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 张瑞芬
让倾听“润泽”小语课堂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 张瑞芬
自从新一轮课改大力推进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课堂变了,是那样的宽松、和谐;学生变了,是那样的能说、善辩;教师变了,是那样的睿智、善引……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之时,我们也应自我剖析,孕育着又一次的飞跃。
【现象一】
争先恐后费周折——
一组学生发言还没有结束,其他组的学生立刻迫不及待地站起来:“不对,不对,我们组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我来,我们组还有补充……”老师安抚这个安定那个……好不容易才使全班安静下来,可是时间已经过去三分多钟了。真是费周折啊!要是课课如此,课堂将浪费多少宝贵时间啊!
【现象二】
乐于发表厌倾听——
老师刚让各组开始汇报,“唰”的一声,同学们都抢着回答,当嗓门最高的学生“声压群雄”而争得说话机会时,其余的同学会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根本顾不了听,汇报的同学说得绘声绘色,其他组的同学却置若罔闻。
【现象三】
仓促上阵语言乱——
一些学生对活动单上的活动要求理解不够,把教师的指导当作“耳边风”,在组内交流讨论时热闹仓促。老师提问时几乎没有等待的时间,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展开就要求回答问题,结果在全班汇报展示时却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只言片语思维混乱。学生的心态浮躁,表面的灿烂下面是内在的苍白。
……
现今,我们在课堂上不难发现很多老师都想尽办法,创设条件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大费苦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学生胆子大了,口头表达能力强了,课堂活跃了,成了“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可是,诸如以上此类的课堂细节是不是也值得我们深思呢?
现象一中,学生争先恐后的状态一直是新课改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标志。虽然往日的课堂“宁静”少了,但是,现在这种“争先恐后”是在很不礼貌打断别人发言后出现的,连最起码的尊重尚且都没有。这种“争先恐后”如果成为习惯而陪伴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其后果将如何,可想而之啊!
现象二中,原本的“发表看法”的学习活动目标蜕变为“抢机会表现”的目标。真是南辕北辙!这样偏离学习活动宗旨的“发表”必然造成闭目塞听,将带来严重的后果:不能够静心思维,不能虚心听取意见,不能综合信息。
现象三中,学生脱离了汇报展示的基本要求,致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只言片语思维混乱”。本来设计这样的汇报展示活动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能力包括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清晰性等较高的要求,但是,因为学生不能够具备“听清要求再说”这个基本条件,致使事与愿违。
诸如上面的种种不良现象中,学生总是心烦气躁,缺乏耐心倾听习惯,把本该有效的活动形式“浮化”成为“不雅”行为的展台。究其原因,是学生不知倾听、不会倾听、不愿倾听。
课堂上,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时候,老师都要专心地倾听,绝不轻易打断,适时作出恰当的回应,一个简单的点头,一脸会意的笑容,一个赞许的目光……教师这样的倾听既有助于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又是对学生的尊重,让发言的学生树立自信,这也让其他学生有了学习的榜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就能渐渐体会到倾听是一种习惯、一种尊重、一种能力。教师也只有认真倾听每组学生的发言,才能富于机智地进行点拨、提升。让教师优雅的倾听成为亮丽的风景经常在课堂内外显现,让这优雅的风景美好学生的眼睛,润泽学生无邪的心田。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通过倾听组内交流、组间汇报、老师的点拨提升来习得知识,提高能力。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进行一些针对性的专项训练,让学生学会“怎么听”。
(1)听后复述。课上要求学生耐心听完老师、同学的发言,听后进行复述。如有同学在汇报学习词语的收获时,可以让其他组的同学复述听到的记生字、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有同学在展示“小练笔”的时候,可让学生复述写得好的地方,值得本小组学习的地方……
(2)听后评议。要求学生等待别人说完整后再用适当的方式进行点评。比如,我要求学生在听别人朗读课文时,要认真倾听,进行点评。我先把评价的标准告诉学生,如初读课文以正确、流利为标准,品读课文要能读出自己的理解,读进作者的内心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标准,进行点评。你听,学生们的点评多恰当:“我觉得他虽然把每个字都读正确了,但还不够熟练,可见课前的预习不够充分,建议他们组的同学课后要督促他把课文读熟。”“我觉得他们组有个地方读得不够好,我认为应该这样读。”……学生要想对发言者作出评议,就必然得耐心倾听,用心思考。
(3)听后提高。鼓励学生、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及辩论,及时进行对比,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切又需要学生更深层次地倾听。比如,我在进行阅读教学,小组汇报交流时,一个小组读出一段让他们感动的话,并谈了他们的感想,其他组的同学会主动站起来,“我们组找的句子和他们一样,但想法不一样……”“我们组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们觉得应该这样……”不是学生不愿意做,而是不会做!这是我多年来对于学生不良表现的一种直觉。当学生知道怎么做,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当我们用心教会学生倾听的方法,学生就会倾听,并且倾听得非常好。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我尝试在班上采用这样的激励机制:1.想要争得发言权,要先对前一组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可以肯定说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指出不足之处进行补充;2.对点评恰当的小组可以额外加一颗星(在我们班,凡是回答出色的小组都可以得到一颗星,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3.能针对其他组的发言产生新的想法,或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也可以加一颗星……当然,这只是在培养孩子学会倾听的起始阶段,待孩子倾听习惯的逐步养成,倾听能力的逐步提高,机制也要作适当的调整,甚至让它渐渐地成为一种隐性的鞭策。
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我们的课堂也将更加生动和精彩。让喧嚣的课堂安静下来,让“善言”的学生“善听”起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佐藤学先生所倡导的“润泽课堂”,步入高效课堂的佳境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