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作文课堂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4-05-08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作文的可读性。因此,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在作文课堂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现在的社会是兼容并包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更要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它面向更多的人,进而用文化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

小学阶段是培养三观的重要时期,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这对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中渗透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以及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意义重大。

2.在作文课堂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2.1 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底蕴深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球逐渐变成了“地球村”,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慢慢走出国门,很多国家掀起了汉语热。然而,在我们国内,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却并不乐观。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为了改变传统文化式微的现状,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小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怎么做呢?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借助游戏,也可以组织课内外活动来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词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朗朗上口,方便记忆和阅读。各地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古诗词,而且篇幅不少,内容和形式也很丰富。小学低年级涉及到的古诗词较少,可是到了高年级,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大,古诗词也多了起来。教师可以在课下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让学生把自己了解的知识分享出来,互相学习。可以某个节日为主题,让学生说与其相关的古诗词,如说到“重阳节”,学生可能会想到孟浩然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李清照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等诗句,学生分享完毕,教师可以再继续引申,讲解与重阳节有关的风俗、典故等。

2.2 利用传统文化积累素材

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课堂外有更多有意义的传统文化素材值得师生去探索。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寻找所读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将其积累下来,进而运用到写作当中。另一方面,生活中也有许多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挖掘,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第一堂写作课”写一篇作文,这个话题不仅符合第一节课的主题,还能适当降低写作难度,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魅力。这样,学生会发现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思路也会变得清晰,不会再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学生的写作素材主要来自两方面:阅读书籍和体验、感悟生活。因此,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认真观察和积累,遇到好的文章和精彩语句、段落及时记录,供日后写作时使用。此外,对于甘肃学生来说,春天挖野菜,夏天摘桃子,冬天卖软儿梨等就是最好的实践活动,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生产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了认识和感悟,写作时才会得心应手,才可以避免说假话、说空话。

总之,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合适的情境,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打破常规写作教学模式的限制,合理利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