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小学情境作文教学法

时间:2024-05-08

陈潜

情境教学法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提高其听、说、读、写能力的一种方法。在新课改背景下,情境教学法以灵活多变的课堂形式、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小学作文教学是大势所趋。

情境教学法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系统的理论支持,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掌握各种信息渠道和技术技能,采用“组织学生体验生活”“实物展示”“声音、图片演示”“表演”和“诵读”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图、文、声、影并茂,丰富课堂形式

在讲解课文时通过图片、影视片段、音频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时,可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问问家长是否听过或者会唱这首歌。这样做,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背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家长的讲解中体会这首歌表达的情感。

课堂上,教师第一步先了解学生从家长处得到的反馈,并让学生自由发言,听听他们的感想。第二步,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提问:“从这首歌里,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让学生口头描述听歌时的所思所想。第三步,教师继续提问:“这首歌的歌词里描写了哪些事物?”教师可以播放制作好的幻灯片,将歌词中描绘的事物标注出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出现了哪几种颜色、涉及哪些事物、哪些动词用得好、哪句用了拟人修辞。最后,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文章描绘的场景中,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场景。

学生爱热闹、好奇心强,图、文、声、影并茂的课堂形式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心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掌握学生心理,不惧权威,敢于“挑刺”

现在的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多,獲得信息的渠道也多,从小便有自己的想法,叛逆心和好胜心强。教师不要压抑学生的这种心理,可以顺应并利用,让学生给名师名篇、经典名作“挑刺”,培养学生不惧权威、独立思考的意识。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负荆请罪》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查找资料,读一读《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原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蔺相如、廉颇二人的身份、性格差异、人生经历三个角度分析人物,启发他们思考作者司马迁是站在什么角度写两个人物的,是否预设了立场。以《史记》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这样的思考对学生而言无疑是大挑战,但同时也是学习的良机。

三、善用生活话题,紧跟时代潮流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一件具体的事。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组织情境表演,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现场观察并写作。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最近的热点话题,将学生的讨论激情转化为写作热情。

四、诵读经典作品,体会语言之美

古诗词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诵读十分重要。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古诗两首》中的《江雪》时,至少要诵读五遍诗歌。第一遍,明确诗中所写的时间、地点、人物;第二遍,体会诗中酝酿了什么情绪;第三遍,明确哪些字体现了这种情绪;第四遍,让学生描述景和人传递出的情绪;第五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中的景象。诵读并不局限于古诗词,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声韵美和节奏美,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畅想,构建意境。

如今,情境教学法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但如何使这种教学形式与课堂教学结合得更紧密,仍需广大教师不断探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