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高效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4-05-08

徐闻菁

摘  要:高品质和高效益的教学离不开对数学、学生和教学的准确定位。在小学数学高效教学主要有以下三个教学策略:审视教材——基于理解教材的视角;自主学习——基于理解学生的视角;数学思想——基于教学灵魂的视角。

关键词:小学数学;理解教材;理解学生;数学思想;高效教学

高效教学需要教师树立深厚的教材观念、准确的学生观念和正确的教学观念,从而深入理解教材,理解学生,设计出符合编者意图的教学方案和顺应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才能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最终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依据以上观点,本文对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进行分析阐释,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一、审视教材——基于理解教材的视角

正确且深入地解读教材是理解教材的前提,理解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需要有效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并关注到知识间的关联,牢牢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做到审视教材却高于教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良好知识结构的形成,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案例1: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题改编:红红家小区的地下车库共有3个小型车库,每个小型车库分有4行车位,每一行可以停放5辆汽车,那么红红家小区的地下车库一共可以停放多少辆汽车?

设计意图:数学情境不仅是数学学习的环境,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条件。执教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内容编排,通过改编例题的素材,创设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车库停放车辆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思维碰撞中实现了空间观念的发展。

师:以上问题,大家可想好了解决的方法?能不能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你的思考过程吗?

生1:4×5×3=60(辆)。

生2:3×4×5=60(辆)。

生3:3×5×4=60(辆)。

师:大家的结果相同,但算式有所不同。这样吧,我们先一起通过学具盒中的小棒来摆一摆,移一移,拼一拼。(学生动手操作)

师:我们再圈一圈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并试着说一说,第一步求什么呢?

生4:第一步应该求一个小型车库中4行车位可以停放的车辆总数。

师:很好!那第二步又求什么呢?

生5:第二步求3个小型车库可停放的总车辆数。

师:那现在大家认为该如何列式呢?

……

设计意图:执教教师充分预设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并出于对学情的充分考量,搭建教学框架,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让抽象难懂的数量关系变得可视化,让学生真正理解解答方法,充分有效地经历探索的过程,达到方法上迁移的目的,从而建立清晰的数量关系,真正意义上突破教学难点,同时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创造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演绎高效数学课堂。

二、自主学习——基于理解学生的视角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自然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指导和鞭策。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则是以发现者和探究者的角色参与教学情境的,通过亲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并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从而由感受到发现,由发现到创造,促进学生智慧、情趣和能力的和谐发展,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2:课题“植树问题”。

问题呈现:天星湖小学需要绿化校园,准备在校园小路的一侧植树(这条小路的最右端为食堂),这条小路的全长为120米,每间隔5米栽一棵树苗。现将这一种植任务分给四年级的三个班,每个班平均安排种植40米。四(1)班安排到的40米路段需从头植到尾;四(2)班接着前面四(1)班继续完成40米的长度;四(3)班接着四(2)班继续种植,一直种植到食堂(食堂的墙根不种植树木),也需完成40米的长度。那么四年级的三个班各应植树多少棵?

设计意图:执教教师通过创造性地改编,将教材例题中的三种不同植树情况结合到一个问题情境中,通过点拨、引导和追问相结合的方式,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师:每个班需植树多少棵呢?下面给大家一点时间尝试着去完成自主学习记录单。(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有的画、有的算、有的思)

生1:我知道,三个班都应植树8棵。

生2:不对,四(1)班应植树9棵,而四(2)班和四(3)班都应植树8棵。

生3:你们说得都不对,四(1)班应植树9棵,四(2)班应植树8棵,四(3)班应植树7棵。

师:到底谁的答案对呢?下面我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找寻出两端植树问题中棵树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每个小组都较快地进入了状态,有的摆、有的画、有的算,课堂氛围异常活跃)

生4:棵树=间隔数+1。

师:不错。那不借助画图或学具,是否可以推导出一端植树的情况下,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呢?两端都不植树,二者又有什么关系呢?(教师给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迁移、推导和转化,很快得出答案)

生5:一端植树的情况下:棵树=间隔数;两端都不植树的情况下:棵树=间隔数-1。

师:非常好。那么大家知道50个间隔有多少棵树呢?60个间隔呢?100棵树之间有多少个间隔呢?(学生经过思考很快一一给出了正确解答)

师:从刚才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从小数据着手,一样可以解决大问题。那么,以后遇到植树问题时,倘若忘记了棵树与间隔数的关系,该如何解决呢?

生6:我们可以通过画一画和摆一摆的方法去找规律……

设计意图:执教教师通过“问题串”的引领形成了有质量的讨论,让课堂变得更加活泼,更加生动,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清了这里的知识本质,同时提升了理性思维。就本节课而言,以植树问题为引子,诱发了学生的思考,搭建有效的思维起点,再通过自主学习建构知识生长链,让学生在质疑、反思和自我主张的讨论和描述中,形成了有深度和高质量的自主学习,这样的课堂不仅有效,而且高效。

三、数学思想——基于教学灵魂的视角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方法的呈现较为隐蔽,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教材,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并将其整合到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教学设计,进行有机地渗透,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3:课题“打电话”。

問题呈现:星湖小学五(2)班家长委员会共有成员7人,老师有一条重要信息需要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进行通知,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那么需要多少分钟才能通知到家长委员会中的每个成员?

设计意图:执教教师将教材中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这里的简单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师:下面给大家一点时间,如何才能使所用的时间最少。(学生纷纷进入探究状态)

师:有人认为是7分钟吗?为什么是7分钟呢?

生1:如果逐个通知就是7分钟,不过通过画图可以看出这种方法最耗时。

师:那是否有更快捷的方法呢?我们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在学习纸上写一写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

师:我们一起来看以下三名学生的图示。可有什么收获?(PPT展示学生的图示)

生2:前面两张图示都选择了分组通知的方法,需要4分钟。

师:那第三张图示呢?

生3:这一张只用了3分钟,又节约了1分钟。原因是没有一人空闲,都在完成通知。

师:非常好,那下面我们再通过学具来摆一摆,体会一下其中的过程。

……

设计意图:本案例中,执教教师通过有效教学策略,让学生经历优化打电话方案的过程,同时渗透了优化和统筹的思想,丰富了基本活动经验,实现数学学习质的飞跃,同时让学生受益终身。

总之,高效教学要研究学生,教师需要审视教材却又高于教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创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创设高效数学课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