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 梅和菊
平行班区域游戏是指两个年龄段相同的班级,根据自己教室的环境和该班教师的特点,创意的设计班级的区域环境,两个班级的幼儿打破班级之间的界限,自由选择区域游戏的班级,区域游戏的场所,区域游戏的材料和同伴而发起的学习性游戏。幼儿在园的社会性发展有其局限性,幼儿园里虽然有很多的孩子,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他们交往的对象只有本班的老师和幼儿,与其他班级的幼儿交往很少,大班的孩子即将进入小学,进入小学后,他们需要认识很多新同学和新老师,社会交往的技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主要包括交往和社会适应。平行班的区域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机会和条件。
平行班区域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班级的区域创设都各有特色、风格不一,如果这些区域材料、环境的资源总是在某一个班里,只给一个班的幼儿反复游戏,再有趣的材料、再美丽的环境也会让幼儿感到乏善可陈。平行班的区域游戏,一起商讨、合理设置平行班的每个区域,来实现场地和材料的互换,在对区域材料、区域空间的共享中,避免了浪费,又能激发幼儿区域游戏的兴趣。
幼儿有其共性,又有个性,有的幼儿爱好绘画,有的幼儿爱好折纸,有的幼儿爱好阅读;有的幼儿活泼好动、有的幼儿安静乖巧……每个幼儿都有各自特殊的兴趣和需要,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设备,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自由地探索,发现问题。区域游戏中,通过多种多样的材料、开放的区域、适合不同兴趣的活动,吸引儿童的兴趣并容许他们根据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从而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在平行班的区域游戏中,两个班级的幼儿会相互交往、互相模仿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能力较强的幼儿能够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通过模仿、学习,来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区域游戏水平。
在刚开始开展平行班区域活动时,我们要尊重幼儿,让幼儿自主选择是否愿意到平行班进行区域游戏活动,在游戏实践中发现,性格比较开朗活泼的幼儿会主动选择去平行班活动,这部分的幼儿由一位教师带领到平行班班级去,而留在班级中的幼儿多是不善言谈、不善交往的幼儿。留在自己班中的幼儿常常是和自己班的幼儿玩,对别的班级的小朋友视而不见,甚至会出现个别幼儿担心玩具被别的班级的幼儿抢走而不愿意和他人分享。走出教室到平行班活动的幼儿,他们也是独自在区域中随意地、无目的地游戏,或是与本班幼儿一起玩,很少与平行班的幼儿交流。这样的平行班区域游戏,只是停留在形式阶段,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教师给予帮助和指导,才能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积极互动。
结合在区域游戏中出现的这种不会和同伴交流、主动交往的情况,我们两个班的教师共同商讨,决定把问题抛给幼儿,让幼儿去商量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区域游戏结束之后,组织幼儿共同探讨,如何才能做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和“受欢迎的小客人”呢?在讨论中,幼儿一致认为要学会礼貌、学会尊重,学会友好交往,才能在平行班区域游戏活动中不断结交新朋友。宽松、自然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发挥自己的交往能力。教师应避免过多的介入到幼儿在平行班区域的游戏活动,不管是幼儿之间友好的合作,还是充满歧义的争执,这些都是幼儿之间互动的表现,教师应充分相信幼儿的能力,给予幼儿自己磨合的机会,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然的交往环境。
在多次的区域游戏活动之后,幼儿之间消除了原先的陌生感,当平行班的幼儿到自己班级中时,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冷淡,而是变得热情和礼貌了,对平行班的区域环境和区域材料也渐渐熟悉了,有更多的幼儿愿意走出班级主动投入到他班游戏中,并能与其它幼儿顺畅地进行沟通。在活动积极开展的过程中,不少的困惑也如期而至。有的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不遵守游戏规则,很容易与其他幼儿意见分歧、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出现这种情况以后,教师在经过仔细认真的观察以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协商、合作和谦让,组织全班幼儿共同探讨。游戏中,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加入他人游戏?当他人不同意时,自己又该怎么办?此外,在区域游戏之后的讲评中,我们要积极鼓励幼儿反思“我今天找到新朋友了吗?我和新朋友之间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在点点滴滴中,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幼儿自由结对玩耍,活动中同伴的交往面增大,会形成“家人”一般的关系,逐渐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认识,学会理解和帮助他人,以一种热情、友善、积极的态度与人交往。
平行班区域游戏实现了物质资源、师幼资源、教育经验等的共享,为两个班的幼儿提供了充分交往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作为教师要重视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探讨平行班区域游戏资源共享的方法和策略,以此来更好的满足幼儿之间交往的需求。
【1】邬婧.大班走班游戏中的幼儿情绪问题及对策【J】.东方宝宝,2017(11)
【2】霍海玲.平行班区域游戏资源共享的实践探讨【J】.早期教育,2014(10)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