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时间:2024-05-08

江苏省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 吴 苗

新课标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明确了要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决定和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创新力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的主要目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一、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新世纪的国际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广袤的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地球村”,作为地球村的村民,面临新的挑战和困惑,生存和发展成为个人和国家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小学生,承担着未来接班人的重任,从小培养自主学习、创新发展的能力。为此,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从知识的灌输中走出来,引导和培养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学会“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从课堂模式着手,改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确立“学生为主体”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乐园。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古诗词二首》时,对于《望庐山瀑布》的教学,改变给学生讲作者,给学生介绍作者简介、读诗、翻译诗歌的做法,而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或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如微课、微视频等的学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查询李白的生平和主要诗作,通过观微视频,与名优教师一起探讨诗境、诗理和诗意,运用相关资料或者网络资源的共享,查阅和了解庐山、香炉等,思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哪个字用得最生动……课堂上,对于作者的信息、诗集、诗作等的了解,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让给学生有表情地读一读、背一背、讲一讲对诗的理解和感悟等,课前自主先学,课堂自主交流,学生的学习不再消极和被动,而是主动、积极。语文学习如此,久而久之,在各门学科中,都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素养,为以后的学习和深造打下基础,也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为此,树立新型的人才培养观,首先从培养和发展自主学习开始。

二、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帮助学生积累自主学习方法

自主性是学生主体性凸显的根本属性,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转变育人观念以外,关键要构建自主学习模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积累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有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于教材中的额注释和插图,引导学生“先学”,初步预测文本内容,把握文本大意,了解情境,为深入思考和体会,做铺垫。如教学《走,我们去植树》时,让学生先看教材的插图,教师可以提出简单、直接的问题,如插图中几个少先队员肩扛铁楸、手提水桶,你们能猜出他们是去做什么的吗?待学生猜出“去植树”时,教师可以接着提问:能从插图中看出少先队员们在什么样的天气里,到哪些地方去植树吗?植树有什么好处……这样问题的设计,基于插图,也高于插图,利于学生自主观察图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更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其次,让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如《望庐山瀑布》《绝句》的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借助于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主要信息以及写作背景,为进一步把握诗的主题埋下伏笔。

再者,巧设问题,引发学生自主畅想。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不能靠教师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强加于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形象,展开联想,描绘生动的额画面。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的理解,让学生自主想象瀑布的特点,再用多媒体呈现出瀑布,增强生动性和形象性,让学生与自己想象的意境和意向是否吻合,再读诗句,从而体会和感悟更深。

三、设计自主探究的作业,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传统的作业,以抄写生字、词语、读背课文为主的作业,剥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主动性,也束缚学生兴趣的发展。为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改变作业形式,也是不可忽视的元素。

首先,不知课前“先学”的作业。预习是自主学习的主要环节之一,是课前的自主学习。课前的自主学习,设计科学合理的预习学案,是促进学生有效预习的前提。预习作业的布置,教师应设计刚性化、个性化的学案,通过画、写、疑、查、用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布置延伸性的作业,如阅读与课文教材相关或者相似的文章等。如学习了《第一朵杏花》后,让学生阅读观察类的文章,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教学了《三顾茅庐》后,让学生课外阅读《诸葛亮兵法》《诸葛亮传》《出师表》《诸葛亮的故事》等,这样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加深理解,也拓展和扩大了阅读面,更利于学生全面分析和了解三国全才诸葛亮。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的核心学科,教师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活动过程以及课外作业的布置等,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中心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善思、会疑等意识,逐渐提升综合素养,落实新课标理念,将新课改推向更深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