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祝恒
摘 要:“问题”可以导引学生深度思考、探究,引发学生深度学习。启发性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支架性问题有助于学生建构,探究性问题有助于学生发现,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学生创新。问题导学,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深度,从而能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问题导学;教学范式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动力引擎。在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进行导学,其意义和价值绝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深度探究,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所谓“深度”,是指“触及数学知识本质及其结构的程度”。深度学习,一定是主动的、积极的学习。运用“问题导学”,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深度。
一、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理解
问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向导”,也是学生数学理解的重要依托。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学生对数学的真正理解。换言之,理解一定是基于问题、始于问题并终于问题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尤其可以设计“启发性问题”,催生学生的积极发现、深度思考、探究。在“问题导学”教学中,问题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效能。
比如教学“倍数和因数”一课,许多教师总是列出一些乘法算式,然后让学生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并反复强调,“倍数和因数是相辅相成的”“一定要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等等。这样的教学,看上去非常严谨,但细细揣摩、深究,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因为,学生根本就没有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意义。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探究,从本源上去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问题1: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
问题2: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这些不同的拼法吗?
问题3:在这些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这两个因数和乘积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通过设置“启发性问题”,学生不仅有了探究的内容,更有了思考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向导。教师在设置问题导学时,必须在问题的引导性、启发性、暗示性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问题的引导功能、启发功能。借助“启发性问题”导学,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高效起来。
二、设计“支架性问题”,引导学生建构
如果说,“启发性问题”是针对某一个数学知识点而展开的问题设计,那么,“支架性问题”则有着整体性、全局性、结构性、系统性的导学作用。设计“支架性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知识建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导学方式有教师导学、自我导学、问题导学等。相比较而言,问题导学,更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立足于解决问题的整体性视角,根据列举的“既不遗漏也不重复”的特性,关照学生列举的“有序”的要求、“分类”的方法,笔者设置了具有整体特质的“支架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探究。
(1)想一想: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花圃,可以怎样围呢?(整体性问题)
(2)学一学:小组合作,用22根1厘米的小棒围成长方形,统计一共有多少种围法?(引导性问题)
(3)算一算:每一种围法的面积各是多少?你有怎样的发现?(启发性问题)
(4)试一试:还可以运用怎样的方法列举?列举要注意哪些问题?(总结性问题)
这样,由多个不同的问题,建构了一个问题链、问题串、问题群。这样的问题群,有助于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一般而言,框架性问题既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又具有渐进性、铺垫性。框架性问题,犹如一个隐形的阶梯,能导引学生的数学思考、探究步步进阶。借助问题不断攀缘,最终能自主建构数学新知。
“支架性问题”在学生深度学习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能引导学生由“现实发展区”经由“最近发展区”迈向“可能发展区”。过渡性、支撑性是“支架性问题”的根本特性,也是学生在数学深度学习中能顺利实现“区”与“区”跨越、发展的关键、保证。
三、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发现
深度学习需要学生的深度参与、深度体验。在运用问题导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的深度参与、深化学生的深度体验。设置“探究性问题”,就能催生学生的数学发现,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探究。只有当学生全身心卷入到探究活动中来,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建构、有所创造。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由于知识点繁杂,因而许多教师采用琐碎的问题导学方式,引导学生亦步亦趋。看起来是“问题导学”,其实质还是学生被“牵”着走。设计“探究性问题”,要赋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的时空,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拥有思考、探究的自由。因而,问题应当设置在学生探究的节点上,应当少而精,而不是多而杂、多而浅。笔者在教学中,着眼于圆的认识的众多知识点,精心设置短小精悍的探究性问题,借助剪圆、折圆等活动,催生学生发现。
问题1: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
问题2:怎样画一个圆?
问题3:圆有哪些特征?怎样验证这些特征?
通过这样的三个“大问题”,学生首先思考圆的特征,然后借助剪圆、折圆等探究圆的特征。通过探究,学生的认知不再仅仅停留在感性的层面,而是形成一种理性的认知。比如,圆为什么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学生不再仅仅是通过在圆内画半径、画直径来思考,而是形成了“因为圆周上有无数个点,所以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的理性认知。
四、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创新
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没有标准的、没有唯一的答案的问题”。这一类问题,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多维度探究。相比较而言,“开放性问题”更有助于学生的创新。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思维、联想、尝试、创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般来说,开放性的问题是“大问题”“主问题”,能派生出许多其他的问题,因而,开放性的问题本身具有生长性,它犹如一只“会下蛋的母鸡”。比如教学“梯形的面积”,笔者就设置了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梯形的面積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的面积?怎样转化?第一个问题,能引发学生的积极猜想;第二个问题能引发学生的积极验证、探究。学生根据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的经验,认识到“新图形可以转化成旧图形”“未知图形可以转化成已知图形”。因而,有学生猜想,梯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有学生猜想,梯形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还有学生猜想,梯形可以转化成三角形,等等。基于各自的猜想,学生就能通过实践操作,对梯形的面积展开积极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主动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图形面积转化方法,如“倍拼法”“剪拼法”等,而且还会创生出新的转化方法,如将梯形转化成三角形时所运用的“分割法”。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分析、比较、探究,学生还会进行转化方法、转化策略之间的比较。有学生认为,运用“倍拼法”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比较巧妙、简约;有学生认为,用“分割法”将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更是方便快捷,同时也便于理解,等等。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创新思维习惯。
置身于开放性问题之中,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展开多角度、多视角的思考、探究,能形成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产生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这些多元性的策略、方法能积淀为学生的数学素养。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力。
与传统的教师导学、学生自我导学相比,问题导学更有助于学生展开深度思考、探究,更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运用问题导学,教师要始终让自身的“教”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通过问题导学,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自觉、主动、深层次的思考、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以便能让学生通过深度学习自主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感悟数学思想方法。问题导学,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