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东亚工业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24-04-24

戴宏伟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抓住发达国家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时机,承接产业转移以提升自身产业结构水平,是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必要途径,我国要借鉴东亚工业国的经验,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东亚工业国;国际产业转移;中国工业化;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207;F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0—0057—04

一、积极参与国际产业转移是日本及“四小龙”实现工业化的重要途径

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在几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发达国家利用产业跨国转移加速了产业升级并率先进入后工业社会时代,部分发展中国家则依赖产业转移有效地推动了本国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和国际分工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促使国际产业转移向更高、更新的层次发展,先进国家或地区向后进国家或地区转移、传递成熟化的产业,后进国家或地区则通过产业引进不断调整和提升产业梯度,并且这一产业跨国转移过程还在不断深化、发展。因此,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持竞争优势,重点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具有更高附加价值的创造性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把一般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从而不断形成新的产业转移浪潮。虽然目前美国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出现了制造业回流的趋势,但笔者认为这只是美国在危机下为了提高就业不得已而为之的临时性举措,可以预计当其经济形势复苏后,美国不会继续坚持把一般性加工、制造业留在本土,因为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才是其比较优势所在。

日本是从国际产业转移中受益最大并由此跃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代表性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紧紧抓住美国产业结构升级,其原有传统产业向外转移和美国向日本进行经济援助的机会,先后通过承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并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加快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战后的几十年中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日本奇迹”。

无论是日本经济的成长还是日本制造业的发展都与参与国际产业转移密切相关。20世纪50~70年代初日本以吸引、承接美国产业转移为主,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后则以向亚洲“四小龙”、中国、东盟等国家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为主。1965~1971年,在对国外转移产业进行吸收、承接、改造的基础上,日本主要制成品产量增长占全球产量增长的比重分别为:钢铁占54%,造船占54%,汽车占46%,电子机械中的民用产品占90%。1953年美国轿车生产量为612万辆,占全球的75%,日本为1万辆;1971年,美国为850万辆,日本为372万辆,为美国的44%;1980年日美轿车产量分别为704万辆和638万辆,1990年则分别为995万辆和605万辆。日本占全球轿车产量的比重接近30%。[1]这些都反映出日本承接美国产业转移的巨大成就。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由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其自身产业结构需进一步升级,部分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需要向外进行转移,于是,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就成为日本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又开始向中国进行新一轮产业转移。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日本、“四小龙”、东盟和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能较快地实施工业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其重要推动力就源自产业跨国转移。“四小龙”、东盟和我国的初期工业化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重化工业依赖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高加工度组装工业化则来自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因此总的来看,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是推动亚洲“四小龙”、东盟国家和我国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动力。

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道路来看,以“四小龙”和东盟为代表的“东亚奇迹”式增长独树一帜,拉美经济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便成为另一种典型的增长模式,而两种模式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通过工业化迅速成为新兴工业国(地区),而拉美国家则在大约20年后(20世纪90年代末)才初步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迹象。尽管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进入产业转移的高梯度阶段后产业创新不足等因素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东亚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甚至部分国家出现衰退,但毕竟进入工业化的时间比拉美国家提前了近20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亚洲“四小龙”等国或地区形成了“日本——“四小龙”——东盟”这样一条国际产业转移的良性模式。而由于种种原因拉美国家则在产业转移中遇到了很大困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经济的高速增长。

从亚太地区的梯度分工和产业转移来看,跨国产业转移对于亚洲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起过并将继续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日本跨国公司对东亚的大举投资及随后的技术转移,导致了东道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其对相近梯度国家的产业转移直接促进了新兴工业国的经济发展,并进一步引发了东亚地区特别是“四小龙”为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而对外进行直接投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四小龙”为了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将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向东盟四国和中国转移,自己则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东亚各国或地区之间的直接投资与美日的直接投资结合在一起,使得亚太地区形成了一种动态发展的梯度型国际分工体系。按照东亚地区各国(地区)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可大致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美国和日本,国内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经过几轮产业转移已将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传统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亚其他国家或地区;第二层次为“四小龙”,其产业结构正在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已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则逐步向东盟和中国转移;第三层次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其产业结构层次稍低于“四小龙”,但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过程中正逐步缩小产业差距并力图赶超“四小龙”;第四层次为东亚其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主要承接“四小龙”、中国、东盟等的产业转移,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资源密集型产业。这种分工体系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外投资的扩展也会产生动态的变动。

二、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促进我国制造业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改革开放日渐深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拥有很多其他国家发展制造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劳动力成本低廉,有较好的工业配套能力和制造业基础,具有日益成长的广阔市场等,使中国逐步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国纷纷把部分IT产业、机械、化工等行业整体或部分地转移到中国。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分布来看,90年代初期,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东盟国家,占外资流入亚洲总量的30%,而到了2000年则下降为10%,仅143亿美元,而同期进入我国的外资就达410亿美元,是整个东盟的3.3倍。[2]进入21世纪后,外国投资向中国转移更为迅速,2002年,外商向中国直接投资企业34171家,比上年增加31%;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500亿美元。这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国”。2011年我国非金融领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7712家,比上年增长1.1%;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60亿美元,增长9.7%。[3]

在向我国的产业转移中,制造业是我国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1998~2002年,外商对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占当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均在50%以上,且所占比重逐年增长,到2002年达到69.8%。2005年外商对制造业直接投资额达到424.5亿美元,占全部外商实际投资额的70.4%。[4]2010年外商对制造业直接投资额达到49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可以看出,制造业仍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向我国进行产业转移的重点。从制造业内部来看,在钢铁、化工、交通设备、办公设备、通讯器材等制成品全球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发达国家中,其出口额占该产品世界出口额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而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一直居于世界首位,其他制造业产品的比重也逐年上升,表明发达国家正在逐步将传统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则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目标国之一,并且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但随着国际产业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始转变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兼收并蓄,并且资本密集型和低技术密集型行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在不断扩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由于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发展潜力和市场优势,在未来一段时期,世界制造业尤其是日本、“四小龙”等的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仍会继续。博螯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中国具有长期的劳动力供给优势,将继续保持对全球产业转移的吸引优势,预计全球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还将持续。[5]另一方面,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中,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得到较大提高,其比较优势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消耗等问题正在逐渐减少,目前正面临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从国外引进更高产业梯度上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向外转移原来不再具有优势的产业。

当前世界正面临新一轮大规模产业重组与转移。当前经济全球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全球产业向中国的大规模转移。这是市场规律决定的,而市场推动下的产业转移是不可阻挡的。[6]在这种大趋势下,我国制造业有条件、有可能、有必要更积极地融入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中,要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积极吸收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向我国的产业转移,逐步加大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力度,以产业“双向”转移为突破口,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三、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几点启示

?穴一?雪国际产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机遇

从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亚洲“四小龙”、东盟等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遇,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并根据比较优势的变化适时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是一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跨国转移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各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动力,也是我国制造业优化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業门类众多,技术和产业梯度水平各异,因此,充分利用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梯度差距,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并逐步加快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既是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也是制造业加快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根据不同产业进行分类指导

从日、韩等国的经验来看,产业政策的正确制定对于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起着重要作用,在产业转移中同样需要产业政策的引导。我国同样要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特点,理清产业对接的重点。一是对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产业,要大胆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使之尽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如对于服装纺织产业和消费类电子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中国不仅有着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而且还有一定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的优势。要在大力推动企业跨国经营、扩大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在国外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使这类产业逐步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二是对于具有高成长性和较大市场空间而又缺乏技术优势的产业,要更大胆的实施“引进来”的发展战略,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跨越式成长。三是对于飞机制造、半导体、计算机及信息通讯类产品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来说,要在引进产品的同时重点引进相关产业和技术,逐步引导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要充分利用好国外资源,最大限度地吸收国外制造业的一切先进技术成果,集中优势力量在重点领域进行突破?熏加快培育一批面向21世纪的新兴制造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穴三?雪“产业双向转移”是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

当前正是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关键时期。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应当采取产业转移的双向战略。首先,由于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在劳动生产率、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梯度差距,而美、日等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升级的压力下也需要向外转移部分不再具优势的产业,因此我国具有承接产业高梯度国家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我国应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机遇,加大引进和吸收先进产业的转移力度,借助国外技术、管理等先进生产要素提升改造我国制造业水平。其次,我国制造业处于国际产业链条的中端,在工业产业梯度上高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我国不再具有优势的部分产业也需要向国外进行转移,而一些低产业梯度的国家也具有承接这类产业的需求。因此我国可以通过对外进行产业投资和转移,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和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制造业在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避免仅仅依靠“引进来”承接产业转移的单向战略,而应当“两条腿”走路,“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穴四?雪应注意国际产业转移新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进展,国际产业转移中多国家、多层级、多领域转移的趋势日渐明显,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共同成为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主体力量,国际产业转移的整体层次不断提高,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趋势加强。同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还出现了处于产业梯度顶端的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后容易出现产业升级停滞,发达国家对制造业保护有所抬头,污染性产业的转移等现象,这些国际产业转移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以及SA8000标准认证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影响、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高级技工等熟练劳动力存在较大缺口、市场饱和趋势对我国承接国外产业转移产生不利影响等新问题,都会对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转移產生一定影响,对这些问题必须予以充分关注。

?穴五?雪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是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

发展中国家在将发达国家转移的产业与本国的比较优势相结合,大力发展本国当前比较优势产业的同时,要主动发展本国独立的创新体系,挖掘本国潜在的比较优势并着力使其变为现实的比较优势。既实现本国现实比较优势,又要利用FDI帮助本国挖掘潜在比较优势,以实现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我国在吸收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根据比较优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定位。当前国际产业转移与过去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熏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熏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密集型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向少数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技术产品生产过程中某些工序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我国应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把一部分具有优势的制造业以新技术进行改造、提高,逐步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形成新的制造业技术优势;同时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熏又不能拘泥于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条件的束缚?熏要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发挥后发优势?熏打破对国际比较优势条件的被动适应和对产业结构的被动调整,通过吸收国外产业转移和跨国投资,与有资金、有技术的大型跨国公司合作,把国外成熟的高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吸引进来,逐步向核心技术领域推进?熏使中国的新技术产业跟上全球技术更新发展的潮流,实现我国制造业战略优势的根本转换。

参考文献:

[1]马建堂等.中国离世界制造中心有多远?“专家谈新型工业化道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胡兴华.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发展机遇[J].北价格月刊,2004,(3).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4]国家统计局.2005年、200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6]龙永图.全球产业向中国转移趋势将持续20年[D].http?押//www.phoenixtv.com/home/finance/cjxw。

[7]佚名.应对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何去何从?[D].http?押//www.js.xinhuanet.com/jiao_dian/2004—07/13。

责任编辑宫秀芬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