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孩子脾气大,找准原因再想法

时间:2024-05-08

□刘泉民

孩子脾气大,找准原因再想法

□刘泉民

孩子几乎没有什么情绪调节、控制能力,如果家长不及时引导,让他一味用“发脾气”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不仅有损身心健康,还可能影响以后的人际交往、家庭和社会关系。

现在很多家长见面之后都相互诉苦,说孩子还没养大成才呢,可他们的脾气却越来越大了,动不动就又哭又闹,有的还向大人发火,真的拿他们没办法。这不,下面两个家长正苦恼着呢。

案例一:桦桦的妈妈这几天很闹心。原因是她的儿子4岁9个月,性子急,爱发脾气。比如不小心被什么东西绊倒了,他就对着那个东西发脾气,责怪那个东西;干一些比较精细的动作,干几下如果还干不好就烦就闹了;有时达不到他的要求他也又哭又闹。虽然快五岁了,但去幼儿园还是不停地哭叫,不吃也不睡,即使睡在妈妈身边,桦桦也总是会从睡梦中惊醒,紧张地哭闹“我不去幼儿园。”一提到幼儿园,他就四处找东西摔打。

案例二:小峰是一个四岁的男孩,半年前因父母工作调动换了一家幼儿园。为了帮助小峰尽快适应新环境,老师开始对他很关心,但是随着新的小朋友的陆续入园,老师的关注度逐渐减少。一个月前,老师发现,小峰越来越爱发脾气了,动不动就打小朋友,还抢夺别人的玩具。这个身体瘦弱、个子不高的小男孩,怎么突然变成了小霸王?老师向家长反映后,小峰的父母也多次劝说教育,但收效甚微。

现实中,很多人将孩子爱发脾气归结为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当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如完全归结在这方面,则有失片面。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尤其两三岁以后,脾气似乎越变越大:想要的玩具,你不给,他发脾气;他想出去玩,你不让,他发脾气……面对像“小暴龙”一样的孩子,许多家长费尽心思也想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情绪反应,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发脾气是他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孩子从出生不久,一旦挨饿、生病,他会满脸涨红地大哭,他们最初的这种情绪反应多和生理需要有关。但随着年龄增长,情绪也进一步发展。尤其孩子两三岁进入第一个叛逆期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增强,不满足的情况时常发生。然而,受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所限,一旦不遂己愿,他们很难通过语言与大人沟通,表达不满情绪,往往只能“大动肝火”。到了七八岁,孩子又进入另一个阶段,开始强调独立性,很高调地向世界宣布——我长大了。但是在家长眼里,孩子依然是个各方面都需要细心照顾的“小豆豆”,因此冲突不可避免。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有积极和消极情绪,孩子也不例外。偶尔发发脾气,是极其自然的情绪表达方式,因此家长要允许孩子发脾气。

虽然说孩子发脾气是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莫非家长就可以不管不问?也不是。孩子几乎没有什么情绪调节、控制能力,如果家长不及时引导,让他一味用“发脾气”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不仅有损身心健康,还可能影响以后的人际交往、家庭和社会关系。因此如果孩子过多地没理由地发脾气,我们也需要合理的来引导。

一、合理“冷处理”,暗示孩子发脾气达不到目的

如果孩子发脾气想要求什么,一定要“冷处理”。一定要等他不哭之后(等他改变了行为方式之后),再满足他。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哭不是办法,哭不能迫使父母就范,要让孩子明白只有在不哭不闹和恰当表达意愿的情况下,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改变哭的习惯。如果孩子发脾气是属于那种无理取闹,假如父母给正在哭闹的孩子一些许诺、求他不要闹了,孩子会感到自己是对的,哭闹的做法很有效,很可能反而延长了孩子哭闹的时间,甚至以后会更多地采用发脾气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有的父母担心孩子乱踢乱打会伤着自己,其实父母只需把那些可能惹事的东西搬开就可以了。要让孩子感到父母很不喜欢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冷处理”就是告诉孩子父母不会因为他耍脾气而让步,他不停止发脾气就不会有人理睬。孩子如果在公共场合发脾气,会让父母感到很难为情,为了制止孩子的哭闹,父母常不由自主地做出一些过激的动作(如打孩子),也可能会做出一些违心的承诺。无论如何父母不能乱了方寸,先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同时尽快把孩子带离人多的地方,再心平气和地进行处理。

二、尊重孩子意愿并注意适当鼓励

有这样一个事例:早上起床,6岁的明明正准备穿衣服,妈妈过来不问缘由,匆匆帮他穿好,他坚持要解开,重新自己来穿。可妈妈怕耽误上学时间而不肯,明明竟发起了脾气。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孩子有了独立的愿望,特别是在行为上要求独立时,他们喜欢自己动手做事,也常用“不”来表示自己的独立性。如果被家长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碍,他们不仅会产生愤怒情绪而发脾气,还会挫伤刚刚萌发的积极性。为尽量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一方面,家长不要过多限制孩子的行为,不要给孩子提出过多规定、要求,以维护孩子逐渐发展着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因为能力所限、做不好事而发脾气了,家长要多鼓励、引导,必要时为其做示范,然后让他独自再做一次,并及时予以肯定和奖励。

三、适当转移注意力,消除自我中心

事例:最近,4岁半的游游特别容易发脾气,和小朋友玩的时候,想玩人家的东西,别人不给,她就抢夺,而自己的东西却不肯借给别的小朋友玩,别人强行拿走的话,她又会大吵大叫,表现得很霸道。婴幼儿时期心理活动的一个特点就是存在显著的“自我中心”现象。家长不妨尝试这些方法:向孩子倾诉情感。明确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我很高兴,你那样做,我会很生气等,并讲清楚为何会产生这种情绪。这不仅能让孩子体会别人的情绪,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欢乐或痛苦,还能学到表达情感的词汇和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孩子换位思考。比如遇到一个孩子摔倒时,让他回忆自己摔倒时痛苦的感受,从而换位体会他人的情绪。但是,如果孩子依然情绪激动,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宣泄方式,比

Zhidao如让孩子捶打枕头、撕纸、大吼等;或者放点音乐,进行户外运动,既是一种释放,也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还小,他们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孩子发脾气时最需要的是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包容。面对孩子的小牛脾气,父母要尽量理解他们,先安抚孩子的心灵,让他冷静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找出发脾气的原因。把事情的本质找出来,然后再耐心地教他怎么做,分析不对的地方。在孩子的情绪得到了安慰后再讲道理,比一遇到问题就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对症下“药”才能去“火”。

(责编 李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