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辽宁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研究

时间:2024-04-24

荣宏庆 史苏 王宇

[摘 要]重大技术装备在国民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深入分析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指出辽宁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辽宁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的对策。

[关键词]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407.4;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8)10-0046-04

一、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重大技术装备是为满足国民经济不同部门发展及国家安全需求而制造不同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装备制造及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在高档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大型工程机械等方面拥有一大批骨干企业,如大连船舶重工、沈阳机床等。近年来,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在发电、数控机床、输变电等方面发展有一定的突破,在技术层面逐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能够集中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科技水平及综合实力。大力发展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向着中高端的方向发展,对建设工业强省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二五”以来,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在产业结构调整、设备研发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打下坚实基础。“十三五”时期是是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期[1],在“十三五”期间,装备制造业作为辽宁省支柱性产业的地位要得到进一步增强。据统计,2015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达到11587.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789.1亿元[2]。2016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1%,与2003年相比,提高近10.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居全国第十位,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13%[3]。在此期间,辽宁省凭借良好的发展基础,重点发展一系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高端装备产品),其在装备制造业中的比重明显提高。例如:智能装备产业在自动化成套装备、中高端数控机床等方面发展迅速,在国内已经居于前列。与此同时,在“十二五”发展时期,以企业作为发展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互结合的重点技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得到相应的完善。2015年,辽宁省具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2户,省级技术中心有294户,一大批拥有国际水平的新产品研发成功,逐渐打破国外公司长时间技术垄断的现状[4]。在2015年,辽宁省约有60多个重大技术装备项目获得省政府部门财政资金的支持,重点促进该行业的创新发展。而在“十二五”发展时期,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一共完成70个海外并购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0.52亿美元[5]。例如:瓦轴集团并购德国具有长时间发展历史的KRW轴承公司,开国内轴承行业进行国外的并购先河。

二、辽宁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存在的不足

1.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总体上有待提高核心竞争力。从技术水平方面分析,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总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智能化及信息化水平均比较低,产品生产成本却比较高。尤其在核心技术方面,依然受到国外具有先进技术水平公司的制约,在国内制造业500强排名靠前的沈阳机床、瓦轴集团等企业的现状也不容乐观。从产品档次视角分析,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全行业发展比较缓慢,主要指标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不高。现阶段,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重大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有待提升,技术难度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明显不足,高新产品更新速度比较缓慢,产品档次不高成为影响龙头企业及优势品牌发展的因素,直接阻碍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从制造质量方面分析,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依然存在可靠性不高、精细化程度低等问题,机床制造业能够为装备制造业提供所需的装备,它依托大量的高精度、高性能轴承,例如:大连机床集团一年可以生产五万多台机床,要由国外进口几十万的轴承[6]-[7],而基础零部件直接影响一个行业的发展水平,这恰恰是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弱项。

2.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总体未实现资源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从能耗角度分析,辽宁省作为一个能源大省,也成为消耗能源最为严重的省份。在辽宁省经济及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阶段,节能指标是难以实现的指标。从資源利用角度分析,能源消费组成是原煤、原油,依次占69.8%、27.5%,天然气只有1.8%,水电只占0.9%,低碳经济比重偏低[8]。从生产性服务业角度分析,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世界平均水平为64%,中国占40.1%,辽宁省仅占36.6%。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贡献比较大的交通运输、金融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只有23%。其中,以金融业和装备制造业之间的矛盾最突出,由于金融业发展比较滞后,导致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研发资金不足,企业迫于竞争压力,会把大部分资金用在扩大再生产方面,难以顾及新产品研究与开发。

3.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总体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存在产品技术对外部的依存度比较高、高端装备发展比较滞后等问题。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对比优势也表现在装配环节,总体处在装备产品加工阶段。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单项技术有的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但成套装备技术依然处在中端、低端水平。从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视角分析,材料、液压、机械等均属于该行业的基础技术,由于长时期形成的条块分工现象,并未开展共性技术的联合研发及成果分享。而附加值比较高的核心关键零部件,大多向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采购,这也是制约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升级发展的瓶颈。而核心元器件、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缺乏,会导致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产品可靠性、性能存在一些问题。

三、辽宁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的对策

1.合理确定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定位。从经济发展方面分析,我国经济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它对装备制造业升级发展、技术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经济劳动能力最强的一种产业,在经济链上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国际发展经验分析,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能够为不同行业提供技术装备战略性产业。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可知,缺少强大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很难顺利完成工业化,更无法实现现代化。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对于辽宁省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辽宁省依然存在科研投入不足、产品结构低端等问题。除此以外,还存在一次能源消耗比重比较高的问题,特别是高污染煤炭及石油的使用。因此,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要确立升级与协调的战略定位,以高端智能制造带领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从实质上实现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打造中国装备制造业之“芯”。

2.全面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联动发展。从辽宁省的产业结构看,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特定条件的限制,这就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坚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走城市化带动工业发展的道路,实现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据沿海经济带总的定位要求,打造以沿海产业带、城市服务区为基调的主体功能区,恰当处理现代服务业与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关系,区域上实现协调发展。一方面,必须加快产业区的提档升级,进一步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迅速集聚,展现出辽宁省发展特色。另一方面,必须全力推进港口物流区与主体功能区的建设,进而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为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功能体系,进一步加强配套产业的发展。此外,必须充分发挥辽宁省港口与临港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优势,重视发展配送运输、航空运输等服务业,进而降低企业交通运输所用成本,组成具有特色的现代物流集聚区。

3.促进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能够为其他产业提供所需的生产装备,装备类的能耗、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产业的质量及产品性能,产品对于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对环境污染程度也是影响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必须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所提供的产品在技术层面做到高效、节能、少污染。要实现产业经济增长、降低消耗,重点在于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向着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也要注意扩大重大技术装备生产规模,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集中度及规模效益。从产业选择方面分析,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必须重视与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进一步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进而培育新兴产业发展。

4.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想要实现重大技术装备的创新,单纯依靠一个单位或系统很难实现,需要整合行业、企业等资源,突破制约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从而提升设备技术研发能力。进一步完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服务体系,在产业链上准确发力。建立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共享技术创新与测试平台,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平台可以通过牵头成立联盟、协会等形式,组成具有重大技术装备制造所必需的生产性服务。重视加强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在智能制造、先进机器人等领域进行重大技术攻关,尽可能打破辽宁省在智能控制、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的瓶颈。辽宁省相关部门也要大力支持,培育一大批精、专、强的企业,从而解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关键零部件依赖外部进口的问题。要逐步完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研究成果的共享机制设计,支持各地企业、科研机构、高效等组成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联盟,进而打通产业链。除此以外,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未来需要向着低能耗、高速的方向发展,将信息技术用于装备创新研发阶段,推进装备制造业向着绿色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机械设备等实施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产品、工业等设计与开发水平,进一步降低能耗。

5.因地制宜创建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建设的创新平台。制造业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形成方式多样化,辽宁省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创建要根据已有的产业集聚基础及产业集群进行引导及扶持,全省装备制造业努力是向国际前市场延伸。一是使用本土发展或者移植发展。形成战略基地能够根据内生力在本地区自发形成,此种基地形成对于本地区发展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发展工程较为缓慢。也能够根据外生力促进构成,利用企业转移及移植构成。此种方式能够节约时间,对于落后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创造环境发展自身本土战略基地的过程中,充分使用国际产业转移有利的时机,根据装备制造业核心企业及主导产品,利用招商引资促进战略基地的持续发展。二是根据工业园区创建战略基地。工业园区不仅能够在空间中为基地创建提供基础设备、政策扶持及体制制度环境,还能够促进销售、生产及研究、人才、资本及信息等要素的聚集。工业园区具有多种模式,比如将市场作为基础的特色园区、基于产业链优势环节的企业聚集;适应性技术企业集合发展的园区及根据现有及具备可能形成企业集群的区域,对区域产业进行重新定位,实现技术装备战略基地的创建。三是因地制宜选择技术装备基地发展途径。在某个产业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使企业之间能够合理分工,使企业之间合作及竞争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吸引全新的同类及企业进入,以此实现某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利用特大型国有企业的改制及改组,将非核心的配套业务分给独立法人公司。简单来说,也就是使大并且齐全的国企改革成为小而精的网络组织,与招商引资和企业迁徙相互结合,迅速发展为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对于基地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有力的支撑[9]。

6.全面打造辽宁互联网+技术装备战略基地模式及装备制造企业共享网络。现代技术装备战略基地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手工及劳动密集产业基地、独立设计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聚集基地;非独立设计产业基地,一般都是大企业为了能够适应市场和技术不断发展从而实施的弹性精专业生产经营模式,只从事具备优势的;独立设计智力密集型,其主要是根据当地科研力量及企业密切合作,以此提高基地中的创新氛围。装备制造业是一种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其行业体系较为庞大,并且产业链较长,品种类型较多。以发达国家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的经验,大小各种企业创建成为竞争合作及分工发达的共享网络,能够使市场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并且使外部交易及内部组织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使产业链套更加的紧密,企业在此种网络中共同优胜。装备制造业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创建的目标就是以大企业作为指导,所有企业实现共生。

装备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对自己所参与的价值链过程进行重新的审视,利用价值链的整合及分解,使自身的优势得到强化,从而为装备制造业中所有企业的共生提供内在的基础[10]。装备制造业企业要对传统投资方式进行完善,避免出现小而全及大而全的经营思路,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核心能力,利用战略联盟创建优势互补虚拟联合体,对企业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的稳固,从而为装备制造业中的所有企业共生提供组织保障。辽宁在教育培训、科技研发、商业物流、地理区位、金融服务、信息通讯及基础设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重点就是将此优势和装备制造业相互有效的结合,为创建基地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从而为装备制造业中的企业共生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姜秉霞.浅谈高端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经贸,2015,(20):48-49.

[2]王璐瑶.沈阳装备制造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7,(17):184-185.

[3]闫伟.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3):251,253.

[4]张金路.信息化下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8,(2):57.

[5]王婷婷,冉军.“一带一路”战略下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2016,(2):60-61.

[6]司林波,孟卫东.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绩效评价及政府作用力仿真研究——基于组合DEA模型和MATLAB仿真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5):55-64.

[7]万其凤.“一带一路”为轧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带来的机遇及其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6):120-122,124.

[8]史鹏,我国装备制造业能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5(7):8-10.

[9]任同莲.中国装备制造业跨国并购后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3):15-16.

[10]杨艳凤,马秋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国經贸,2016,(4):39-3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