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历史真实中开掘戏剧性与共情性

时间:2024-04-23

如何处理红色题材创作的虚与实,是每一个创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创作者,自己也曾走过弯路,也有为了追求商业性可以说是“无奇不有”的涉猎,为了追求揭秘效果,更多地相信“野史”,一次次试探红色题材创作的底线,最终都被专家当头棒喝,甚至全盘否定。

在深刻反思之后,我意识到,红色题材的创作需要创新,更需要把握好“史实”这条底线。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有尊重历史真实,才能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

一、从史实中开掘戏剧性

红色题材的创作想要吸引更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首先要做的就是表演还原历史真实,满足观众的求知欲。王骥德在《曲律》中提出要“大实而小虚”,主张在历史大处要存其真实的梗概,而在细节上则不妨“损益缘饰为之”。

红色题材的创作更要抓住“大实”,因为真实的历史原本就很精彩,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井冈山朱毛会师、四渡赤水出奇兵,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件、人物,并不是因为戏剧作品有多么精彩,而是因为这些历史本身。

要做到创作中的“实”大于“虚”,首先就要走“进”历史,而不是走“近”历史。每部作品在创作之前,首先要翻阅大量的文献史料等书籍,走进革命现场包括遗址,采录与革命有关人物包括革命后代。只有这样才能让一场一景、字里行间都变成敲击到那个峥嵘岁月的键钮,史书上的生动细节成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有时站在一块石头面前都会热泪盈眶,从而使创作情感升腾到沸点。

在创作电视剧《开天辟地》时,我进行了近半年的历史学习,原本以为自己很熟悉每个人物,竟被老师的一个问题给难住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蒋介石四人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经过反复查史料才知道,毛泽东和蒋介石人生轨道的头一回交叉,是在1924年1月20日由孙中山亲自主持的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全”大会上。当时毛泽东既是中共中央执行委员,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蒋介石仅是坐在角落里旁听的列席代表。一个政坛风云,一个郁郁寡欢,两人谁也没有想到对方会成为自己一生的政治对手;周恩来与毛泽东神交已久,三次有机会谋面却交臂而过,直到1926年1月才于国民党“二全”大会前夕聚首广州,两人一起向陈独秀陈言,一起面对面地声讨制造“中山舰事件”的蒋介石,周恩来为此还遭到了蒋介石的软禁;时为川军旅长的朱德则跑到上海找到陈独秀要求入党遭到婉拒,于1922年10月辗转到欧洲才由周恩来介绍加入了党组织。这些真实的历史才是观众想知道的,要写好一部红色题材,就要有螺丝钉的精神,围绕着一个点,不断深挖不断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鸿篇中寻找到历史真实。

二、在生活中寻找共情性

将理性抽象概括出的主题立意审美化、艺术化,让编创者的观点和立意与当下的观众达到共情,才能使红色题材成为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精神大餐。无论什么剧都要面对观众,总得让观众知道作者想告诉他们什么,让他们从中能体味到什么,何况我们中国的观众更多还是习惯于通过检验情节和主题来接受和理解作品。

郭沫若在他的中期历史题材创作中,提出了“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认为艺术作品通过表现主观世界的真实性,来反映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似乎更符合中国传统审美对于写意的追求。在创作一部作品时,首先要琢磨这部戏的主题是什么,并不能把主题提炼简单地归结于主题先行。因为一部作品的成功不仅仅是依靠其表面的色彩及其故事的戏剧性,而在于作品对生命的理解,在于思想内涵,在于对作品哲学价值上的提炼,红色题材的创作亦是如此。这也是创作的难点,如何把难点变为亮点,则要从源头、历史和当下这三个方面着手。

1.追根溯源。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说: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创作建党百年献礼作品《三湾改编》时,便遇到了这个难题。应该说,多年来不少影视作品都涉及了这些问题,但只回答了是什么,而没有很好地回答为什么。在创作中,我们就紧紧抓住“为什么”这个问题,系统地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军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如何在军队中建立党组织?为什么把支部建在基层连队上?为什么要在军队里建立民主主义制度?为什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其实都在提问,最后在永新三湾的这场会议上,给了大家完美的答案。这就形成了本剧特有的亮点,在情节推动下而形成的思想高潮。

2.把历史事件放到广阔的背景中去解读。在创作共和国六十周年的献礼片《红色摇篮》时,经过多次研讨,我们首先确定了“建国建政”作为该剧的“主脉”,这条“主脉”就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发展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开辟、建立、走向繁荣到最后成为“马背上的共和国”的历程。抓住了这条“主脉”,就为这一时期所有重大事件和故事情节,诸如攻长沙、占吉安、打赣州、下漳州、宁都暴动、赣南会议、开国大典、宁都会议、查田分田、扩红运动、反腐倡廉、创办学校、金融斗争乃至五次反“围剿”,都穿上了一条红线,党内的争论和冲突也找到了一个点,这就是在革命理想、革命原则、革命宗旨一致的前提下,在夺取政权、建立政权、保卫政权、巩固政权、发展政权等方面的认识上的差异和分歧。因为这部电视剧的创作与以往不同,它是电视剧《井冈山》和《长征》的承接,填补这一空白,使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形成一幅完整的历史长卷。但在创作中并不满足于以史说史,而是把视野进一步放大,除了中央苏区,还要涉及到其他根据地。此外,中共中央在上海的活动直至迁移中央苏区,日本法西斯“九一八”“一二八”前后的侵略行为等大事件都应在剧中有所展现。在故事构建搭建上,将以时间轴为基准,多空间多层次地平行推进,以形成重大革命题材特有的叙事风格。

3.关注时代需要。历史没有剧本,但有自身进行的逻辑。电视剧《开天辟地》所要再现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社会有史以来动荡最激烈、斗争最尖锐、变化最深刻的时期。毛泽东经历了整整两年时间的近乎心力交瘁的自我剖析和扬弃,才终于摆脱开对社会改良道路的最后一点幻想;周恩来曾一度苦闷几乎达到极点,甚至想用当时日本流行的佛教“无生”思想来摆脱自己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此时的朱德已位居滇军旅长,内心却充满了屈辱和犯罪感,希望与失望,追求与彷徨,复杂的心境交织,甚至想用吸鸦片来排遣自己的苦闷……作为年代剧,其主题应该与现今社会的信仰价值观相匹配。通过进一步学习发现,过去常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加进一个“执”字,即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就在世界人民面前高高竖起一面大旗,同时也使我们产生了这样的联想:为了加进这个“执”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率领着千百万中华儿女为此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在关乎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党建”中,缔造人民军队以战胜强敌,进行土地革命以唤起民众,顶住共产国际的压力,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扰,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胜利之路。“建党”大业于1921年7月已经完成,但“党建”大业从昨天走到了今天,而且还将继续进行下去。经反复琢磨,这条“主脉”应该是“建党”与“党建”。著名评论家仲呈祥老师有这样一段鞭辟入里的阐述:“有思想的艺术”,即有灵魂的藝术,“有艺术的思想”,即审美化的思想。

三、坚持以戏说史和以情动人

如何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如何把虚与实高度融合,最终还是要落在人物塑造上,形成实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引领观众,走“进”历史。

1.要以戏说史,是有“戏”的历史,而不是“戏”说历史。在电影《井冈星火》的创作中,史书上的一个小人物——马奕夫引起了我的注意,史书上记载马奕夫在龙源口一战中牺牲,号称是用胸口堵住了敌人枪眼的第一人。雖然这个人物是历史真实人物,但仅凭一句话、一场戏很难在电影中让人感觉真实可信,所以对马奕夫进行了大胆的延展有“戏”。所谓延展有“戏”就是把党的历史上发生的一些真实事情集中体现在某个人物身上,来丰实个体人物形象。例如,马奕夫第一次出场,不是因为英勇作战,而是因为贪生怕死,原本应该扛在肩头的旗子被他收了起来,扛着一根竹竿走在队伍中。也正因此,他和队伍中的总指挥卢德铭有了第一次接触,总指挥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救他而牺牲。马奕夫为了做一面红旗纪念总指挥,想白拿老百姓的红布,受到了毛委员的批评。随着队伍的前进,他也在一步步地成长,最终成为了用胸口堵住枪眼的战斗英雄。因为有了人物弧线,有了故事情节,一个戏份不多的马奕夫,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要以情动人,是情生有因,情中有史,而不是故作多“情”。在电视剧《开天辟地》的创作时,一直在寻找开场如何表现剧本所要再现的历史氛围。为了这个开场,整整一周没有出门,最后被陈独秀的一句话“中国亡,我就在亡国的前夜死!”点醒。开场则聚焦在陈独秀和陈延年父子关系的一场戏,充分体现了父子情和家国情。陈延年劝父亲不要北上,而陈独秀一心想着如何救国救亡,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父子的争吵让一旁的老人都看不下去了,陈独秀却表示“身逢乱世,纲常岂能不乱?”眼看陈延年被自己气走,陈独秀在儿子下车前悄悄地往儿子包裹里塞了几块银元。这场戏完全是虚构的,但无论是重大审片还是胡玫导演的创作团队,都没有产生过质疑。用索福克勒斯的话来说,这出戏写出了陈独秀“应该具有的样子”。

随着红色题材创作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此类题材的审美吸收量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如电视剧《红色摇篮》播出期间,央视国际网站每天有20万人次以上的点击率以及76.5万的年轻网友的跟帖,电视剧中很多故事片段,至今仍在网络平台和红色景点滚动播放,有的还被收录进当地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电影《三湾改编》全国上映后,掀起了学习党史军史的热潮,很多年轻人纷纷到江西永新三湾枫树坪、红双井等革命遗迹打卡留念。由此可见,红色题材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应景”,而是一个拓宽取材范围、多样化发展影视作品的生产步骤,更是一种综合历史与现实、思想与艺术、社会教育与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的深层思考。都说过去掌握着通往未来的钥匙,作为创作者更应该握紧这把钥匙,把红色题材的创作视为自己必须坚守的高地,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到新时代建设中去。当时代发展到今天,复制与炒作往往更能带来受益之际,尤其需要有人有所淡泊而“不为”,有所坚持而“作为”,让红色题材进入主流传播渠道,走近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让革命历史成为后人的精神大餐。

[作者简介]王玮:女,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编剧。

责任编辑 / 陈 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