度性缺陷。中小企业的租赁经营责任制有利于企业的“两权分离”落到实处,调动了承租者和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但同样会有一些问题,由于租赁主体的多元化,难以长期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有时候企业经营会短视化。而股份制试点因财产关系明晰则有效解决了企业的产权问题,增强了企业活力,为后来的股份制改革积累了经验。组建企业集团尽管提升了企业整体竞争力,但也由于政府介入过多而产生搞形式、走过场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时期沈阳市防爆器材厂破产成为全国首例破产倒闭案例,对企业破产制度的建立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市场化改革完善阶段辽宁工业的调整改造(1992—2002年)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创新阶段,全国都在朝着市场化改革的构建与完善阶段迈进。而这段时期是辽宁国有经济由多种因素形成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时期,国企遭遇了历史上“最困难的十年”。这一时期,辽宁努力探索以国有企业改革调整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工业保持着一定的增长速度,经济更加多元化,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一定进展。

根据《辽宁统计年鉴1998》《辽宁统计年鉴2003》相关数据,从辽宁工业总产值的变化来看,1996年之前为上升态势,1997年有所下滑。由于从1998年开始,统计口径有变化,因此,无法作连续分析。1998年之后,增长的最高点在2000年,比上一年增长25.3%,2001年大幅下降之后,2002年有所回升,长周期来看,2001年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结束上一个增长滞后周期转向振兴的转折点。从轻重工业结构来看,除1993年外,重工业的比重逐年上升,在2002年有所下降,轻工业则相反。

所有制结构巨大变化是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特征,纯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比重逐年降低,到2002年只有19.9%和5.3%,其他工业比重上升到70%以上。由于这一时期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开始变化,国有企业不再是单一所有制,开始转向股份制,如果从1996年以来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比来看,国有工业的比重并没有剧烈下降,只是由70.7%下降到62.4%。

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根据1993—2003年《辽宁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整理,发现原料工业占比最大并逐年上升,采掘业小幅上升,加工制造业相对稳定在30%,上下浮动1到2个百分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大体呈下降趋势,2002年有所回升,这与轻重工业占比的变化趋势吻合。

从主要工业品产量来看,根据《辽宁统计年鉴2003》《辉煌的岁月——辽宁60年回眸》等相关统计资料,自行车产量变动较大,由1992年的125.9万辆下降到2002年的2.2万辆,这与消费结构升级有关,汽车产量呈上升态势,也与辽宁这个产业的实际变化有关。原煤、原油、平板玻璃、化学肥料、机制纸及纸板、移动电话手持机等产品产量基本都呈先上升,1996年达到最高后下降,个别产品2002年又有小幅上升的态势。发电量、钢产量则一直呈上升态势。布、金属切削机床呈下降趋势,1998年最低后又开始上升。

从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来看,纵向看,全员劳动生产率有大幅上升,但横向比较来看,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1991—1995年辽宁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70%,成为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下滑的重要标志。[3]839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产品销售率、总资产贡献率大体呈上升趋势,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工业增加值率时升时降,没有明显变化规律。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负,表明工业企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效益极差,而这主要源于国有企业效率低、效益差等。总的来看,辽宁工业企业效益不高。

由于辽宁一直承担着国家部分指令性价格工业品的生产,直到1994年才真正取消。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辽宁经济体制改革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真正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及工业结构的表现实际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相互掣肘、相互较量的结果。这种较量体现在了工业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的改变,但在这场较量中计划的因素表现更强烈,工业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改变。因此,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工业的经济效益下降也就不足为奇。这种囿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所带来的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表现得更加突出,国有企业在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甚至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这一时期,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辽宁国有企业发展困难重重,20世纪90年代表现尤为明显。到1997年,全省国有工业企业已经连续3年净亏损,当时的92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491家,亏损面高达53%,一批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3]698截至1999年,辽宁地方国有工业企业就有160万产业工人下岗。[8]99因此,中央在辽宁首次提出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任务。

改革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三改一加强”,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同时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改善企业发展外部环境。通过实施“结构调整、外向牵动、科教兴省”的三大战略,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来扭转国有企业发展困局。经过3年,辽宁国企改革脱困任务基本完成,企业效益提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扭转了连续57个月净亏损的局面,到2000年,实现利润117亿元,企业制度创新开始启动,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效益提升而带动整个工业经济增长的同时,辽宁工业发展中的深层次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并未解决,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任务依然艰巨。

四、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下辽宁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2003年至今)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东北振兴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04年,辽宁出台了指导振兴的纲领性文件《遼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自此拉开了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大幕。东北振兴以来,辽宁工业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0年之后,又断崖式下滑,实施东北再振兴战略后,工业发展得到调整。在这个过程中辽宁一直不断探索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则任重道远。

从工业总产值来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的态势。根据《辽宁统计年鉴1998》《辽宁统计年鉴2008》,最高点出现在2013年,之后开始下降,2016年达到最低后,2017年又少许上升。纵观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率,振兴伊始,2004年增速最快,为40.7%,之后开始下降,在2012年之前,增速都在15%以上,甚至是多数年份在20%以上,但2014年、2015年、2016年则为负增长,2017年开始向好。工业增加值在全国占比则表现为从2003年开始逐渐上升,直至2012年开始下降,到2017年仅占全国2.52%。从轻重工业结构来看,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辽宁重工业进一步得到强化,表现出明显的结构刚性,重工业比重基本上都在80%以上,2017年最高为86.2%。从所有制结构来看,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比逐年下降,到2013年,比重只有23.5%,之后所占比重开始上升,到2017年,所占比重达48.7%。

从工业主导产业结构变化来看,农产品加工业所占比重表现出时升时降的不断调整过程。根据2004—2018年《辽宁统计年鉴》,原材料工业表现为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由2003年占比43.8%调整为2017年占比39.7%,其中石化工业体现出两次下降周期,第一次是2003—2009年的下降周期,第二次是2011—2017年的下降周期;冶金工业占比相对稳定,个别年份有小幅上升和下降,但基本都维持在20%和23%之间;建材工业表现为上升后再下降的趋势,最高点出现在2013年。装备制造业除个别年份有调整外,大体呈上升趋势,占比由2003年的26.7%上升为2017年的34.6%。

从主要工业品产量来看,根据《辽宁统计年鉴2018》,发电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钢、成品钢材、水泥、平板玻璃、原煤、汽车等产品产量也都大体呈上升态势,除个别产品在2015年之前有所上升外,纱、布、化学肥料等产品产量则大体呈下降趋势,金属切削机床呈先上升后下降态势,移动电话手持机产量变化较大,从2003年的59.1万部增加到2017年的259.53万部。

从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来看,根据2004—2018年《辽宁统计年鉴》,总资产贡献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在2013年之前呈上升态势,之后开始下降。资产负债率各年表现时升时降,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3年的58.8%上升到2017年的64.9%,表明企业财务风险越来越高。产品销售率除个别年份有调整外,大体呈上升趋势。

(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推进辽宁工业发展(2003—2013年)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工业发展进入了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形成阶段,这一时期正处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发展时期,辽宁工业也经历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工业结构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从统计数据上来看,老工业基地振兴前10年是工业快速发展的10年,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增强,规模和效益得到提升,结构得到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比2002年末提高8.2个百分点。企业技术和研发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44家。工业新产品开发取得重大突破,累计完成新产品开发61000项,其中12500余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振兴东北战略提出之后,国家给予东北很多振兴政策和大量资金支持。2005年,《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发布,2007年,国家《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发布,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振兴期间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对东北制造业行业实行增值税转型试点、减免国企改制债务负担、资源枯竭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煤炭塌陷区治理等实质性内容。在投资方面,在启动的东北振兴首批100个项目中,辽宁省有52项,占项目总数一半以上,总投资额442亿元。在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第二批国债197个项目中,辽宁省有92项,约占项目总数的46%,总投资额221.68亿元,覆盖制药、冶金、船舶制造、机械、化工及生物工程等领域,具体落实到鞍钢集团、中国一重集团、沈阳机床集团、大连机床集团等国有大企业。这些项目和投资对推动辽宁经济走出低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投资和项目并没有使辽宁走出依靠传统重化工业和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模式。因此,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工业结构表现出结构刚性,工业“重型化”日趋增强。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辽宁工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探索(2014年至今)

尽管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辽宁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种发展很大一部分是靠国家投资拉动的,内在工业增长动力不足,而且从政策绩效和经济指标变化趋势来看,无论是政策的直接效果还是溢出效益都在逐年递减。因此,当全球重化工业进入下降周期,中国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时,辽宁重化工业所表现的日趋增强的结构刚性导致地区工业经济开始出现下滑,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再次凸显。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包括辽宁在内的东北经济呈现集体下滑态势,有人甚至称为“断崖式下滑”,“新东北现象”再次引发人们关注。

为巩固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成果和破解发展难题,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此项《意见》的实施,并没有抑制住东北经济继续下滑的趋势,2016年辽宁工业增速再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5.2%,辽宁成为全国唯一一个GDP负增长的省份。鉴于东北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国家政策再次加码,201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印发实施,标志着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全面启动。201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辽宁经济总量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工业生产结束了长达33个月的负增长,工业经济筑底企稳,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截至201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行业和主要产品增长面超过50%,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27.3%。在重点跟踪的68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4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达64.7%。私营企业增长加快,增加值增长18.0%。[10]此种增长态势能否保持下去并形成常态,开启新一轮的辽宁振兴,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五、结语

纵观70多年工业发展历史,辽宁工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一是辽宁工业发展的历程,其实就是在不断突破体制机制束缚的历程。在老工业基地建立之初,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就伴随而生。不可否认,在当时的特殊国情下,这种体制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体制机制的矛盾冲突开始显现,于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辽宁工业发展开始有意识地渐进地突破一些体制机制的束缚,使工业发展开始转向初步振兴,尽管有所突破,但制约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并没有彻底消除,一个与市场完全对接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现象依然存在,行政干预和选择的后果会在经济低迷期充分体现出来,因此,辽宁振兴出现反复也就不足为奇。

二是辽宁工业结构的演进与形成有着明显的资源依赖性和结构刚性。70多年来,从工业结构演进来看,辽宁工业结构一直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结构优化调整较为缓慢,从工业结构看,重工业一直占有60%以上较大比重,甚至有时候達到80%以上,重化工业特征较为明显。从主导产业和资本存量来看,基本上冶金、石化、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稳定地居于主导,工业产业间的存量流动微乎其微。这种结构刚性,造成工业产出效率低,流畅的资源配置较难实现。在主导产业中,原料工业在工业中占比一直都在30%以上,甚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在40%以上,工业的兴衰对资源有着明显的依赖性。在中国工业化持续深入发展阶段,辽宁的工业结构依循资源禀赋、资本存量、体制特征、工业文明传统和国家战略等因素构成的“路径依赖”,具有明显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重型结构刚性。[3]855

三是技术创新在工业发展和结构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工业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外延式的工业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长期以来,辽宁工业经济出现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技术创新,相对来说,发展较好的时期也是工业技术创新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缺少技术革新与改造的激励机制和积极性,尽管当时也在搞一些技术创新运动,但在外延式经济模式主导下,这种技术创新运动也只限于局部的变动,并未实现整体工业的改造升级。改革开放之后,辽宁虽然加大了技术改造和投资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老化所带来的问题,但技术改造也多属于“抢救式”“填平补齐”式的改造,也没有实现整体脱胎换骨。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大规模、实质性的技术革新依然未能实现,作为工业中流砥柱的传统产业技术创新依然匮乏,新兴高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型特点也没有完全显现,工业结构转换动力不足,技术创新难以在辽宁工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根本性作用。当前,人们已经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并做出积极的努力,这将对推进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顾70多年工业发展历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辽宁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百业凋零、百废待兴,到1958年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1988年突破千亿元,2005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到如今的两万多亿元,工业实现了几百倍的增长。辽宁工业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工业体系建立及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辽宁工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老工业基地由兴建、辉煌发展、调整改造、振兴到再振兴的工业变迁史,它记录了在中国国情下老工业基地形成、演变的兴衰历史进程,它是一部探寻有关老工业基地演进的良好素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辽宁工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压力,未来应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努力实现技术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任慧英,赵子祥.辽宁五十年成就事典[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2]戴伯勋.老工业基地的新生[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

[3]鲍振东,李向平,王宝民.辽宁工业经济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袁宝华.第六章 东北工业部与新中国工业的起步[J].中国经贸导刊,2019,(3):73-77.

[5]刘毅杰.邓小平在“一五”时期对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的重视与关怀[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52-354.

[6]于在海.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足迹——档案印证辽宁工业60年发展[N].中国档案报,2010-01-01(3).

[7]石建国.“文革”时期放权改革对东北工业的影响[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5):74-82+127-128.

[8]宋冬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

[9]李淑梅.十年磨一剑  辽宁工业发展大提速——访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兵[N].中国工业报,2012-09-19(A04).

[10]2019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综述[EB/OL].http://www.ln.stats.gov.cn/tjsj/sjcx/jdsj/201907/t20190726_3538676.html.

责任编辑  魏亚男

[作者简介]温晓丽(1980— ),女,辽宁大连人,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

本文系2019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委托项目“新时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项目批准号:L19WTA036)的阶段性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