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分析

时间:2024-05-08

范丹

小引:与一般的阅读形式不同,整本书阅读不再是碎片化的阅读,更加注重阅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锻炼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整本书阅读教学逐渐进入我们的视线。思维导图在整本书阅读中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理清脉络,全面形成完整的思维认知,并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有效运用。本文主要针对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展开分析,以供参考交流。

新课改背景下,倡导由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成为阅读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名著不同于教材中的短篇,它的篇幅长,字数多,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阅读计划,通过写阅读笔记督促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科学高效地开展整本书阅读,就应该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通过引入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改变以往的閱读教学局面,锻炼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以学生为主体,形成完整的思维认知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整本书阅读,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构建相应的认知框架,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着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思维导图将作品相关信息清晰明确地记录下来,一目了然,更符合学生的形象化思维特征,并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促进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不断地对新旧知识再加工,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融入了新的知识,这是对知识的内化过程,学生在这样完整的思维过程中,形成了更好的思维认知,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例如,统编版初中语文《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代表作品,学生已经阅读了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就要引导他们主动阅读这部作品,这部回忆性散文集,有更多作者关于往事深情的回忆,并时不时插入对现实的议论,描写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可以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丰富且真实的内心世界,明白其对当时现实封建社会的讽刺与批判。

二、理清脉络,全面了解作品

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在学生初步阅读整本书后,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作品的信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理清作品脉络,归纳各种信息,可以全面梳理、了解这部作品的写作背景、情节内容、人物形象、感悟收获等。学生可以通过下载绘图软件制作思维导图,也可通过手绘的方式制作,这些制作出来的每张思维导图都体现了学生的智慧,可以综合呈现整本书的相关信息,全面认识了本书的整体架构,不再是停留在知识表面的浅层的形式化阅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例如,对于《骆驼祥子》这本必读名著阅读丛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关于作者老舍的简介、主要文学作品等这些文学常识,对祥子、虎妞、曹先生、小福子等人物角色的分析,还有祥子“三起三落”的故事发展,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思想感悟,反思其中深刻的社会意义。这样,借助思维导图对整本书开展系统的分析整理,学生就可以归纳总结所有与作品相关的内容,对这部作品产生整体的认识。

三、小组头脑风暴,开展自主合作探究

在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谈论研究,绘制更丰富全面的思维导图,每个组员分工明确,系统概括作品中的相关信息,并且针对作品的细节和主旨分析,各抒己见,将各自的个性化思考表达出来,大家集思广益。在这样活跃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也更愿意参与进来,最终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的阅读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中有的组员负责查找搜集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资料和作品,有的负责对“与朱赫来相遇”“认识冬妮娅”“车站邂逅”等几个典型故事重点阅读,最终共同分析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人物形象。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到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这一思维工具更好地了解作品,理解作品,品味作品,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