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视点
据英国媒体9月12日报道,英格兰8000所小学将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中国模式”。英国教育部决定,在未来4年投入4100万英镑,用于改善该国数学教学,并保障“中国模式”的推广。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该国教育部负责学校改革的国务大臣吉布12日宣布,“上海式数学教育”将成为英格兰的标准教育模式。英国《每日电讯报》12日则说,教育部计划采用的是“东亚数学教学方法”,该方法主要在中国和新加坡使用。
——摘自《环球时报》
点评:
据说,英国人的数学水平是全世界段子手们最重要的灵感来源之一。不过,前两年,英国小学生学习的“24×3”的计算方法(不采用竖式计算方法,而是先用20×3=60,再用4×3=12,最后再把60+12=72)被网友贴到国内网络上时,颇有些论者认为这样的计算方式要比竖式计算“高明”“有想象力”。不知当年的论者看到这则新闻时,心中做何感想。人贵有自知之明。见贤思齐,这是英国人让笔者最为佩服的优点;妄自菲薄,这是某些国人令笔者最为鄙夷的劣根。的确,我国的教育体系有诸多亟待提高之处,但并不代表着我们一无是处,全盘否定乃至借题发挥,有害无益。
9月2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刚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进行了解读。“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并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说,到2020年,我国中考将基本结束唯分数论的局面,形成“分数+素质评价”的模式。
——摘自《中国青年报》
点评: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只是要培养出一个个文武双全、多才多艺的孩子吗?笔者并不这么认为。在笔者看来,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还是要提高孩子们的素质。笔者心目中的高素质是指孩子会学习、身心健康、富于进取精神、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以及最重要的是要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真心希望通过这次改革,能够改变很多家长奉为圭臬的“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其他的一律不用你操心”式教育理念,从而使我们国家能够少一些如下则新闻中那般不会套被罩的大学新生。
“被褥到底怎样塞到被罩里啊?四个角怎么总塞不进去呀?”昨天,刚刚住进寝室的武汉科技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新生刘佳,给老家的母亲打电话求助。作为迎新志愿者,也是该专业班主任助理的大二学长张力说,他这两天接触了119名新生,有110名学生是由父母帮着套被罩和铺床的。“孩子没住过校,以往这些事都是我们帮他做的。”大部分家长这样解释。
——摘自《武汉晚报》
点评:
对于如今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们来说,套被罩这种技术性较高的家务活,不会做也是正常的。这则新闻真正让笔者担心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遇到自己不会做的事情,第一反应居然不是自己想办法,而是打电话求助父母!不会套被罩并不可怕,这只能算是“不能”;可怕的是甘于不会、完全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这可是“不为”。能力不足可以培养与锻炼,而严重的依赖心理却是在从根本上拒绝培养与锻炼,如此难免会永远处于“能力不足”的状态。那么问题来了,孩子身边可以如父母般给予其无私帮助的人又有多少呢?望家长朋友们仔细思之。
“说是娃学习差得很,再没有必要上!一共6个娃,全是男孩。我想着让老师给个机会,但人家就是没给报名!”9月2日,甘肃省永登县连城镇牛站村刘师傅无奈地对记者说,8月23日,他的孩子准备去学区内的初中报名,谁知学校的老师就是不给他的孩子报名,原因是他的孩子刘河(化名)学习太差。据他了解,报名第一天与刘河一起被拒之门外的还有5个孩子。
——摘自《兰州晨报》
点评:
学习差就没有继续学习的机会吗?按国家法律来说,肯定不是这样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因此,无论学校有什么“冠冕堂皇”的动机——无非是“影响其他孩子的学习”或是“影响学校的整体成绩”——都不能成为其违法的理由。何况,教育孩子的目标,成才也罢,成人也罢,最起码也要将孩子教育成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如果连教育者都不能遵守法律,那……其后果笔者不敢设想。从这一点上说,拒绝孩子入学,罪莫大焉。笔者衷心劝告这一所中学,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回头是岸。
(责编李亚男)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